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为什么总是不顾唐太宗的颜面屡屡犯上?

魏征为什么总是不顾唐太宗的颜面屡屡犯上?

魏征为什么总是不顾唐太宗的颜面屡屡犯上?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春天到了,唐太宗召集群臣要去打猎,魏征趁着大臣们的那个高兴劲一盆冰水泼了上去,春天万物复苏“随意杀生岂是明君所为”,群臣一脸懵逼的看着唐太宗,太宗在心里暗暗骂到:“真该除掉这个老匹夫”。

唐太宗在心里怒骂了魏征千百遍,但还是当着众人的面取消了打猎一事,因为魏征是个直肠子,虽然不分场合的谏言让唐太宗颜面扫地,但比起那些阿谀奉承的小人来说,就显得少见了。

就连长孙皇后得知此事后,都觉得唐太宗太小家子气了,于是就向唐太宗祝贺,只有英明的君主,才会有敢于直言进谏的大臣,皇上能得此贤臣,不就是英明的表现吗?唐太宗听了顿时喜上心头,捋了捋胡须下旨赏赐了魏征。

魏征是河北巨鹿人,在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的他不想为了生计烦恼,就出家做了道士,魏征在闲暇之时读了很多书籍,为自己打下了很好的学问基础。

隋朝末年,战乱四起魏征转入了瓦岗军李密的麾下,李密在看过魏征所写的文书后大为赞赏,便急忙召见了魏征,魏征自视甚高一上来就像李密提了十条策略,搞得李密十分不满,但彼此都要面子,李密就夸了他几句,而事后所谓的策略也被抛到了脑后。

李密文武双修,为人十分自负,他用此态度对待魏征确实不稀奇,但从这点看来魏征的谋略水平一般,在没有得到将领的认可和信任之前,就好为人师的喋喋不休,并不是什么好事。

后来,李密率领瓦岗军和王世充的部队在洛阳发生战事,李密惨遭战败投降了唐朝,魏征也就此归唐,魏征追随部队在长安待了一段时间后,苦愁一肚子才能无处施展,便自高奋勇到瓦岗军的旧部,招揽李密的部下。

当时李密的旧将李世勣还在镇守黎阳,于是魏征用三寸不烂之舌成功说服了李世勣归顺唐朝,但没过多久,魏征与李世勣又被窦建德所俘虏,魏征就这样在窦建德的麾下做起了文员工作。

随着虎牢关战役的爆发窦建德战败而亡,魏征与李世勣再一次回到了唐朝,这时的太子李建成在罗织势力,大肆招兵买马,听闻魏征颇有才能,于是便拜他做了太子洗马,这职位虽然看似和太子走得很近,但一点实质意义都没有。

魏征眼看太子李建成处处受到李世民的牵制,便建议太子李建成攻打山东的刘黑闼大军,来增加战绩,李建成采取了魏征的意见奏明李渊亲自领兵出征,结果大获全胜,创下了功绩,不仅如此,魏征还一再向李建成谏言对付李世民,以防他夺走太子之位。

直到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在斩杀了李建成后,为了能让自己洗白,第一时间想到了魏征,李世民指责魏征为什么要离间他们兄弟之间的关系,明眼人都知道李建成与李世民早已是敌对关系,哪还需他人挑拨,李世民说出此话无非是想把罪责推给魏征罢了。

魏征生性直率,没有做过多的解释便脱口而出,如果当初太子听我的,我那会有今天之祸,李世民听了哈哈大笑起来,没想到你还真是头倔驴,李世民为了体现自己是位礼贤下士的明君,不但没有杀他,还册封他为谏议大夫。

而让李世民做梦都没想到的是,从这时起魏征便成了随时敲打他的那根大棒,无论是在处理国事还是个人的生活作风问题上,一经发现魏征总能说的夹枪带棒,怼得唐太宗在面红耳赤之余领悟到什么是正确的为君之道。

有一次,西域诸国想派使者来朝拜大唐,唐太宗知道后高兴不已,甚至还在脑海里生出了万国来朝的画面,整个人飘了起来,于是他直接下旨,让西域使臣前来朝拜。

这时魏征跳了出来,直言说道各国使者来朝,从边关到长安经过的关卡较多,容易造成物资浪费,这种纯粹的面子活,虚耗国力却一点好处都没有,群臣面面相觑这家伙活腻歪了,唐太宗撇了他一眼,他还补刀到这些周边小国想和我们大唐亲近,可以让他们随意进入经商,但派一群人来做客还是免了吧,唐太宗只好无奈的将此事作罢。

其实在魏征的心里他比谁都明白,他这种不分场合的谏言行为有时让唐太宗很尴尬,为了不影响彼此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他也做出来调整,但是一个下级不断让领导生气,还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领导,这就有些过头了。

后来,唐太宗在借着事情多次从侧面敲打魏征,魏征迅速回击,作为臣子如果只顾自己的私利,那国家离灭亡就不远了,这话让唐太宗觉得可笑至极,但又觉蕴含道理,难道大唐少了一个魏征就不行了吗?

