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母亲的复仇:厉害了,我的后妈
对于印度的电影,除了其“载歌载舞”的特色之外,另外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就拿《未知死亡》、《调音师》、《天作谜案》等悬疑影片来说,片中的戏剧化冲突,导演大多数时候总是能够进行“合理化”,让影片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充满了“真实感”。
而今天要说的,是一部以“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一个母亲的复仇》。这部电影和陈思诚翻拍的《误杀》有点相似,核心都是父母对于子女的爱。只是《误杀》更多表现的是父爱如山,而《一个母亲的复仇》,表现的却是母爱的光辉。
不过与其说这部影片叫《一个母亲的复仇》,倒不如叫《厉害了,我的后妈》来得更贴切、震撼!
一、影片故事
《一个母亲的复仇》讲述的是一个重组家庭的故事。在片中,女儿对于父亲娶的这个后妈很是不屑一顾,认为有了后妈就有了后爸。所以在生活中,女儿基本将后妈当成了一个透明人,即使后妈想要讨好她,但都被她无情的拒绝。
而事情的转变,是在女儿参加的一场在郊外举办的酒会。在酒会上,因为女儿生硬的拒绝了前来表白的男子,让男子觉得伤了自尊。所以男子伙同他的同伴,四个人一起绑架了女儿,在对其进行一番轮奸之后,将她丢在了郊外的黑水沟里。
出事之后,后妈和父亲收集各种证据,一直奔走在警察局、法院之间,想要用法律手段,把这群人绳之以法。但是却没有想到,这群人的背景相当强硬,他们硬生生的改变了所有证据,将这场强奸案变成女儿酒后的臆想。
最终,正义没有降临、法律并没有将这群人绳之以法。看着被轮奸及惨遭殴打之后,日渐自闭、深陷梦魇的女儿,后妈最终决定用自己的方式,将这群人绳之以法。于是,一场一个母亲对待四个强奸犯的报复就此展开。
二、上帝创造了母亲
在《一个母亲的复仇》这部影片中,令人震惊的,除了这伙人对于女儿“禽兽”一般的所作所为之外;应该就是片中这位“后妈”对于女儿受辱之后,非但没有用一种“后妈方式”对待这件事,反而承担起母亲的责任,对这群人发起了报复。
而她的所作所为,正应了那句话,“上帝不可能无时无刻的存在,所以他创造了母亲。”片中的这位母亲,或者说是后妈,正是承担了上帝的责任。面对强奸犯逃脱法网的无奈、面对正义迟迟未到来的状况,后妈只能扮演上帝的角色。
所以片中,经过一系列缜密的谋划之后,后妈设局阉掉了第一个作案者;下毒把第二个作案者弄成瘫痪;并且成功的将第二个作案者被下毒的证据,嫁祸给了第三个作案者,让他受尽牢狱之灾;而对于第四个作案者,在警察和女儿面前,她开了最后一枪。
在常人眼中,很难想象作为一个学校的老师、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人,在面对这样一个事件的时候,竟然会选择这样一种“粗暴”的方式进行报复。但是在“印度”的大背景环境下,在“正义”得不到伸张的环境中,“母亲”这两个字让她选择了这样的方式。
三、后妈的做法合情合理
有些看过《一个母亲的复仇》这部影片的人,会觉得影片中所设置的社会环境过于黑暗、故事背景过于血腥。有些观众甚至会站在上帝的视角,觉得其实后妈如果暗中收集证据,然后把这些人送进监狱,可能“会更好”。
但是影片是根据“真是事件”进行改编的,如果观众理解到“真实事件改编”这几个字,就会理解片中母亲的无奈。如果真的如“某些人”说的那样美好,行得通的话,受过高等教育的后妈,难道会选择这样的方式?
而影片的最后,除了终于获得女儿的谅解之外,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警察的认可。毕竟在那样一个“连警察都默许”的社会环境中,后妈的行为显得“正义感”十足。但最终,出于“正确的价值观”,后妈还是坦承了自己的所有作为。
四、结尾
不得不说,《一个母亲的复仇》这部电影太令人赞叹了。除了“伟大”两个字之外,找不出其他的文字来形容这位“母亲”。即使在影片开头,“女儿各种作”,但是这位后妈非但没有因此厌恶她,反而在她出事的时候,成为了女儿最强大的靠山。
影片所传达的意义,也正如网友说的那样,“上帝不会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所以它创造了母亲”。也许这个世界并非那么完美,但是因为有母亲的存在,让这个世界不再那么的可怕,反而充满了温暖。
(图片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