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义强幸小周后是真的吗(赵光义欺凌小周后真实吗)

赵光义强幸小周后是真的吗(赵光义欺凌小周后真实吗)

犹记学生时代的语文课,每当老师讲到《虞美人》一词,都会说“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为李煜带来了杀身之祸。为什么呢?

因为这首词传入了当朝皇帝赵光义的耳中,据说他老人家听说后龙颜大怒,认为李煜没有认真接受政治改造,复国之心不死,遂派弟弟赵廷美送牵机药,毒死了李后主。

毒杀说的来源

李煜真死于非命吗?对于李后主的死,正史一般什么看法?

陆游《南唐书》:“(李煜)太平兴国三年六月辛卯殂,年四十二。是日,七夕也。后主盖以是日生。赠太师,追封吴王,葬洛阳北邙山”。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壬辰,赠太师、吴王李煜卒,上为辍朝三日”。

脱脱等《宋史》:“壬辰,右千牛卫上将军李煜卒,追封吴王”。

关于死因,正史如何叙述?呵呵哒,正史啥都没说,就说太平兴国三年,李煜死了,仅此而已,非常简单、明了。

其实这也正常,别说李煜一个亡国之君,就连宋太祖去世了,史书也只是“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同样没有提及死因。

既然正史没有说法,那么李煜惨遭毒杀来源于哪里?总有出处吧!经查,是一本唤作《默记》的书籍披露了李煜之死。

里面说有一次,宋太宗问给事中徐铉:“你最近见过李煜嘛?”徐铉连忙否认;“我哪敢私下去见他。”因为李煜是亡国之君,徐铉曾经是南唐的臣子,为李煜效过力。

听罢,宋太宗又说:“你去看看他,就说是朕派你去的。”于是徐大人就骑马来到李府,见了故主。面对旧臣来访,李煜是什么表现呢?

他最初“相持大哭,坐默不言”,后来又长吁短叹:“悔杀了潘佑、李平”,潘佑是南唐的忠臣,多次上书劝谏李煜。

徐铉回去后,太宗问李煜都说了啥,徐铉不敢欺瞒,以实相告,“遂有秦王赐牵机药之事”。这还只是一个原因,《默记》还写了另外两个毒杀李煜的理由:

“又后主在赐第,因七夕命故妓作乐,声闻于外,太宗闻之大怒;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云”。

第一个是太高调,七夕节开生日party,音响过大,令宋太宗反感,第二个就是《虞美人》中,有思念故国的倾向,且过于明显。于是数罪并罚,宋太宗派人送去了毒药。

《默记》是一本什么书呢?是一本笔记小说,主要记叙北宋时期的朝野遗闻、民间传说,既然多是坊间流传的说法,真实性就很难确定了,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谣言。

这就好比去台湾旅游,你在某个夜市撸串,听到有人谈蒋介石秘史,这个秘史是真是假呢?不大好说。《默记》的作者王铚,主要活跃于宋高宗绍兴年间,曾因编撰书籍获得赵构赏识。

陆游说王先生的记忆力特别好,给别人讲北宋政治故事,往往滔滔不绝,可见他热衷于此。李煜死于公元978年,绍兴年间是1131年至1162年,两者相差至少150年。

考虑到《默记》一书的材料来源,再考虑到相隔的时间,只能说南宋初期的确有李煜被毒杀这种说法,至于是否属实则难以定论,还是谨慎一些为妙。

第二种说法

除了《默记》,还有其他史料言及李煜之死,最早的应该是徐铉为李煜写的墓志铭。有关原文如下:

“呜呼!阅川无舍,景命不融,太平兴国三年秋七月八日,遘疾薨于京师里第,享年四十有二。皇上抚几兴悼,投瓜轸悲,痛生之不逮。

俾殁而加饰,特诏辍朝三日,赠太师,追封吴王,命中使莅葬。凡丧祭所须,皆从官给。及其年冬十月日,葬于河南府某县某乡某里,礼也。”

