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谁捉到了老蒋

西安事变谁捉到了老蒋

说起西安事变,相信大家对这段历史不会陌生了,上学期间历史课上有专门的讲述这段历史。西安事变这段历史成就了两个人,一个是张学良,另一个则是杨虎城。其实这场所谓的事变,并不是什么充满着硝烟弥漫的战场,所有参与其中的人员全部抱着擒贼先擒王的态度去的,最终目标就是蒋介石。

蒋介石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如此信任的部下,竟会反过来抓自己。

现在在西安临潼区,还有个兵谏亭,这个亭之前叫“捉蒋亭”,半个多世纪前,蒋介石就是在这个地方被逮到了。

这一抓,可是让张学良的名声驰名中外,曾经自己的老爹张作霖在东北叱咤风云,惨遭日本人埋伏,这次行动,也算是告慰老爹的在天之灵了,他和杨将军这一手策划,直接标榜史册。

可是,非要说把蒋介石具体抓住的人,还真的不是这个张学良,也不是杨虎城。那么,到底是何人在西安事变中抓住了蒋介石呢?

西安事变谁捉到了老蒋

1、捉蒋前,张学良哭了仨小时

现在还有不少学者在争论一件事,张学良啥时候下定扣押蒋介石的?事情就要回到1936年去说了,那会日本侵略者的马蹄直接踩进了中国,当时中国最大的政治势力国民党在忙啥?一是“安内”,二是给蒋介石准备五十大寿的祝福。

老大过生日,小弟赶紧随份子,可当官的那点钱还不足以填饱蒋介石的胃口,天下百姓也得捐,理由说是要打日本人,可是到底枪口对着哪还说不准,蒋介石满脑子想着红军,想尽办法把他们赶尽杀绝。

日本人看着中国一片混乱,趁势就进了东北,不知道当时国民党其他将领是怎么想的,反正连北平的大学生都看不下去了,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蒋介石可是啥都听不进去,就跟认准了一件事的小孩子一样,完全不考虑其他因素。

其实在他的视角里,一切都被规划的很好。

红军当时经过了多年的大转移,早已是精疲力竭,前不久又刚刚走完长征路,根据统计,那会的有生力量几乎不到3万人,蒋介石这边可以说是要啥有啥,装备从美国拉,部队都是按十万计,这么下去,搞定红军几乎唾手可得。

在那一年的4月,让蒋介石没想到的一件事发生了,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和周总理见面了,双方的共同主张就是停止内战,先把日本人赶跑了再说。

华北危在旦夕,蒋介石却恨不得天天用望远镜瞅着西北,当时不少人心里都有小意见了,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为什么要天天想着那几万红军?

西安事变谁捉到了老蒋

看着前方没啥动静,蒋介石坐立难安,甚至连华北传来的急电都不愿意看,到了秋末,蒋介石直接跑到西安,就为了亲自坐镇指挥,不给红军喘气的机会。

国军的部队中,不乏东北战士,当时很多人的情绪明显已经失控了,自己的家乡都完全被占领,亲人全都生死未卜,自己跟着部队出来,手里的枪竟然还要对着同胞。

蒋介石渐渐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他还是孤注一掷,毕竟只有三万多红军,早点拿下,后面的事后面再说,于是提出日本的“为害尚缓”。这四个字彻底激怒了东北官兵,咋地?被占的不是你家,所以为害尚缓?

这时,另一个东北将领张学良终于气咽不下去了,当年自己一直活在父亲的臂膀下,父亲在的时候,日本人都不敢过于兴风作浪,只能用点阴谋诡计谋害他,东北彻底完蛋了,自己就算死了也没脸见父亲。

张作霖的死,某种意义上是非常光荣的,最起码他不妥协。结果当“不妥协”变成了“不抵抗”,很多骂名都让张学良一个人背上了,自己挨骂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的老爹过于强硬,都说虎父无犬子,现在虎父养了个软猫,那怎能行?