唐太宗在贞观之治后期,开始变得骄纵、懈怠,渐渐落下了朝政事务,魏征见此情况立马上疏,让唐太宗反思这十余年来的前后做法,居安思危应该保持持续发展的策略,但魏征的出发点是为了江山社稷,而回过头来想想总有人去盯着领导,这不等于自掘坟墓吗,但唐太宗没有严惩魏征,或许朝中正需要这样一个唱反调的大臣来稳定朝局吧。

贞观十年,六十四岁的魏征病逝,唐太宗痛定思痛深表惋惜,作为一个忠君的诤臣魏征在朝堂之上影响颇大,这也表明了魏征为官的态度。

据统计魏征向唐太宗当面提出的正式谏议就有五十余次,用奏疏呈送有十一件,其余在随机性事件中思想交锋更是夸张的有上百次,魏征这一生下来谏诤语录有十余万句,无论这些谏议有没有被使用,他都给当时的唐朝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只是苦了唐太宗,几乎每天都要被魏征一顿教育。

相关推荐

​刘邦为什么不给戚夫人留条后路?

​刘邦为什么不给戚夫人留条后路?

138

刘邦为什么不给戚夫人留条后路? 刘邦为什么不给戚夫人留条后路?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自古帝王多嫔妃。”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封建帝制作为主体...

​古代万户侯是什么级别 换做现在是什么地位

​古代万户侯是什么级别 换做现在是什么地位

110

古代万户侯是什么级别 换做现在是什么地位 还不知道:古代万户侯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封官加爵,不愁吃喝是现代人的幻想,也是古代人的...

​赵德昭真的是被叔叔宋太宗赵光义害死的吗?

​赵德昭真的是被叔叔宋太宗赵光义害死的吗?

187

赵德昭真的是被叔叔宋太宗赵光义害死的吗? 公元976年,一场斧声烛影的闹剧过后,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宋太宗赵光义接替了皇位。可问题是,赵匡胤还有俩成年的儿子活着,让弟弟继...

​曹魏皇帝曹髦与司马昭之间有何故事?

​曹魏皇帝曹髦与司马昭之间有何故事?

185

曹魏皇帝曹髦与司马昭之间有何故事? 曹髦,三国时期曹魏第四位皇帝,公元254-260年在位。今天历史名人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弑君,在中国传统社会虽...

​艾什莉·本森(美国女演员)

​艾什莉·本森(美国女演员)

179

艾什莉·本森(美国女演员) 艾什莉·本森 简介 艾什莉·本森(Ashley Benson),1989年12月18日出生于加利福尼亚洲长滩,美国女演员。 艾什莉·本森资料 中文名:艾什莉·本森 外文名:...

​三国乱世群雄割据,最强的六个势力是谁?

185

三国乱世群雄割据,最强的六个势力是谁? 广义上的三国是从公元184年代的黄巾起义开始的。张角率信徒叛乱,由于东汉王朝腐朽不堪,国家无能力征剿这么多的贼寇,于是将权力下放...

​李玉玺(中国台湾男歌手、演员)

​李玉玺(中国台湾男歌手、演员)

169

李玉玺(中国台湾男歌手、演员) 李玉玺 简介 李玉玺,1993年3月31日出生于中国台湾地区台北市,中国台湾男歌手、演员。 李玉玺资料 中文名:李玉玺 外文名:Dino 出生日期:1993年...

​古代打仗的时候,挂免战牌真的有用吗?

124

古代打仗的时候,挂免战牌真的有用吗? 一:“挂上就不打”的神器 丰富多彩的野史战场上,免战牌是个人气极高的神器。别管双方血流成河,犬牙交错杀到白热化,只要军营前免战...

​董偃和刘嫖什么关系

​董偃和刘嫖什么关系

113

董偃和刘嫖什么关系 历史上并没有具体记载董偃的死因,只知道他是30岁去世的。不少朋友都会好奇董偃和馆陶公主刘嫖之间的关系,董偃从小长相俊美,后被刘嫖看上,便让董偃在他...

​历史上有商纣王吗

​历史上有商纣王吗

66

历史上有商纣王吗 中国商纣王之前就没有历史了吗? 说中国商纣王之前没有历史,这是不顾史实的说法,我不能认同。 一、中华中古帝国商朝纣王之前还经历了31位帝王统治与传承。...

​李自成为什么没能成为下一个朱元璋

​李自成为什么没能成为下一个朱元璋

129

李自成为什么没能成为下一个朱元璋 李自成和朱元璋都是起义军领袖,而且他们都推翻了上一个统治的朝代。不过朱元璋建立了长达两百多年的明朝,李自成入住京城没多久,就被多尔...

​历史上八十万禁军是真实存在的吗?真相是什么

113

历史上八十万禁军是真实存在的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八十万禁军是真实存在的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 《水浒传》中有位梁山好汉名叫林冲,他为人仗义,武功...

​王霏霏(中国内地女歌手、演员、主持人)

​王霏霏(中国内地女歌手、演员、主持人)

76

王霏霏(中国内地女歌手、演员、主持人) 王霏霏简介 王霏霏(Fei),1987年4月27日出生于海南省海口市,中国内地女歌手、演员、主持人,毕业于韩国首尔艺术大学。 早年经历 19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