其中明确说李煜“遘疾薨于京师里第”,也就是死于疾病。而且治丧时,宋太宗给的待遇比较好,辍朝三天,追赠太师、吴王,派官员参加葬礼,丧葬费都不用李家出,全部由赵家买单。

如果赵光义真的痛恨李煜,为什么还要给这么好的待遇呢?再观察之前的行为,宋太宗上台初期,曾经封李煜为陇西公。

南唐是在开宝末年亡于宋太祖之手,当时赵匡胤封李煜违命侯,本来封侯是件光荣的事情,汉高祖刘邦曾杀马立誓,宣布无功不得封侯,可是宋太祖封一个违命侯。

似褒实贬,就像靖康之变后,金朝皇帝封宋徽宗“昏德公”,宋钦宗“重昏侯”一样,是羞辱人的爵位。赵光义登基,把李煜封为陇西公,不仅级别提升,称呼起来也更加好听,至少没有批评的含义。

此外,李煜还有个儿子李仲寓,是和大周后生的。宋太宗待他也是相当之好,当时李煜去世,仲寓伤心过度,赵光义派使者慰问,丧事办完,又送了积珍坊第一区的房子。

很久以后,李仲寓上书说家族人口太多,但经济条件不佳,请求离开汴梁,到地方上为官。这回宋太宗又同意了,封郢州刺史。要是宋太宗厌恶李煜,并痛下杀手,为什么还会善待李煜的儿子?

他可是连亲弟弟、亲侄子都不放过的人呀。因此,毒杀之说与赵家对待李家的措施前后矛盾,也使真相变得扑朔迷离。

小周后被强幸?

还有宋太宗强幸小周后一事,那副著名的春宫图想必大家都看过,“很黄很暴力”,“有图有真相”。什么?你没看过?十八岁以下就别看了吧。那么这件事情的出处是哪本史籍呢?

一查,哈哈哈哈!还是《默记》,如果宋太宗泉下有知,肯定会把王铚千刀万剐!我们来看看原文:

“龙衮《江南录》有一本删润稍有伦贯者云:李国主小周后随后主归朝,封郑国夫人,例随命妇入宫。每一入辄数日而出,必大泣骂后主,声闻于外,多宛转避之。又韩玉汝家有李国主归朝后与金陵旧宫人书云:‘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

大意是小周后随丈夫李煜来到汴梁,一开始封郑国夫人。按照惯例,她要跟随其他命妇入宫。没想到宋太宗这个好色之徒,每次都要把人家强留好几天。

出宫后,受到凌辱的小周后大哭,怒骂李煜。从前几个字我们可以看出,《默记》作者是看了龙衮的《江南录》得知这件事情。龙衮有没有写过《江南录》呢?

答案是没有,他写的是《江南野史》,《江南录》是徐铉写的,里面不可能有宋太宗强幸小周后的记载,因为该书是奉诏修成,而且徐铉还是宋太宗的大臣,就算真有强幸之事,徐铉岂敢写进书中,他还要不要脑袋了?

龙衮的《江南野史》有没有写?这个就很难说了。因为我们现在看到的《江南野史》是残缺的,从尚存的部分看,龙衮并没有说宋太宗有强幸之事。

“既以家国丧亡,爵秩贬损,妃御不存,默默不自安,遂卧疾而卒。

初从谦奉使宫口,质而不返其妃每哭诣,后主无以计,每闻使至,必避之而已。兵未起以思慕不已而成疾,卒。

后主后周氏司徒宗之少女。前后之妹,少以姻戚往来宫中。后主见其美姿容乃纳之。前后疾将殛,忽见后入,乃问妹妹几时至宫来,后时年幼不知嫌疑,即以实对曰:"既数日矣。"后怒,遂面壁而卧,至死不顾。

后既殂,常入禁中,至纳为后,乃成礼而已。将纳彩,后主令交鹅被以缯彩使御书,极于侈靡。及亲迎,民庶观者咸登于屋,有坠瓦而死。

其夕燕群臣,韩熙载而降皆为诗以讽焉,而后主不之谴。自是士庶婚姻寝成风俗,及后主封违命侯,后封妃,太平兴国三年后主殂,未几后亦卒。”

上述文字,我们可以得出三个结论。第一:《江南野史》认为李煜是患病而死,并非毒杀。第二:宋太宗强留的是李从谦,并非小周后,李从谦是谁?后主李煜的同母弟。

第三:无论王铚还是龙衮,都没有说宋太宗强幸时,派宫廷画师给他们作画。那么王铚所写的强幸小周后之事在哪呢?

