历史上喝酒的名人故事
中国历史上与酒有缘的名人太多了,其实岂止是名人,酒文化已经根植于我们这块热土。按照题目要求,分享四个名人与酒的故事:
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横槊赋诗的曹操
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曹操志在千里,他的诗作名篇《短歌行》抒发了这种情怀。在《三国演义》中,他吟诵这一诗篇的桥段在《锁战船北军用武,宴长江曹操赋诗》一章节,描写的十分精彩。说的是庞统献了连环计,曹操大喜,感觉拿下江南指日可待,于是在战船大宴群臣。酒宴之上,曹操让大家赋诗,许多人毫不迟疑地拍起了马屁,对曹操大加吹捧,总之都是功德巍巍、合当九五(做皇帝)之类。曹操借着酒劲,来了兴致,拿起了自己常用的一把槊,说道,我持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绍、平袁术、荡平群雄,颇不负大丈夫之志!他横槊吟诵道: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大家热烈鼓掌喝彩,曹操酩酊大醉,哈哈大笑!当然,这次他笑早了,赤壁之战他大败而归。
点评:曹操的酒一方面是满怀豪情之酒,另一方面又是得意忘形之酒。
二,唯酒是务,焉知其余——竹林七贤的刘伶
魏晋时期崇尚玄学,坐而论道,玄而又玄。当时有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七人,经常在竹林饮酒抚琴,谈天说地,时人称之为竹林七贤。其中的刘伶,是最大的酒鬼,关于他喝酒的故事很多,据说,他曾命令俗人拿着铲子跟着自己,一路走一路喝,对仆人说:死则埋我。好潇洒。河北徐水至今有刘伶墓还有刘伶醉酒,传说刘伶饮了这酒居然一睡不起,醉了不是三天而是三年!刘伶留下来的作品不多,现存《酒德颂》,这是一篇骈文,几百个字,写的都是喝酒的人和事,其中借自己杜撰的人物宣称:
唯酒是务,焉知其余。
意思是除了喝酒,其他都不是事儿,这对酒绝对是真爱了。
点评:刘伶醉酒是消极避世之酒,也是醉生梦死之酒,不可学。
三,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斗酒诗百篇的李白
诗仙李白首先是个酒仙,这大概不会有太多争议,不信请看同时代大诗人贺知章写的《饮中八仙歌》是这么说李白的: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意思很明显,李白喝了酒才有质高量多的诗篇,李白自己也毫不掩饰对酒的喜爱,当然还有剑。有自斟自饮——《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有与友人的开怀畅饮,联句唱和——《将进酒》: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这是饮者的宣言,人生得意就是要尽欢,不要使金樽空对月。
点评:诗仙的酒是洒脱豪爽之酒,一般人学不来。
四,杯酒释兵权,君臣两无猜——开国皇帝赵匡胤
公元960年,五代最后一个朝代后周殿前都检点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宋朝,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五代十国时期,是有唐末藩镇割据演变而来,那些骄兵悍将,动不动就裂土封王,自立国家,演变成一个百年难治的大乱局。因此新朝一建立,赵匡胤就不得不考虑怎样对待这些开国武将们。961年的一天,赵匡胤召来石守信、高怀德等当初打天下的“老哥们”饮酒。席间赵匡胤闷闷不乐,石守信等人不解就问:老大何故不高兴啊?赵匡胤说:兄弟们,当初你们给我黄袍加身给我做了皇帝,大家本来应该同享富贵,可是当了皇帝后,我却高兴不起来了………石守信问:为何?赵匡胤:我总是在想,如果有一天有人把黄袍给你们披上,是不是你们也得干,我自然就干不成了!石守信等人大惊失色,纷纷跪下扣头说:希望老大指条明路我们该怎么办?赵匡胤说:不如这样,你们自动解除兵权,我多赐给你们良田美宅、美女金银,你们自在快活富贵一生,君臣两无猜,岂不美哉!石守信等人山呼万岁,就按您说的办!第二天,石守信等人联名辞去军职,回家做富翁了。
点评:赵匡胤的酒是聪明策略之酒,比起朱元璋大杀功臣还是很不错的选择。
问字车常载酒迎
《陋室铭》中有一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其中这个子云,就是扬雄。
扬雄,蜀郡成都人,西汉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学富五车,通晓古今,但为人清高,不曾贪腐,所以辞官之后家里非常贫困。
载酒问字
可是他还有个毛病,就是爱喝酒,天天离不了酒,总是处于半醒半醉的状态。扬雄有一个本事,就是特别能认生字、僻字、怪字。不管从哪里找来的字,从来难不倒他。远近人士,凡有不认识的奇字,不明白的事,都可以来请教他,但前提是,想要问字的人,必须要带着美酒前来,有人知道这事后,索性用车载着酒来向他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