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朝恩:君臣共愤密缢杀

鱼朝恩:君臣共愤密缢杀



他,一介宦官。

他,爬上高位手握权柄后,嚣张跋扈、权倾朝野。

他,曾经数次陷害打击过一代名将郭子仪,最终被他的人品感动,反转为友。

他,实力强大,连皇帝都很难撼动他。无奈之下,皇帝同宰相联手,贿赂与陷阱并用,甚至还动用了诸如通过贿赂买通其帮凶,设陷阱诱杀伏击等各种阳谋甚至阴谋手段,才将其捕杀。可谓煞费苦心,惊心动魄。

他,是鱼朝恩。




从小人到贵人



鱼朝恩(721年—770年),泸州泸川(今四川泸县)人。天宝末年,少年的他进宫当了一名小宦官。当时的宦官老大是唐玄宗面前的大红人高力士,相比之下,他什么也不是,就纯粹一小人物。但他脑瓜灵活,聪明伶俐如古龙笔下《绝代双骄》中的主人公小鱼儿,能察言观色、见风使舵,而且还识俩字,会背几首唐诗,故颇令唐玄宗喜爱,便提拔他做了内侍省的一个小头目。

然而,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自己出身低微,再说有高力士在上面坐大,小鱼也不敢造次,不敢有什么幻想,只是低调做人。

乱世出英雄,不曾想一场大乱,让这条小鱼完成了跳龙门的之举,登上了历史舞台。

天宝十四年(755)11月9日,安禄山在范阳扯起叛乱旗帜,挥军南下,一路长驱直进。中原郡县因百年无战事,武库里兵器生锈,铠甲腐朽,无军可用。地方长官不是望风奔逃,就是开城投降。安禄山仅一个月,便占领了东都洛阳,自称大燕皇帝。

玄宗李隆基带着皇太子和左右近臣,仓皇出京西窜。当时做为一名宦官的鱼朝恩当然也跟着皇帝逃跑了。不过当唐玄宗行色匆匆走到马嵬坡时,历史在这儿停滞了一下。大家不走了,要算账。就是要揪出祸害大唐的奸臣杨国忠和红颜祸水杨贵妃。


玄宗无奈,只得把这兄妹俩牺牲了。马嵬坡是大唐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从这里开始历史分道而行。一道通向西南四川,唐玄宗逃生之地;一道通向西北甘肃,太子李亨北上之路。这是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选择不一样,后果大不同。这不仅是唐玄宗父子的博弈,更是宦官鱼朝恩的博弈。

跟谁去呢?此时鱼朝恩显出了他的智慧。他没有仿效他们的老大高力士,而是经过一番权衡利弊之后,果断地选择了跟随太子李亨。

这一选择使“小鱼儿”高调爆发,30岁出头的他旋即成为一条“大鱼”,登上唐朝第一宦官的宝座,从小人变成了贵人。

太子李亨带着几千人马,日夜兼程赶到灵武(今宁夏灵武)。7月13日,在灵武的文臣武将拥立下,即位称帝(史称肃宗),改年号为“至德”,遥尊玄宗李隆基为太上皇。肃宗即位,便是树起了领导军民抗击安禄山的大旗。


但此时文武大臣不到30人,其中堪称栋梁者不多。在此紧急形势下,当时宫里的宦官基本都是跟着老皇帝去了四川,只有个别几个来了甘肃,鱼朝恩鹤立鸡群,表现抢眼,抓住时机,对李亨出了不少主意,立马成了唐肃宗的心腹,让人刮目相看。

由于安禄山、史思明曾经都是唐朝的武将,这次造反让朝廷对武将们产生猜忌,所以在此后的平叛中,肃宗不敢完全信任武将了,就派心腹去当监军。而心腹宦官成了第一选择。

于是,鱼朝恩当仁不让地做了监军。当时的军中主帅只是表面上的统帅,事实上大权都掌握在监军手里。这样,只会背诗从未读过兵法的鱼朝恩便掌握了军权,从而导演了一出出战争悲剧。




从贵人到小人


鱼朝恩因“安史之乱”从一个小人物一跃成为皇帝的心腹,可谓是成了一个贵人。然而,此贵人却不知天高地厚,很快从贵人又堕落到小人。这个小人不是小人物了,而是同君子相反的“小人”。