可能在《江南野史》遗失的部分,我们看不到了,据悉该书原有二十卷,今存十卷;可能是王铚误读,错把李从谦看成了小周后;还有可能是他想批评宋太宗,蓄意将李从谦改为小周后。

其实,就算《江南野史》真有类似的记载,也不见得就是史实。因为该书是私人笔记,虽同正史一样采取纪传体,但材料多源于当地传说、(南唐)旧民言论,所以自称“野史”,

在内容上,也有文笔杂乱、自相矛盾等弊病,历代对其评价不高。像赵光义强幸小周后这样的宫闱秘事,龙衮作为一个底层文人,是很难掌握确凿证据的。不是说一定没有强幸之事,只是可能性相对偏低。

至于《熙陵幸小周后图》,最早留下记载的是两个明朝人,宋朝人没有说过,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该画到底真是宋太宗让人所画,还是后人附会出来的,难以判断。

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偶于友人处,见宋人画熙陵幸小周后图,太宗头戴幞头,面黔色而体肥,器具甚伟;周后肢体纤弱,数宫人抱持之,周作蹙额不能胜之状。

盖后为周宗幼女,即野史所云:每从诸夫人入禁中,辄留数日不出,其出时必詈辱后主,后主宛转避之。

即其事也。此图后题跋颇多,但记有元人冯海粟学士题云:江南剩得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怪底金风冲地起,御园红紫满龙堆。”

黔色就是黑色。一个“器具甚伟”的黑胖大汉与肢体纤弱的小女子形成鲜明对比。

明姚士粦《见只编》:“余尝见吾盐名手张纪临元人《宋太宗强幸小周后》粉本,后戴花冠,两足穿红袜,袜仅至半胫耳。

裸身凭五侍女,两人承腋,两人承股,一人拥背后,身在空际。太宗以身当后。后闭目转头,以手拒太宗颊。

(宋太宗永熙陵)

总之,对于毒杀李煜、强幸小周后二事,还是不要轻信为好,最佳的态度是“存疑”。既不否认,也不肯定,等待更多的证据、研究结果问世,再做定夺。

相关推荐

​揭秘:三国的张郃究竟是怎么死的?

​揭秘:三国的张郃究竟是怎么死的?

143

揭秘:三国的张郃究竟是怎么死的? 揭秘:三国的张郃究竟是怎么死的?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张郃是曹军中五子良将里活得最久的人,也是唯一战死沙场的人。他是...

​元赵孟頫浴马图作品介绍

​元赵孟頫浴马图作品介绍

146

元赵孟頫浴马图作品介绍 元赵孟頫浴马图 元赵孟頫《浴马图》是一幅描写唐代马官给马洗澡的鞍马画作,赵孟頫比较推崇唐代人物画和鞍马画,所以他的人物画和鞍马画的主角都是唐...

​项羽手下虞子期以什么闻名

​项羽手下虞子期以什么闻名

54

项羽手下虞子期以什么闻名 虞子期以什么闻名 虞子期,闻名天下的虞姬虞美人的哥哥,他在历史的长河中是不存在的,是明朝时期的甄伟虚构的人物,出现在《西汉通俗演义》这本书...

​项羽的父亲真的是项少龙吗

​项羽的父亲真的是项少龙吗

151

项羽的父亲真的是项少龙吗 项羽的父亲项少龙 项羽的父亲项少龙出现在《寻秦记》中,由著名演员古天乐扮演。但是后来根据寻秦记改编的电视剧中项少龙并不是项羽的父亲,他是现...