此时的张学良,已经考虑到了全国人民的情绪,当他跑到上海老杜家旅游避难的时候,那边的斧头帮老大王亚樵直接警告张学良,赶紧滚回东北打仗,你不打仗老子杀了你,还好有杜月笙全程保护着少帅,不然真有可能让王亚樵一斧头劈成两半了。

张学良的内心,非常想抗日,可是自己的势力远远不如当年的老爹,想要绕开蒋介石调动部队行动也非常困难,万般无奈之下,他能想到的唯一的办法,只有一个——哭。

西安事变谁捉到了老蒋

这俩人还是拜把子兄弟,那现在兄弟心里的苦衷蒋介石怎能不清楚?张学良希望部队往东走,蒋介石指挥往西挺,这一左一右的冲突,直接把张学良的眼泪都逼下来了。

在几次的谈话中,蒋介石无数次提到了“攘外必先安内”,张学良的泪水哗哗地落下,说自己根本无法安稳部下,他们大多都是东北人,现在家里正遭受苦难,还要跑西边来,没有任何理由能说通大家。

蒋介石这次跑来西安,内心已经布好了一盘大棋,就等着红军上钩,至于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想着想着,他就得意洋洋地笑了起来。

他能笑,张学良可笑不出来,在华清池旁,张学良的泪水就跟拧开了水阀一样,一哭就是三个多小时。蒋介石更是觉得,这就是小孩子行为,当年的结拜,估计多半还是看在他老爹的面子上。

还有一点是,蒋介石这会其实已经知道了张学良和周总理见面的事情了,他虽然气得直骂娘,但还是没把他怎么样,现在想来,这不符合蒋介石的用人之道,估计一是张家在东北盘踞已久,根深叶茂,抓了难平将士内心;二是正值行动关键期,要万众一心,确保胜利。

你不抓我,那我抓你。

当天晚上,张学良就把杨虎城给喊过来了,杨将军的想法跟他差不多,在这干耗着,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结果,倒不如直接先发制人,大不了就是上梁山,以这样的方式回去面对江东父老,几乎跟死了也没啥区别。哭没有用,那就换套硬的。

西安事变谁捉到了老蒋

2、张蒋对弈,捉蒋之人是王玉瓒

张学良一哭完,彻底把蒋介石哭恼火了。蒋介石这边已经决定了,在他眼里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还是先停职了比较好,待到天下稳定之际再给放出来,免得一天天在耳朵边上念叨,这种不同的意见还很有可能扰乱军心。

与此同时,第六次围剿计划已经出炉,用不了多久蒋介石就要把这则消息放出来了,到时候国军直接挺进陕北,另一边的华北几乎也要完蛋了,其实在西安事变之前,华北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说是张蒋对弈,其实就是蒋介石欺负张学良,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张学良在当时的蒋介石看来根本不值一提,再加上当时东北军军心涣散,他们本身都对张学良产生了非常大的不满。

几乎没有时间了,那说干就干。既然张学良和杨虎城已经决定了,那派谁去执行这项任务比较合适?

这项任务的难度之大不用说大家都知道,抓到了最起码还有谈判的筹码,抓不到估计大家都要脑袋搬家,蒋介石本来就是个眼睛容不得沙子的人,之前他的种种态度已经表明了,“张学良,我忍你很久了。”

经过深思熟虑,张学良想到了自己的卫队团第二营营长孙铭九,和第一营的营长王玉瓒,这俩也是张学良身边难得的狠人,都被委以重任。

在12月11日的下午,张学良刚跟蒋介石扯完皮,王玉瓒看着张将军好像心事重重,回去后,张学良进了客厅,又示意王玉瓒跟进来。

那会的王玉瓒根本不明就里,在确定了屋内只有两个人的时候,张学良的眼神变得异常的坚毅,用低声命令的口气对王玉瓒说:“我命你把蒋介石请回来。”

西安事变谁捉到了老蒋

王玉瓒心头犯了嘀咕,刚不是还在聊天吗?怎么还要再请一遍,要请你自己去不是更好吗?但是毕竟张学良是自己的顶头上司,这样说话是要挨巴掌的。后来,张学良又对王玉瓒重申了这件事,他说明天将会有一场硬仗。

王玉瓒刚准备发问,没想到张学良继续说了下去,“请来蒋介石,要活的。”这下王玉瓒可是彻底明白过来了,可是张学良的语气没有给他一点抒发意见的空间,他知道自己也可能活不过明天了,可是跟张将军死在一起,也算是死而无憾了。

虽然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军令如山。王玉瓒整夜几乎都没能入睡,给自己的手下传达捉蒋的命令,同样语气坚定,不容许有半点质疑,整个手枪排都要跟着去,确保行动万无一失。

所有的内容,全都被王玉瓒规划的一清二楚,包括如何干掉蒋介石的警卫,如何撤掉南大门的岗,现在就差一阵东风了。前面说了,除了王玉瓒以外,还有个名为孙铭九的团长,事情都让王玉瓒安排完了,那会他在干啥?