鱼朝恩先是被皇帝派到李光进的军队做监军。这样,不管李光进立多少战功,都有鱼朝恩一份。到757年9月,唐朝收复长安之后,唐肃宗回朝大加封赏讨贼功臣,鱼朝恩做为灵武拥戴和平叛功臣之一,自是得了不少封赏,被提拔为三宫检责使、左监门卫将军,主管内侍省,成为宦官头目,执掌内宫事务大权。

官军继续东进,鱼朝恩又奉命担任神策军监军,驻扎于陕州(今河南三门峡)。此后,鱼朝恩更是青云直上,一度成为朝廷第一“军事统帅”,充分得到了肃宗提拔重用。这也是他祸国误国的开始。做为监军,他让唐军在平定安史叛军中多次吃败仗,最著名的有两次,其一是邺城之败。

758年9月,唐肃宗派遣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关内节度使王思礼等九大节度使,共集结20多万人马,号称60万大军,向邺城大举进发,准备一举歼灭叛军安庆绪。

当时安禄山已死,史思明跟安庆绪矛盾重重,若此役胜利,安史之乱很可能将提前5年结束,但此役却让鱼朝恩给搞砸了。

当时,肃宗李亨任命鱼朝恩为监军,做唐军的最高指挥官,叫“观军容宣慰处置使”。


唐军围困邺城,安庆绪挡不住,史思明亲率13万大军来救。李光弼向鱼朝恩提议,分兵北上进逼,就算不能取胜,与之相持,也足以解除唐军腹背受敌的危险。可鱼朝恩断然拒绝,结果在他的瞎指挥下,双方决战,20万唐军被史思明击败,唐军功亏一篑。

之后,为了加强东都洛阳的防守,唐肃宗命郭子仪留守洛阳,任他为河南诸道行营元帅。但鱼朝恩妒嫉郭子仪军功,把邺城之败归罪于郭子仪。肃宗听信了他的谗言,解除了郭子仪兵权。这是鱼朝恩第一次打击陷害郭子仪。好在郭子仪能进能退,只是被罢兵权,无生命危险。

第二次是邙山之败。邺城之战后不久,史思明杀掉安庆绪称帝。

因为叛军的内耗,唐朝又面临平叛的大好时机。但又被鱼朝恩给搅了。由于他的陷害,致使郭子仪被罢兵权,然幸亏还有李光弼。李光弼接替郭子仪统兵,镇守洛阳。此时史思明趁唐军邺城之败情绪低落时,大举南下。叛军很快拿下汴州,直逼郑州、洛阳。李光弼鉴于叛军势大,他审时度势,主动放弃洛阳,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县)拒敌。

李光弼的战略是正确的,他数次大败敌军于河阳,迫使史思明退守洛阳,阻止了叛军西进潼关、威逼长安的计划。当时敌我双方处于对峙阶段。这时鱼朝恩又跳将出来指手画脚了。他向肃宗皇帝建议,让李光弼出兵与史思明大战。理由是他听说叛军将士都是燕人,长年在外征战,人心思归,故战斗力不强,此时出兵,可一举歼灭之。这同李光弼的战略规划是矛盾的。你懂军事还是我懂军事?李光弼当然不同意。但在鱼朝恩的鼓动下,朝廷命令李光弼必须出兵。


无奈之下,李光弼同鱼朝恩、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等发兵洛阳。如果李光弼有绝对指挥权,即便此次出征在战略上有错,也不至于大败。但仆固怀恩在鱼朝恩的鼓动下,擅自行动,拒绝李光弼让他在邙山上列阵的命令,而是在山下的平原列阵,结果遭到史思明的伏击,唐军大败,死伤惨重。鱼朝恩狼狈逃到陕州(今河南三门峡),不但洛阳没有打成,还让唐军失了河阳、怀州(河南沁阳)等地。

这次唐军失利,使战略上陷于被动,它的负面影响很大。因为李光弼好不容易在邺城大败之后,顶住了史思明的反攻,把双方拖到相持阶段,使敌我在洛阳、河阳之间“拉锯”,而李光弼是明显占上风的。而邙山一败,史思明乘胜旋即改变策略,转入战略反攻,开始剑指潼关!若不是此时老天再帮唐朝一次,大唐危矣。幸亏此时史朝义干掉老爹史思明,叛军内乱,才给了李光弼喘息之机。这一次鱼朝恩又差点把大唐给毁了。

