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1485年8月22日英格兰国王理查三世逝世
文史公曰:他是前国王爱德华四世之弟,爱德华四世死,儿子继位为爱德华五世,理查推翻了爱德华,自立为王;理查三世是约克王朝的末代国王,也是金雀花王朝的最后一位国王。莎士比亚等剧作家将其刻画为“驼背的暴君”。但理查三世在位期间成就斐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法律援助体系和保释制度,援助大学、教堂,建立北方议会等,在当时的地区享有广泛的爱戴。
理查三世在英国历史上一直颇具争议,执政时间虽短,他作为暴君的形象却深入人心。理查三世在历史学家托马斯·莫尔撰写的编年史中首次被刻画成暴君。自那之后,他的负面形象不断被放大。莎士比亚的剧作《理查三世》把他描绘成一个跛足驼背的君王,面容扭曲,内心邪恶。
英国史学界也在重新审视这位英王的历史地位,他们认为文学作品中对理查三世的描述大多有失公允,理查三世虽然在位仅两年,但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才华,而且在推动司法领域无罪推定原则、保释制度等方面发挥过积极作用,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法律援助体系和保释制度。
理查1452年生于弗德林黑城堡。是理查·金雀花——第三任约克公爵与塞西莉·内维尔八个子女里的幺子,是约克公爵夫妇四个活到成年的后代之一。
理查大部分的童年时光都在位于温丝莉谷的米德汉城堡里度过,由他的表兄理查‧纳维尔,即第十六任沃里克伯爵监护下成长。(此人因为在玫瑰战争里的卓著的影响力,在历史上被称为“造王者”。)
在他的父亲与兄长爱德蒙(拉特兰伯爵)于韦克菲尔德战死后,其兄爱德华四世继位。
当时还是个小男孩的理查便被沃里克伯爵保护起来。
他在沃里克的庄园里与法兰西斯‧洛维尔(即后来的洛维尔子爵)成了感情极佳的朋友,这段友谊在理查的余生里一直都相当稳固。这个家庭里的另外一个小孩子则是沃威克的女儿安妮·内维尔,后来嫁给了理查。
在爱德华四世治理英格兰的期间,理查不但展现了他对兄长的忠诚,也展露了作为一名军事统帅的才华。
爱德华四世是位十分出色领袖,曾两次登位。共在位22年。他在位期间彻底结束了兰开斯特王朝,开创了约克王朝。
爱德华四世于1483年4月9日逝世。爱德华四世12岁的儿子爱德华五世与9岁的理查王子则是第一与第二顺位的王位继承人。
爱德华四世12岁的儿子爱德华五世继位。爱德华四世遗诏封理查为护国公,享有摄政权(非摄政王)。
但不到一年,1483年6月22日,理查的一名代表在圣保罗大教堂外宣读了一份声明,首次宣称基于爱德华四世与伊丽莎白‧伍德维尔的婚姻不合法,他们的孩子便成了私生子并自动失去了王位继承权;而理查的哥哥乔治的独子爱德华,也在先王在世时被以乔治叛国为由剥夺了王位继承权。因此,英国王位的真正继承人应当是理查。
当时正是英国红白玫瑰战争的混乱时期。1483年7月6日,理查三世在西敏寺加冕成为英格兰王。
爱德华五世和他唯一的弟弟约克公爵理查一起神秘失踪。传闻其杀害他的侄子爱德华五世即位(英国史学界对“塔中王子”的下落存争议,无定论说明理查是元凶)。
虽然在位时间只有两年,理查三世依然展露了他出色的政治才能,执政期间,理查三世推出了一系列自由化改革措施,比如制定保释法案和解除对出版印刷行业的限制。他与皇后安妮给剑桥大学捐款,给教堂提供资金,并建立了皇家纹章院。
历史曾发生过两场针对理查三世的大规模叛乱行动,第一桩叛变发生于1483年,他镇压了要求王位继承权的白金汉公爵的叛乱。白金汉公爵在赛利斯伯利地区的牛头旅馆附近被斩首,亨利‧都铎逃往法国。
但在1485年时另一次叛变又发生了,这次的领导者是亨利‧都铎与其叔父贾斯珀·都铎。叛军成功地登陆英格兰,并于博斯沃思战役击败了理查三世。
1485年8月22日,理查与亨利‧都铎麾下的兰开斯特势力于博斯沃思平原交锋。因部下威廉·斯坦利叛变而失利被杀。兰开斯特家族此役打败约克家族,取得玫瑰战争的决定性胜利。亨利‧都铎开创了兰开斯特王朝。
理查三世成为最后一个战死沙场的英国国王。理查三世在博斯沃思之役的死最终导致了始于1154年的亨利二世的金雀花王朝的灭亡,这个王朝统治了英格兰331年。
据史料记载,他的尸体曾被裸体示众,最后葬在莱斯特的圣方济会教堂中。亨利‧都铎继承了理查的王位,成为英王亨利七世。
2015年3月26日理查三世在战死530年后,他的遗骸在莱斯特大教堂被重新安葬。
理查三世(英语:Richard III,1452年10月2日—1485年8月22日),英格兰约克王朝最后一位国王(1483年—1485年在位)。 爱德华四世之弟。
#历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