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瑾对政治制度做了哪些改动他最后为什么会被凌迟处死

刘瑾对政治制度做了哪些改动他最后为什么会被凌迟处死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刘瑾的故事。

刘瑾并非无能之辈,也未曾将国事当作儿戏。

史载,刘瑾将奏章带回私第后都与他的妹婿礼部司务孙聪及华亭人张文冕商量参决,再由大学士焦芳润色,内阁李东阳审核之后颁发,还是颇为慎重的。

用事期间,他针对时弊,对政治制度作了不少改动,推行过一些新法。

即所谓刘瑾变法。

据《明通鉴武宗》记载:辛丑,兵科给事中屈拴,请颁行刘谨所定《见行事例》,按六部为序,编集成书,颁布中外,以昭法守。

诏'‘下廷臣议行’。

据《明史列传》记载:廷臣奏瑾所变法,吏部二十四事,户部三十余事,兵部十八事,工部十三事,诏悉厘正如旧制。

如此看来,刘瑾的变法并非小打小闹的改动,而是涉及六部中的四部,包括人事、民事、军事方面共85项措施。

刘谨的改革措施还包括降赋税,减轻农民负担。

刘谨组织编纂了《通鉴纂要》,此外,调整过各省的科举录取名额,增加西部地区陕西、河南、山西等地录取人数,降低了江西录取人数。

不过,对于专权太监,正史从不可能有丝毫正面评价,所以其《见行事例》所拟的改革措施及成效如何,史料基本不载。

我们只能从一些其他的资料才能有所了解。

如刘瑾设立内厂钳制东西厂的权力,把八虎中的七虎都得罪了,不容于同行;他设立罚米例,对失职官吏以罚米为单位的俸禄为手段,打击官员失职和贪污腐败,却把官僚系统都得罪了;他降低赋税,减轻农民负担,却把地主阶级得罪了;在边防方面,他设文职大臣总制三达,镇、巡以下皆受节制,这又得罪了武将。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身为太监的他,却禁止太监干政,限制宦官权力。

他的亲信,全是内阁学士焦芳、刘宇、曹元,尚书毕亨、朱恩等,并无一个宦官,这为他的倒台埋下祸根。

刘瑾掌权,发起一系列税收改革增加国家收入。

正德五年 1510年3月,大理少卿周东等一批官员被派到宁夏度田、实行刘瑾新设的军队税,因周东谄媚刘瑾,敛财很多,竟将五十顷当作一亩计算。

驻宁夏的士兵愤恨于有关惩罚逃税者的命令。

安化王朱寘鐇 zhìfán见有机可乘,开始与不满的军官谋反,武将们多愿意追随朱寘鐇。

朱寘鐇又令人结交平虏城戍将及素日所厚待的千户徐钦等人。

1510年5月12日夜,朱寘鐇邀请来宁夏的官员们赴宴,周东、安惟学推辞没到。

酒酣,何锦、周昂率牙兵入内,仪宾韩廷璋等率伏兵杀出,在座上杀赴宴的太监李增、少监邓广等人,擒住姜汉,姜汉奋起怒骂不屈,也被杀。

朱寘鐇自此开始作乱。

四月,武宗派都御史杨一清和八虎之一太监张永去平定安化王的叛乱。

杨一清出生于广东高州府化州,年少时被誉为神童,十四岁便参加乡试,并且被推荐为翰林秀才。

成化八年 1472年壬辰科进士,授中书舍人。

多年以后,杨一清升任山西按察使司佥事,改陕西副使督学,在陕西任职八年,平时空闲时考察边疆战事。

此后入朝,任太常寺少卿,进南京太常寺卿。

弘治十五年 1502年,因刘大夏举荐,升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担任陕西巡抚,负责督理陕西马政,期间平定边疆进犯、弹劾贪庸总兵武安侯郑宏,并裁减镇守中官费用,使得军纪严明。