鱼朝恩在此期间照样作梗。就在邙山之战前夕,西北党项人趁中原战乱,于是率军入侵。肃宗起用郭子仪出镇邠州(今陕西彬县),党项人闻声而逃;肃宗接着准备重用郭子仪为诸道兵马都统,命他率英武、威远等禁军及河西、河东诸镇之师,攻取朔方,直捣叛军老巢范阳。但鱼朝恩又从中作梗,百般阻挠,诏令下达十几天之后,“复为朝恩所间,事竟不行”。


宝应元年(762元年)二月,朔方诸军都统李国贞、河东节度使邓景山相继被杀。朝廷害怕这两支军队与叛军联合,于是起用郭子仪为朔方、河中、北庭、潞、仪、泽、沁等州节度行营,兼兴平、定国等军兵马副元帅,进封汾阳郡王,驻守绛州。肃宗病重,不见百官。郭子仪请求道:“老臣接受任命,将要死在外地,不见到陛下,死也不能瞑目。”肃宗命人将其请入卧室,道:“河东的事情全都拜托你了。”并赐他御马等物。郭子仪到达治地后,诛杀为首作乱的王元振等几十人,新任河东节度使辛云京也处死作乱者,各地将领尽皆恐惧,不再敢作乱。 四月,唐玄宗与肃宗相继驾崩,代宗即位。宦官程元振自认为有拥立之功,担心老将难以制服,多次离间诬陷。郭子仪被罢免副元帅之职,而加实户七百,再失兵权,充任肃宗山陵使,督建皇陵。郭子仪将肃宗所赐的诏书一千余件全部呈给代宗,以表明自己的忠心。

代宗看后,安慰郭子仪道:“使重臣忧虑,我很惭愧,从今后您不要担心。”此时,史朝义仍占据洛阳,代宗欲派郭子仪与雍王李适率军东征。由于鱼朝恩、程元振的谗言阻止,代宗最终放弃了这个打算,郭子仪再遭打击。

至此,鱼朝恩从一个贵人堕落成一个嫉贤妒能、误国误民的奸佞小人。

唐代宗大历二年,郭子仪率领唐朝大军,直接在灵州,击败吐蕃军队。可是在这个时候,郭子仪的父亲,葬于长安的墓地,却被盗贼们给挖掘了。

中国的文化中,不管是现代,还是远古,都极为重视孝道,祖坟被挖,这是家人的极大羞辱。由于盗贼行踪隐秘,迟迟未被捉获,因此很多人就猜测,鱼朝恩素来于郭子仪不和,这群盗墓贼肯定是他指使的。郭子仪也怀疑,父亲墓地被盗,鱼朝恩肯定脱不了关系。不久,郭子仪班师回朝,代宗以及满朝的文武,心中十分的忧虑。盗人家的祖坟,不管什么理由,都不能接受的,这触及了封建文化制度的底线。他们十分害怕郭子仪一怒之下兵变,那后果就难以收拾了。




在金銮殿上,代宗小心翼翼地提及此事,对未抓到盗墓贼深表歉意。可是郭子仪的表现,出乎人的意料,只见他留着眼泪,跪在殿前,悲痛地说道:“臣将兵日久,不能禁阻军士们残人之墓,今日他人挖先臣之墓,这是天谴,不是人患。”也就是说,我做坏事在前,报应在后,这是老天爷在惩罚我。大家都认为要发生的大风波,就这样被他宽容的泪水平息了。

此后,鱼朝恩一直担心早晚会被郭子仪收拾,便要来个先下手为强,请郭子仪游章敬寺。有人密告郭子仪,说鱼朝恩图谋暗害于他,让其加倍小心。可是郭子仪坦然接受鱼朝恩的邀请,手下想派兵保护也被拒绝,郭子仪说:“我是朝廷重臣,没有皇帝的命令,鱼朝恩怎么敢害我,如果有皇帝的命令,结果也一样,君让臣死,臣不死就是不忠。”

鱼朝恩见到郭子仪,看到他只带了几个护卫,十分的不解,而郭子仪说道:“你若有意加害于我,少带几个人,也可以免你劳神费力。”鱼朝恩惊骇之下,只剩佩服,这个大奸之人竟被感动得嚎啕大哭,说道:“若非令公司忠厚长者,能不怀疑我吗?”

