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学?
什么是文学?看似知的人甚多,可要给文学的定义或是理解,我查了下网络,三二十种都有。甚至有专门研究文学的学者,就不同意有"文学"这个概念。
但我看来看去,对文学的概念或理解主要分为两大派,即以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简称唯物史观)和主观唯心、形而上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简称唯心史观)两类。
以唯物史观的文学观分析,文学是用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意识形态之一。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再现客观现实与表现作者主观情感的统一。它属于上层建筑,具有倾向性,在阶级社会里,倾向性集中表现是阶级性。
文学属于艺术,它塑造形象的物质材料是语言,故又称语言艺术。
文学在先秦时期,泛指一切文字著作。魏晋南北朝时,分为韵文、散文两种。"五四"后又分成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四类。后来又把电影文学(我看电视文学也应在内)纳入其中。
而细分体裁。就如今天的散文,有人分为"抒情、记叙、议论"三种。有人分为"叙事、抒情、写景、哲理"四种。而再细分,还有杂文、小传、童话、寓言等等。
而我还认为,现在学科分类细了,但互相渗透也多。文学与社会科学区分主要是是否塑造形象,社会科学又有若干种。比如议论文,可能属政治学、哲学、法学等,它虽侧重于说理,剖析事物、论述事理、提出主张,当然有情感,也有艺术,毛主席的一些议论文,艺术性极高。
通讯报道也是文学,虽强调其真,但有作者的加工,有作者的情感倾向。《谁是最可爱的人》、《哥德巴赫猜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等,感动多少中国人。
自然写景、叙事可称散文,那科幻作品,说明文等也应属散文,包括神话,它都脱离不了现实,都有作者喜恶爱憎,写什么不写什么(包括想象)如何加工,认人看让人知。没有阶级倾向,也有个人情感倾向。
有人说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纯文学,那是站在文学不属意识形态观点上讲的。实际上,"荷塘月色",也有作者情感。情感没倾向吗?不表达一定的思想吗?在于人的分析。
今天,我国除唯物史观外,就有另一种观点,受西方创作观影响很大。"自我的自我创作",激情创作,人性创作,纯文学等等,是把作家当成超脱人类社会的神圣,我说的就对,我写的就真,我想象也真实,我写的作品表达的就是真理一般。从根本上否认作家的世界观、立场和观点,实是以唯心史观,否认唯物史观,掩盖自己的创作的世界观、立场和观点。
除了直接讲"四超"(超阶级超政治超党派超国界)、人性创作等观点外。还比如,我介绍分析如下:
一、文学是一种从时间尺度上评价及记录先进思想的一种手段。它依靠个人感情和经验来展现一种时空的结合体,并对其中人的状态、命运进行认知、思考、判断与描述,并在其范围内寻找一种美的极致。
看,什么先进思想的评价和记录,美的极致的认知、思考、判断、描述,都是"依靠个人感情和经验",也就是作家的感情和经验。他认为的就先进,就是美的极致。
二、文学的责任,便是作者要凭借心灵的感悟与想象向读者展现一个有意义的框架。
我认为,心灵美好是有不同标准的,想象也有合不合理。心灵肮脏的作家,脱离现实魔幻想象的文学,向读者展现一个什么样"意义"的世界?只有相同相似心灵和情感的人才会共鸣,认为"有意义"。文学责任岂不是空话。
三、文学是偶然事件下真实世界展现给我们看。所谓真实,即是符合真理规律,但不一定是现实中存在和发展的。历史就是偶然事件,文学作品才是真实的世界,大到整个世界,小到个人常常都是历史。大多随机事件使得本质上的东西被烟雾笼罩,无法看清。
看,依这种观点,历史只是偶然事件,不是真实的世界。文学才是真实世界的反映。而这真实世界,又是作者在"随机事件"中发现本质。作品是作者写的,随机事件是是作者挑的,文学还有艺术加工,小说还有虚构,这也是作家。试问,脱离生活,不合规律的随机事件能反映"本质和真实"吗?只是作者自以为是。说白了,就是真实世界历史在文学里,是作家说了算。
四、文学是作者用理性向我们展现真理的媒介,作者个性、天才体现在文彩和构思,撑起文学的骨架和皮囊。而认知和观念体现在思想和内涵,是文学的精神和灵魂。
还有"文学纠正历史(真实发生事件)偏见,文学要赋予思想和感情,要有文学艺术等。
以上的理性、先进、真实、纠偏、展现真实世界、看清事物本质、负起文学责任,归根到底是作家个人说了算。说的多么美好,但以唯物史观,是这些作家把自己当成神圣的幌子和招牌,掩盖阶级社会中,文学客观存在的作者情感倾向性和作品的阶级性、艺术真实性、思想性、教育性等,而这是由作家世界观和立场观点决定的。
作家写出什么样作品,不在于自己说什么,要看"干货"的。鲁迅在1927年,曾揭露过一些自称"革命文学的作家",或是汉奸,或是国民党反动派杀人的吹鼓手。
有作家甚至说,他可以把好人当坏人写,坏人当好人写,他认为好就好,坏就坏,还真!
这看似无稽之谈,但为什么有人相信有人吹捧有人明知无稽装糊涂,是因他写的好人坏人正合他意或正是他希望的,是情感共鸣,立场一致。当然必然遭另一些人反对。而以唯物史观,真正好人坏人是要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认识的,而不是哪一个人个人说了算。
再举简单事实,也可戳破主观唯心文学观。就当今中外有名作家数百成千,他们所写的同时代同国家甚至同一个人,会展现不同的世界,个个作家都讲自己是神仙,讲的真,说的对,听哪个神仙的?哪部小说是"真实的历史"?
我们对文学的理解应坚持唯物史观。人类社会发展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社会按客观规律发展,人民群众创造历史,阶级社会中阶级矛盾阶级斗争不可避免。
人有社会性,人性有历史性、时代性,作家也是社会中的人,作家写的人也是社会中的人。
文学源于生活,脱离不了社会。文学价值在于作家能艺术性反映社会现实从而深刻地揭示本质,推动社会符合客观规律向前发展,创造人类精神文明新成果。
对于中国作家而言,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与人民的世界观和立场一致,发挥自己的才华,书写属于中国人民的作品,弘扬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反过来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