据他自己说,当时是他跟着车和蒋介石一起去西安的。

结果一位名叫张治邦的团长马上反驳到,那辆车上根本就没有见过孙铭九的身影。其实呢,这个看似啥也没干的孙铭九,则是整场行动的内卫。孙铭九

所谓内卫,就是保护起整个东北军的党政机关,华清池算是外围地区,这些都由王玉瓒负责,自己只要在里面做好掩护,若发生了其他紧急的事情,这个孙铭九就可以马上派上用场,只不过后来没有发生,捉蒋的过程还算比较顺利。

王玉瓒很清楚自己在做啥,这张学良的命令不得不服从,而蒋介石又是自己将军的上司,自己的张将军都上了,大不了一死,再加上他本人对蒋介石“不抵抗”的命令也很无奈,就算牺牲了,也算是功德一件。

就在一天前,他还是一位蒋介石的保卫者,现在,早已摇身一变。

行动开始,王玉瓒带着部下就向前冲锋,反正无非就是一死,干就完事了。那边蒋家门口的警卫还没反应过来,侍卫长刚跑出来查看情况,就被一枪放倒了。听到枪声以后,手枪排和卫队的其他官兵马上就跟着来了,整个骊山地区演变成了一个小型的战场。

等到他终于跑到了蒋介石的住处时,只剩下了一床温热的被子,王玉瓒连忙把脑袋伸到床底下去查看,没人;众人把院子和宅子里里外外翻了个遍,就差把地都抛开了,还是没看到人。

西安事变谁捉到了老蒋

坐在指挥室的张学良满脑袋汗,他知道如果自己抓不到人,这流汗的脑袋也没有了,于是火速给王玉瓒打了个电话,再次下达了死命令,如果捉不到蒋介石,脑袋搬家!

王玉瓒可急坏了,自己死就死了不要紧,到时候连累了张将军,那都没法让自己安稳上路。于是,他带着人接着在院子里四处查看,这个时候,传来了一个重大发现。在墙根留下了一只鞋子。

王玉瓒马上反应过来,原来蒋介石慌不择路爬墙了,这人真的是在情急之下啥事都做得出来,以前走路都慢慢悠悠的蒋介石,这会爬墙的本事倒是异常出众,于是,王玉瓒抱着赌一波的心态,把手下的人从院子中抽出,搜山!

天都快亮了,大家找了半天都没找到蒋介石,结果在一个山半腰上,一位战士发现了一块石头后面有一颗发光脑袋不断往外探望,冬季的西安也是相当的寒冷,这颗探望的脑袋还时不时的瑟瑟发抖,这位战士凑近一看,我的妈呀,这不是蒋介石吗?

于是,这位名叫刘允政的战士马上朝着大家呼喊,发现了蒋介石。王玉瓒听到了动静,连忙带着人前去查看。估计此时蒋介石的内心正有万匹羊驼飞过,你们这帮人,还知道老子是蒋介石?

就这样,被冻得瑟瑟发抖的蒋介石终于被生擒,看着当时那个样子,王玉瓒怎么都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位面色苍白的人,竟然是威震八方的蒋介石。

捉蒋任务顺利完成,王玉瓒在后来的生涯中得到了张学良的器重,可是由于结结实实的得罪了蒋介石,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王玉瓒一直在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甚至还被发配到了云南边境地区。

所以,这位王玉瓒最终看破了本质,直接在云南“造反”了,一生中反了蒋介石两次还能活下来,也是没谁了。

虽然背后是张学良和杨虎城坐镇指挥,可是从冲入华清池,到打响第一枪,再到抓到蒋介石,这些都是在王玉瓒的具体指挥下完成的,这同样是一位伟大的人,历史也不该忘记他。

相关推荐

​明朝是如何击败葡萄牙远征军的

​明朝是如何击败葡萄牙远征军的

177

明朝是如何击败葡萄牙远征军的 若是过去还能够重来,获取我们所熟知的历史就完全改变了,那么公元1521年可能就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但明朝水师在珠江口的那场惨胜,却让任...

​清朝平定准格尔有什么历史影响

​清朝平定准格尔有什么历史影响

80

清朝平定准格尔有什么历史影响 公元1368年,朱元璋攻克元大都,元顺帝逃亡回了漠北草原。游牧经济无法支撑起忽必烈仿照中原汉制的大一统帝国,同时蒙古贵族对于黄金家族的离心...