从此以后,鱼朝恩再不以郭子仪为敌,反而处处维护他。




从小人到人渣



既然鱼朝恩如此小人,数次打击郭子仪,数次耽误军中大事,为何皇帝仍器重他呢?因为他也曾救驾有功。

10月,代宗命雍王(李适,即德宗)为天下兵马元帅平定安史之乱之后,代宗对有功将士,封赏官爵财物,大加表彰。鱼朝恩在洛阳再度收复后,已加授开府仪同三司,封冯翊郡公。他所监领的神策军,一度移驻汴州(今河南开封),不久,又回到陕州驻扎。

广德元年(763),吐蕃军队占领了河西、陇右地区之后,仍继续东进。紧急警报不断传到京城,却被大宦官程元振扣压下来,不向代宗呈奏。

10月7日,吐蕃前锋兵马渡过渭水便桥,直指京城。代宗闻报后惊慌不知所措,急急带着雍王等人出城向东避乱,第二天奔至华州(今陕西华县)。地方长官见闻吐蕃大军进犯京城,早已逃得影踪不见。

众将救驾不及,代宗仓皇起用郭子仪,但为时已晚,唐军不敌吐蕃众军,代宗只得再逃陕州。但走到半路,因天气寒冷,大家又冷又饿,到华阴时,皇帝的随从逃走了大半。

正在危险关头,时任陕州观军容使的鱼朝恩率神策军大队人马赶来,把皇帝迎到了陕州。

12月26日,鱼朝恩带大军护卫代宗返回长安。代宗慰劳道:“没有早日任用你,所以才有这场祸乱。”代宗回宫,鱼朝恩以迎奉护驾功劳,被任命为天下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获得赏赐无数。同时,神策军被升格为皇帝禁军,仍由鱼朝恩典掌。至此,鱼朝恩既总监天下军队,又亲领宫卫禁军。


神策军,最初是哥舒翰在甘南的磨环川设立的,是隶属于陇右的一个小军镇。在玄宗时期,唐帝国蒸蒸日上,实力强大,帝国常年投入重兵,在遥远的青海湖到日月山一线拉锯作战。逐步的,帝国压制了吐蕃,为了确保帝国在新占区的作战成果,哥舒翰开始大量的兴建军城。采用拉网式城堡网络的战术,逐渐分割掌握新占区。神策军就是哥舒翰的这一波建设中的一个新军城。

如果没有安史之乱的爆发,神策军大约会一直都是一支在遥远的西北边疆的一支无足轻重的小部队。随着安史之乱爆发,河西陇右诸部纷纷入援。各地军城的留守部队也按照比例抽调,入关勤王。而随着河西陇右部队被大举抽调,吐蕃随即在这里抬头。驻扎这一线的各支部队,只好退入关中。神策军的主力自然也会跟随大部队入关,他们大约也是分两批走:第一批是叛乱发生后按比例抽调部分精锐,跟随哥舒翰、王思礼等人紧急驰援首都。第二批则是在756年底吐蕃攻击时,跟随部队首长卫伯玉撤出甘南,随其他部队一起移师关中。


河西陇右的主力部队,在随后的灵宝之战中遭遇歼灭性打击,第一批入关勤王的神策军大约就此散亡。之后在历史上留下轨迹的神策军,是第二批跟随其长官卫伯玉入援关中的这一支,规模大约在一千人左右。神策军是以河西陇右残部的身份四处漂泊的,在刚撤退到关中的时候,他们的领导应该是王思礼。因此他们大约也一直跟随着王思礼部参与了唐军收复两京的艰苦战斗。到758年,神策军又跟随王思礼部,作为唐军主力,参与了围攻安庆绪的相州(邺城)会战。最终唐军在与增援的燕军史思明部的决战中失利,全军崩溃,撤回了河南洛阳一线。相州会战惨败后,帝国对会战中暴露出来的唐军内部山头林立、各自为阵的现状非常不满,唐军随即进行了拆分重组。

神策军所属王思礼部是唐军著名的收容站,各大部队的残部往往都交给他整编。当时这支部队现在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河西陇右和关中多支杂牌的残部,也包含了神策军;另一部分是河东泽潞程千里战死后,留下的泽潞民兵部队。王思礼部此前一直保持这么大的规模,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牵制郭子仪的朔方军。帝国在相州会战惨败后不久,就顺利将郭子仪解职,王思礼部再保持这么大的规模就没有必要了。再加上中央安排王思礼接管了程千里的地盘泽潞,而泽潞主要是山区,比较贫瘠,也养不起太多的部队。所以原来的关中各杂牌残部中有相当一部分,被安排到了陕郡,由来瑱统一指挥。这里面也包含神策军,而和其一同退到陕郡的,还有大太监鱼朝恩。