杨一清在任期间因修建边疆防御,明武宗很是赞赏并发帑金数十万使其完成防御工事。

太监刘瑾因杨一清不依附自己,而弹劾杨一清,他被迫借病辞职。

之后刘瑾诬陷其冒领浪费边疆费用,而被逮捕入诏狱。

大学士李东阳、王鏊极力救护方才救出。

张永原来是刘瑾的党羽,后来不满刘瑾的所作所为,有了矛盾。

刘瑾亦发觉张永越来越不归附自己,于是在武宗面前挑唆,要把张永赶到南京,而且要连夜起程,不准再入宫。

张永知道后,对武宗诉说刘瑾陷害自己,武宗召他们二人对质。

争辩中,张永拳击刘瑾。

武宗命谷大用摆酒为他们调解,这样,由于皇帝的干预,一场风波算是过去了,但两人的矛盾实际上在加速发展。

安化王朱寘鐇谋反,明武宗诏令起用杨一清,总制军务,与总兵官神英平叛,并命中官张永担任督军。

大军未抵达,杨一清以前的部将仇钺已经平叛并逮捕朱寘鐇。

杨一清驰马抵达镇县,并宣布皇帝的恩德。

张永随后赶到,两人相谈甚欢。

杨一清知道张永与刘瑾有矛盾,并趁机握着张永胳膊称:此次平叛有赖于阁下的力量。

然而此事易除,但国家内患怎么办呢?张永问:指的是什么呢?杨一清于是在手掌上写一个瑾字。

张永则称刘瑾的党羽耳目已经布及各地。

杨一清慷慨激昂地称,希望张永借此平定而上疏揭发刘瑾的诸多恶事。

张永问如果不可行怎么办。

杨一清于是出计称:此话必须从您口中说就成。

万一皇上不信,你就顿首在地上痛哭,并请求死在皇上面前,剖心以证明此事不为妄论,皇上必然为您的所做而感动。

请必须从速而做。

张永听后勃然而起,立刻做了决定。

此后竟然如杨一清计,除掉刘瑾。

叛乱平定之后,太监张永利用献俘之机,向武宗揭露了刘瑾的罪状,揭发了刘瑾的十七条大罪。

武宗不禁大吃一惊,命令将刘瑾抓捕审问。

在李东阳的帮助下,明武宗最终动了杀心。

第二天,武宗亲自出马,去抄刘瑾的家。

从其家中查出金银数百万两,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

在刘瑾经常拿着的扇子中也发现了两把匕首,武宗见了大怒,终于相信了刘瑾谋反的事实。

经会审,刘瑾被判以凌迟。

同年八月,刘瑾伏诛,结束了其罪恶的一生。

行刑完毕,割下的小肉块被受过其害的人家抢着买下吃掉,一文钱一块肉。

相关推荐

​孙尚香(东汉末年刘备的夫人)

​孙尚香(东汉末年刘备的夫人)

120

孙尚香(东汉末年刘备的夫人) 孙夫人(?—约223),相传名为孙尚香,吴郡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东汉末年讨虏将军孙权之妹,曾为左将军刘备之妻。《三国志》称之为...

​在官渡之战中,各个势力都是什么样的表现?

​在官渡之战中,各个势力都是什么样的表现?

76

在官渡之战中,各个势力都是什么样的表现?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

​诸葛亮墓在哪里?

​诸葛亮墓在哪里?

86

诸葛亮墓在哪里?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一代名相,人们对他都是十分敬仰,而他死后身葬何处却是无人知晓,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诸葛亮身葬何处无人知晓? 诸葛亮古墓cs一 人们都说诸...

​斯坦因是如何盗走敦煌藏经洞文物的?

​斯坦因是如何盗走敦煌藏经洞文物的?

61

斯坦因是如何盗走敦煌藏经洞文物的? 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简称斯坦因,文献中亦见“司代诺”、“司坦囊”等。原籍匈牙利,是一名犹太人,1904年入英国籍。世界著名考古学家...

​古代王朝在迁都的同时 古人为何都爱向东迁移

​古代王朝在迁都的同时 古人为何都爱向东迁移

199

古代王朝在迁都的同时 古人为何都爱向东迁移 对古代迁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中国很多朝代都迁都,这其中有一个共同点,很多人都没有发...

​明朝皇帝是英才也是奇葩,为什么这么说?

103

明朝皇帝是英才也是奇葩,为什么这么说?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大一统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

​拓跋珪的生平如何?他是如何建立北魏的?

​拓跋珪的生平如何?他是如何建立北魏的?

68

拓跋珪的生平如何?他是如何建立北魏的? 拓跋珪,北魏太祖道武皇帝,出生于参合陂北(今内蒙古凉城县岱海一带)。北魏太祖道武帝登国元年(公元386年)在“牛川”(约今内蒙古呼和浩...

​古代宰相和丞相有什么区别 两者谁的权力更大

​古代宰相和丞相有什么区别 两者谁的权力更大

103

古代宰相和丞相有什么区别 两者谁的权力更大 对“宰相”与“丞相”到底有什么区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喜欢看古装剧的同学,应该能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