​汉成帝与赵飞燕介绍 赵飞燕的诗句赏析

​汉成帝与赵飞燕介绍 赵飞燕的诗句赏析

85

汉成帝与赵飞燕介绍 赵飞燕的诗句赏析 说起赵飞燕,不得不提的就是汉成帝。而赵飞燕能成为人尽皆知的红颜祸水,也离不开汉成帝。说起汉成帝与赵飞燕的渊源,还得从俩人第一次...

​马陵之战爆发的原因过程结局

​马陵之战爆发的原因过程结局

100

马陵之战爆发的原因过程结局 战国初期,魏国历经魏文侯、魏武侯两代君主的经营,国势日强、兵威日盛,逐成战国初期霸主。然而,魏国的强大却引起了其他诸侯的戒备,孙膑出逃齐...

​澶渊之战辽朝为什么求和?

​澶渊之战辽朝为什么求和?

181

澶渊之战辽朝为什么求和? 澶渊之盟 发动战争的目的是隐藏在辽朝当权者心中的事情,自然不会在史料中得到明确记载,要知道这一目的,就必须从其战前战后的行为上入手分析。而...

​宋朝被人欺负300多年,到底是因为谁?

​宋朝被人欺负300多年,到底是因为谁?

107

宋朝被人欺负300多年,到底是因为谁? 说到宋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宋朝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比较繁荣兴盛的一个朝代了,在宋朝,人们的衣食住行非常的富裕,但是,在军事外交...

​新版红楼梦中香菱的人物形象

​新版红楼梦中香菱的人物形象

102

新版红楼梦中香菱的人物形象 新红楼梦香菱 《红楼梦》这部小说讲述了四大家族的兴衰。因为这部小说给读者带来了很大的震撼,所以《红楼梦》经常被人改编后搬上银幕,以期能让...

​韩剧《奇皇后》抹黑元顺帝 元顺帝真的不识字吗

​韩剧《奇皇后》抹黑元顺帝 元顺帝真的不识字吗

160

韩剧《奇皇后》抹黑元顺帝 元顺帝真的不识字吗 元顺帝不识字 在韩国电视剧《奇皇后》中元顺皇帝是不识字的,可是真实的元顺皇帝真的不识字吗?元顺帝是元明帝的儿子,好歹也是...

​太平天国来王:陆顺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太平天国来王:陆顺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124

太平天国来王:陆顺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晚清时期,广西藤县有四位悍将:忠王李秀成、英王陈玉成、侍王李世贤、来王陆顺德,都是太平天国阵营风云人物。相对李秀成、陈玉成而...

​贾琏和尤二姐的感情有多真

​贾琏和尤二姐的感情有多真

158

贾琏和尤二姐的感情有多真 贾琏和尤二姐 古代旧社会礼教对于女性是非常苛刻和残忍的。作者借贾琏和几个女人的关系,刻画旧社会女性的命运。贾琏和尤二姐的故事深刻的反映封建...

​中国史上优秀的女性有哪些

​中国史上优秀的女性有哪些

161

中国史上优秀的女性有哪些 说起我国历史上的优秀女性,其实还是很多的。比如说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花木兰、穆桂英、秦良玉、梁红玉等等;在朝政朝纲上有所作为的武则天、萧太后...

​张柬之要发动神龙政变的原因是什么?

​张柬之要发动神龙政变的原因是什么?

64

张柬之要发动神龙政变的原因是什么? 神龙政变后,武则天立李显为太子,不久便禅位给李显。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武周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

​李牧不死赵国会亡吗,李牧最终是怎么死的?

​李牧不死赵国会亡吗,李牧最终是怎么死的?

94

李牧不死赵国会亡吗,李牧最终是怎么死的? 李牧一度被认为是赵国,以及其他五国的希望,如果赵国被灭,那韩、魏、燕、楚、齐也活不了太长时间。可惜李牧最终惨遭冤杀,没想到...

​历史上有名的战役(中国几大著名战役都有哪些)

​历史上有名的战役(中国几大著名战役都有哪些)

150

历史上有名的战役(中国几大著名战役都有哪些) 孙子兵法中孙子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次攻城。意思是两个国家之间,或两个军事集团之间交战。最高境界是斗谋略而...

​英国女王唯一的女儿是谁

​英国女王唯一的女儿是谁

139

英国女王唯一的女儿是谁 不知道大家对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了不了解,她与菲利普亲王一生中拥有着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王子分别是查尔斯王子、安妮长公主、安德鲁王子和爱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