鱼朝恩第一次出现在神策军的历史舞台,是陈涛斜之战,当时的鱼朝恩已成为了陈涛斜之战中北军的政委。

随后,鱼朝恩大约能力突出,人脉也很好,升得很快。邺城会战时他成为了前无古人的“观军容宣慰使”,也就是邺城九支部队20万大军的前敌总政委。尽管史书中把邺城会战的惨败的责任,想方设法的往鱼朝恩身上推,但皇帝并不这么认为。


在皇帝看来,鱼朝恩作为一个太监,确实无法镇住这么多军政大佬。但这主要的罪过,都是因为这些大佬们藐视朝廷,不听号令。鱼朝恩在邺城会战中把众多虎狼之师捏合半年之久,带领十几万部队在这期间打了一个又一个大胜仗,彻底摧毁了燕帝国的安庆绪部,可见他是很有协调组织的能力的。所以,皇帝坚持认为,鱼朝恩不但无罪,反而有功,没有自己的这位前敌大政委,没准这仗会打得更难堪。

于是,战后鱼朝恩仍然被派遣到了至关重要的第一线,作为陕郡驻防军队的政委,和来瑱搭班子。很快,帝国又被迫把来瑱放回了襄阳老巢,随后与鱼朝恩搭班子的,是陇右大佬郭英乂。

鱼朝恩是个太监,也是个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有理想的太监。他开始总结邺城会战的惨痛教训,归纳出了一个重要的经验教训——不要总盯着那些大佬,而要在那些中层军头中寻找潜力股。其实太监也是普通人,也不免都会犯一些普通人的毛病。比如说,我们普通人总是看见名气大的,头衔高的人就忍不住往前凑,哭着喊着也要和人家挨的近点;我们普通人看见名气差点的,头衔不那么亮眼的,总难免提不起兴趣,正眼也不愿多瞧一眼。太监自然也是不能免俗的。总愿意盯着像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王思礼这类大佬,想方设法要和人家搭关系,不然就在人面前狐假虎威,虚张声势。但是,所有这些称霸一方的军政大佬,对于派来身边的太监政委,内心深处都是说不出的厌恶痛恨。毕竟对于这些大佬来说,部队那都是自己多年流血流汗拉出来的。莫名其妙就让一个死太监天天盯着管着,每天屁大点事都要向这个啥都不会的领导汇报,有几个能不浑身难受呢?反而那些基层干部,尤其是那些无所统属,找不到组织找不到队伍的干部,无论谁伸过来橄榄枝,他们都会充满感激。管你是大名人,还是死太监,只要给我一个上升的希望,我就会充满干劲,百倍的珍惜这样的机会。


相州(邺城)会战失利后,帝国联军四分五裂,鱼朝恩退到陕郡后,向帝国申请带领驻守陕郡的部队。这其中包含了河西陇右残部,还包括了李嗣业死后一度四分五裂的西域部队,甚至后来还拉上了南下的东北部队。总之,这支守卫的军队不但人数不多,也就一万左右,组成成分都是七七八八各支残部,简直就是杂牌军中的杂牌军。在不容有失的陕郡,做这样独特的安排,恐怕正是鱼朝恩深思熟虑后的有意为之。在鱼朝恩看来,如果安排一支完整的部队来镇守陕郡,那么这支部队即便战斗力很强,那也是人家的部队。一支实力强大的部队,其首脑对自己这个政委能有表面的尊重就不错了,想把手伸进人家兜里,那肯定是在做梦!而现在这样的一支超级杂牌军,里面才会真正充满了自己可用的宝贝。

陕郡是拱卫首都的头号重镇,是燕军西进的必经之路。当初决定命运的灵宝之战,收复两京的最后一战新店会战,都是在陕郡打响的。所以,这群杂牌部队驻守陕郡,根本不愁找不到打仗的机会。到底哪支部队最能干,哪支部队最愿意跟随自己,在实打实的战争中,最容易分辨出来。正是在陕郡的这两年,鱼朝恩开始和众多失去了组织,渴望进步的中层、基层将士打成了一片,并逐步发掘出一批可堪一用的人才。而神策军也在此时抓住了机遇,一举脱颖而出。