​海上生明月的出处 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的出处 张九龄望月怀远

185

海上生明月的出处 张九龄望月怀远 张九龄 望月怀远 唐代伟大的政治家、诗人张九龄在与当时的大奸臣李林甫的政治斗争中失败,遭到诽谤排挤后被罢相,遭贬荆州长史,在此期间,他...

​以步兵收拾努尔哈赤的 只有这秦良玉了

​以步兵收拾努尔哈赤的 只有这秦良玉了

125

以步兵收拾努尔哈赤的 只有这秦良玉了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大明在位最久的皇帝朱翊钧病死,太子朱常洛即位,这个极度悲剧的皇帝只做了仅仅一个月的皇帝就随着先帝走了。...

​成宗李娎的王后 昭惠王后

​成宗李娎的王后 昭惠王后

169

成宗李娎的王后 昭惠王后 成宗李娎的王后 成宗李娎能够继承王位其实还是一个非常让人意外的事情,他并不是从父亲手中继承的王位,而是叔父睿宗过世之后因为子女中并没有合适的...

​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有多少成就

​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有多少成就

185

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有多少成就 法布尔的成就 法布尔出生于1823年,去世于1915年,是法国和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作家和昆虫行为学家。他的一生都在和昆虫打交道,开启了研究昆虫这...

​苏辙字什么号什么 文人苏辙的基本资料介绍

​苏辙字什么号什么 文人苏辙的基本资料介绍

185

苏辙字什么号什么 文人苏辙的基本资料介绍 苏辙字什么 苏辙,眉州眉山人,宋代文学家、散文家、诗人。对于字的来源,一般古人的自己所取的字基本都是名的补充内容。苏辙的“辙...

​金门战役解放军死了多少人

​金门战役解放军死了多少人

71

金门战役解放军死了多少人 金门战役解放军死了多少人 金门战役发生在国共两党的第二次战争期间,是中共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全军覆没的战役,这场战役的惨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指挥...

​杜甫故里地址景点介绍

​杜甫故里地址景点介绍

159

杜甫故里地址景点介绍 杜甫故里 ?杜甫故里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在那里的站街镇南瑶湾村,其故里占地面积达两万平方米,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便将其故里进行修建,现如今...

​法国杰出军事家圣女贞德评价怎么样

​法国杰出军事家圣女贞德评价怎么样

112

法国杰出军事家圣女贞德评价怎么样 圣女贞德评价 在各国历史上,年纪只有十几岁而且可以称得上军事家的人物并不多,法国少女圣女贞德就算的上这样的佼佼者。圣女贞德虽然年纪...

​日本二战十大败仗盘点:偷鸡不成蚀把米

​日本二战十大败仗盘点:偷鸡不成蚀把米

157

日本二战十大败仗盘点:偷鸡不成蚀把米 日本虽然是个小国,但在二战时期野心不小,不断的对外扩张,先发动侵华战争,然后再向苏联挑衅,可见日本人那罪恶的本性。在二战爆发前...

​门神是谁 秦琼尉迟恭成为门神的故事

​门神是谁 秦琼尉迟恭成为门神的故事

63

门神是谁 秦琼尉迟恭成为门神的故事 门神是谁 门神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追古述今,在最早的时候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够驱鬼辟邪,所以每逢过年都会在门上挂上“桃符”...

​美国报业大亨普利策个人资料简介

​美国报业大亨普利策个人资料简介

54

美国报业大亨普利策个人资料简介 普利策简介 普利策全名约瑟夫·普利策,曾经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报业大亨,其一生充满了传奇性,17岁的时候普利策孤身一人偷渡去了美国,几乎...

​丧门神鲍旭竟喜好杀人

​丧门神鲍旭竟喜好杀人

57

丧门神鲍旭竟喜好杀人 丧门神鲍旭 丧门神鲍旭,原来是在枯树山当强盗的,后来在途中遇李逵和焦挺,后与他们一起攻打凌州。从此李逵便和鲍旭便成好朋友。结仇无数的鲍旭被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