河阳战役时,燕帝国李归仁部曾经打算用精骑突袭陕郡,但是这次突袭遭遇到了唐军的反击。这次反击唐军大获全胜,而神策军在战斗中大放异彩,一举打出了名堂。鱼朝恩随即以此为契机,利用自己的人脉,迅速宣扬和放大这次战斗的成果。他刻意把这次战斗的功劳,几乎全部安到了神策军卫伯玉的头上,强烈推荐把神策军的军头卫伯玉拉入到禁军体系。看起来卫伯玉在众多小头目中,眼光最独到,最愿意紧跟鱼政委的领导,在关键时刻得到了鱼政委的大力提拔。

在鱼朝恩的大力推荐下,卫伯玉迅速成为禁军的高级军官,然后又随即升任西域四镇北庭节度使,一举成为军区司令级别的大头。


不久,卫伯玉又转任神策军节度使。这也就意味着,在鱼朝恩的策划和组织下,以大放异彩的神策军为核心,聚拢了众多渴望组织,渴望上升的各支残部的部队,已足以组成一个节度使级别的军事集团。有了这划时代的神策军节度使的名义,鱼朝恩继续利用自己在首都,在宫中的深厚人脉和皇帝的极度信任,进一步运作。他将陕郡的两个节度使——陕郡节度使郭英乂以及神策军节度使卫伯玉分别升官调离。

这样,留守陕郡的各支残部就统一以神策军的名义,由鱼朝恩集中调度,后来威震天下的神策军就此成形。鱼朝恩在陕郡搞神策军,搞的轰轰烈烈,颇有成效。

天下稍定后,代宗诏令鱼朝恩主管国子监事务,兼鸿胪、礼宾、闲飞龙、闲厩使等职,被封郑国公。从此他开始进一步从小人到人渣的蜕变。

一个宦官权势再大,总有点不男不女的味道,他也是有点自卑的,所以要把自己伪装一番,弄成一副圣贤君子的模样。由于他略通文墨,于是就弄来几本经书一本正经地研究,然后依仗自己的权势收了一些纨绔子弟当学生,给他们讲经论道。后来皇帝竟让他主管国子监(朝廷的最高学府)。本来主持国子监的都是文坛领袖或者才学出众的人,他这一来,当然大家都不服气,比如宰相元载等人,就非常讨厌他。





但鱼朝恩飞扬跋扈,谁不服气就收拾谁,为此他把不少忠良都赶出了朝廷。有一次他到国子监讲学,冒充大学问家,给大家讲《易经》,他当着百官的面,以占卜来讽刺宰相。他说,“我今天占了一卦:鼎足折,覆公餗。这是宰相要遭殃的先兆啊!”你说这老鱼嚣张不嚣张?

当时宰相王缙、元载可都在场的。王缙听后满面怒色,但敢怒不敢言;但元载听了则微微一笑,毫不在意——最后正是元载将鱼朝恩送上了西天。

鱼朝恩后来越来越胡搞,他为了奉承代宗皇帝,把自己的豪宅捐献出来,说改建成一座寺庙来纪念皇帝去世的生母章敬皇太后,代宗是一孝子,当然就答应了。不久,鱼朝恩大兴土木,往最豪华处建。借口木料不够,就开始强拆民房来搞木材,后来嚣张到开始拆毁王侯将相的故宅。是可忍孰不可忍?大家决定收拾他。

可是因为皇帝罩着他,群臣也没有办法。最后鱼朝恩越玩越大,终于惹恼了代宗皇帝,决定杀之。


从人渣到必杀


鱼朝恩受皇帝宠信掌握神策军,他手下的一些将领也倚仗威势,胡作非为。刘希暹向鱼朝恩献计,在军营中设置监牢,暗中纵容一些地痞流氓,捏造罪名告发京城中有钱的人户,抓起来交给司法小吏审讯拷打,随便判处一个罪名,把他们的家财没收到神策军中。这些无辜的人遭诬陷判罪,或蒙冤而死,京城人称之为“入地牢”。万年县的捕盗小吏贾明观,投靠鱼朝恩,随便抓人,敲诈勒索,积聚了上亿的不义之财,但却无人敢揭发上告。

宦官是受了阉割丧失生育功能的人,但这类畸型人物仍然娶妻或收养义子。鱼朝恩收了个十四五岁的干儿子叫鱼令徽,在内殿当差。皇帝特赐其绿衣(五品以下官员穿着)。有一次鱼令徽和一个黄门侍郎(职位在鱼令徽之上)争道。鱼令徽怕落在后面,往前挤,不知是谁误碰了一下他的臂膀。他就急速跑回去告诉鱼朝恩说,因为他的班次在后,被同列者欺负。鱼朝恩大怒。第二天,他在皇帝面前上奏说,我小儿子令徽,职位在同僚之下,愿陛下特赐金腰带和紫朝服。

在唐朝,三品以上官员才穿紫朝服,佩金腰带的。皇帝还没说话,鱼朝恩便命令管此事的人,捧来了紫衣和金腰带,鱼令徽立刻向皇帝谢恩。

代宗强装笑脸对鱼朝恩说:“你儿子穿紫衣,扎金腰带,挺帅气嘛,呵呵。”其实他心里已经开始讨厌鱼朝恩了,这也太放肆了点吧。后来,同鱼令徽争道的黄门侍郎也被鱼朝恩放逐到了岭南。


唐代宗在宰相元载和郭子仪的建议下,决定杀掉这个人渣。但鱼朝恩权势通天,不敢轻举妄动。为何一个宦官,皇帝都怕他?第一是因为鱼朝恩长期掌握军权(经常做监军,控制军队),培养了一群死党为其效力,比如他派自己的党羽陕州节度使皇甫温率大军驻守在长安城外,对朝廷形成威胁;还有就是他本身还是禁军头子,控制了禁军,可以直接控制皇宫;第三是,鱼朝恩老奸巨猾,他怕被人谋害,每次入朝都由自己的心腹射生使(一种武官职名)周皓暗中派百余名禁军高手进行保护。

所以,想捕杀他十分困难。

为此,宰相元载使了几条计,其一是不惜重金贿赂鱼朝恩的心腹。元载也不是寻常之辈,他早已探知皇甫温和周皓是鱼朝恩的帮凶,所以不惜血本拉拢他俩。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他们只要能弄到足够的钱,当然可以背叛鱼朝恩的;再说他们也不傻,背叛一个宦官,以后跟着皇帝或者宰相混应该更有前途。

元载的第二条计策,是将自己的亲信左散骑常侍崔昭提拔为京兆尹(京城的行政长官),监视鱼朝恩;又把兴平、武功等地划拨给鱼朝恩(因他后来又被封为韩国公),让这个财迷心里美滋滋的,失去警惕。

鱼朝恩的亲信刘希遏感觉皇帝的做法另有意图,便急忙向他密告,鱼朝恩听后也心生疑惑,感到害怕。他每次见到代宗时,见其态度一如往常,对他的恩礼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更加隆厚,没有任何异样。这样,鱼朝恩心里的疑虑慢慢的就放下了,反而觉得刘希暹疑神疑鬼,没事找事。

元载的第三条计就是设陷阱让鱼朝恩上套。公元770年三月,寒食节这天,代宗在宫中设宴请众卿过节,鱼朝恩当然也参加了。宴会开始前,元载命周皓率领数十名武士埋伏于宫中。宴会一结束,群臣纷纷退出宫殿。当鱼朝恩也要离开时,值班宦官宣代宗诏令,要鱼朝恩留下同皇帝单独商议国家大事。老鱼自然答应了,还是咱面子大,呵呵。于是他坐上小车往后殿走去。由于他身体肥胖,压得小车嘎吱嘎吱直响。


一听到嘎吱嘎吱的声音,唐代宗李豫立马正襟危坐在龙椅上。等鱼朝恩进殿,还未来得及给皇帝请安,李豫劈头就是一句:“听说你要发动政变,胆子不小啊?”鱼朝恩多机灵的人,一听这话就知道不妙,可他仍故作镇静地同皇帝对话,而不是向皇帝谢罪,他不停地为自己表功,最后还跟代宗顶撞起来。

反天了!李豫大怒:“给我拿下!”

埋伏在后面的周皓等人蹭的一声窜了出来,像老鹰捉小鸡一样,把鱼朝恩摁在地上,直接用绳子给勒死了。老鱼死时才49岁。

此时深更半夜,没有外人知晓,代宗命人将鱼朝恩的尸体收拾好,先藏在其他房间,然后下了一道诏书,声称罢免鱼朝恩的“观军容使”的职务,赠实封六百户,依然统领内侍监。

等到第二天,朝廷又宣布,鱼朝恩在接到诏书后就“自缢身亡”,原因不明。代宗“哀恸不已”,掉了几滴眼泪,让人“找到”鱼朝恩的尸体,然后送回鱼府,并封了个600万的大红包,让鱼家的人办丧事用。


牛逼一时的大太监鱼朝恩就这么挂了!他的悲剧在于狂妄和无知。他虽然粗通《易经》,却不知《系辞》里有句话叫“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一个人的德行,如果和他所处的位置不能相配,那么即使强行把他安放在那个位置上,到头来往往没有什么好下场。孔子亦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此之谓也!

然而,鱼朝恩从一个小人物到显贵,可谓励志;然而他不识抬举,不知进退,最后招来杀身之祸,也是咎由自取。反观朝廷,杀一宦官,竟如此困难,皇帝还得同宰相联手,还要动用贿赂买通对方的心腹,又通过设陷阱这种手段,可见当时的朝廷是多么无奈,唐朝离衰败真的不远了……


相关推荐

​中国古代传说-三皇五帝

​中国古代传说-三皇五帝

142

中国古代传说-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重要人物,他们被认为是人类的最早统治者和文明的奠基者。虽然他们的历史性存在尚无确凿证据支持,但在中国文化中,三皇五...

​光荣与梦想——中国街舞三十年侧写 | 封面人物

​光荣与梦想——中国街舞三十年侧写 | 封面人物

186

光荣与梦想——中国街舞三十年侧写 | 封面人物 关于中国街舞,这里有一个跨度为三十年的故事。1990年代,爱跳舞的叛逆少年踏上了他人未曾涉足的路;千禧年,未成形的开始成形,...

​我是一只吸血鬼

​我是一只吸血鬼

177

我是一只吸血鬼 我是一只吸血鬼 我叫聂萱萱,今晚是我的十八岁成人礼,我是一只吸血鬼,哦不,确切来说是一只半吸血鬼。 根据吸血鬼的血脉规则,只要我在今晚喝下人血,就会彻...

​历届的中国大连(旅顺)国际樱花节

141

历届的中国大连(旅顺)国际樱花节 老邹 旅顺口大型画传 2021-11-24 16:48 第一届旅顺樱花节将于4月28日开幕 由大连市旅游局和旅顺口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一届中国大连旅顺樱花节,...

​1042《国际经济法》简答、案例分析

​1042《国际经济法》简答、案例分析

169

1042《国际经济法》简答、案例分析 简答题 1、按照世界贸易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专家组报告或上诉机构报告一经通过则对争端各方有约束力,请简述争端各方执行报告的三种方式...

​电影《消失的爱人》是否值得一观(原创)

188

电影《消失的爱人》是否值得一观(原创) #影视我来评# 周末观看了2023年新电影《消失的爱人》,有点2014年美国电影《消失的爱人》的意味。 这部影片电影是由陈思诚监制,朱一龙、...

​万圣节是几月几号?万圣节的由来

​万圣节是几月几号?万圣节的由来

124

万圣节是几月几号?万圣节的由来 万圣节是西方的传统节日,每年的11月1日,而万圣节的前夜也就是10月31日最热闹,称为万圣节前夜:Halloween。 万圣节前夜,孩子们装扮成鬼怪的样子...

​乳腺癌早期症状图片

​乳腺癌早期症状图片

70

乳腺癌早期症状图片 #好医生为健康护航# 概述 乳腺癌早期一般无明显表现,部分患者可摸到乳房内有小肿块,伴或不伴有疼痛。 乳腺癌确切病因未明,一般认为与遗传、激素、饮食与...

​鲁迅的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赏析

171

鲁迅的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赏析 #文章首发挑战赛###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的一篇著名散文,描述了他童年时期的生活环境和趣事 这篇文章以百草园和...

​port什么意思

​port什么意思

114

port什么意思 port什么意思 又是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会更熟悉的单词啦,懂一点网络知识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服务器有不同的端口,提供不同的服务,比如80和443端口分别是HTTP和HT...

​【有梦不怕路远,日本演员矢野浩二】

​【有梦不怕路远,日本演员矢野浩二】

180

【有梦不怕路远,日本演员矢野浩二】 矢野浩二,男,1974年1月21日出生于日本大阪府,在中国发展的日本籍影视演员,主持人。 曾经主要演绎日本鬼子角色,完美演绎了当时日本人的...

​择天记唐三十六是谁

​择天记唐三十六是谁

184

择天记唐三十六是谁 择天记即将在湖南卫视开播了,而作为电视剧中的男二号唐三十六的身份背景也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而这名来自汶水唐家的男子究竟有着什么样的身份背景呢?...

​什么样的女人最幸福

81

什么样的女人最幸福 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和追求不同。 一般来说,幸福是一个主观的感觉,与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心态和价值观有关。以下是一些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