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夜想让我告白:从人设到剧情解析伊井野弥子,弥子属性人人都有
动漫中每一个角色设定都有着属于他原本的作用,有的是为了推动剧情,有的是为了解决伏笔,有的是为了活跃氛围。一部作品在起初创作之时角色就为其卡上了固定的属性标签,只为让其作品多元化,内容上更加充实。最近《辉夜大小姐想让我告白》第二季中,原著漫画的伊井野弥子在动画中闪亮登场。然而有些没有接触过漫画的小伙伴对于这位新的角色加入学生会似乎并不是那么友好,对于弥子的出现大家也是抱有两极化的纷争,一部分支持一部分反感的言论又成为了新角色议论的焦点。但从目前新一代“门神”弥子的表现来看,很快就会融入这个新的大家庭,因为你们也会随着接下来的故事进展喜欢上这位角色,所以今天我们将通过剧情,人物设定、属性来了解这位新“门神”。另外,弥子的角色刻画非常写实,我们任何一个人中存在她所展现的一面。

秀知学院门神-伊井野弥子
伊井野弥子人设定义
伊井野弥子人设以秀知学院的门楷来说也是极为出色的设定,父亲是法院法官,母亲是国际救援组织职员,在这种高等教育父母的教导下,弥子成为了一个做事认真并且严格的孩子,对一切不良的丑恶作风有着“零容忍”的对待准则,从而在秀知学院中担任着风纪委员一职,并且学习成绩在低年级中名列榜首,可以说在学霸等级的程度上与白银御行、四宫辉夜不相上下。

伊井野弥子人物设定
正是因为从小到大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弥子在风纪委员一职的工作中彰显出类拔萃的风采,但因不通人情世故树敌太多,因此常常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之中,自此学校生涯中的生活往往举步维艰,才导致每次竞选学生会会长之时登台发言有着抵触紧张的因素,最终以关键时刻掉链子收场,多次失利。

弥子竞选时掉链子
当然,这一切都在真男人石上掌控之中!根据伊井野弥子的角色设定来看,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通的角色,我们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朋友还是职场,经常会遇到这样类型的角色。做事一本正经勤勤恳恳,非常严格,非常倾向于事物的完美主义者形象,如同我们常提到的“精神洁癖”一般,只生活在自己构想的完美世界之中,从来不会顾及他人的感受。事情往往都有两面性,利与弊。而类人格属性在处事能力出类拔萃,但在社交上往往会有很多“敌人”,不会招人喜欢。弥子在步入学生会之前的状态就处于一种“精神洁癖”体现。
弥子剧情代表着转变
目前最新话中剧情弥子出场后就想脱离梦寐以求的学生会,因为这与她理想中的学生会形成了天差地别的差距。梦想是完美的但现实往往很残酷,不过最想令人吐槽的两个搞笑情节则是,弥子的脑洞非常人所你能比,作为风纪委员是如何将白银御行与四宫辉夜尴尬场面疯狂开车,并且以凌辱式剧情带入学生会不良风气之中,这也是一种知识领域的认知。同样作为“门神”梗的由来,想必有很多人与我一样抱有着相同的疑问,作为一个家教严格父母如此优异教导出来的弥子,为何在踏入新空间之时,不懂的敲门或者在门外问候礼数。
至于这个问题其实最简单的回答:并不是日式礼节中没有敲门礼数,只是单纯吃剧情需要增加作品包袱。

想退会的弥子
弥子加入学生会,从之前石上对白银御行的铺垫介绍这个角色之时,就已经将其性格和做事风格阐述的一清二楚,这也代表着石上会计看到了非常真实的弥子,非常了解她的优缺点。以一个最为简单的逻辑思维大家都可以联想到这个角色的加入除了推动剧情以外,另一则就是角色的转变。除去弥子对学生会成员的脑洞之外,体现出来对学生会认知表现的非常真实。
我们就以“门神”事件来解析,四次开门呈现在弥子眼前的一幕,都是让一个正常可以误解的画面。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如同弥子一样对心心向往的梦想之地充满各种幻想,但当实际踏入之后发现并没有像自己所想的那样完美,甚至可能失望。按照这个常理我们回归剧情,弥子失望其主观原因是受到了第一印象的冲击,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呈现在眼前的一幕给她带来的第一反应学生会成员有着不正当不纯洁的关系,站在弥子角度更严重点来批判,学生会成员利用自身职权为所欲为。

弥子开门体育储藏室发生的尴尬场面
这也就是第一印象概念,所谓第一印象概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例如新工作面试,结交新朋友,恋爱相亲非常普遍。第一印象给人留下不良印象,那么别人就不会再对你有所深入的了解,这就是牵扯到了先入为主的观念。而破解这个观念的法则非常简单,就是看对方是否愿意投入精力和时间再去进一步了解你。
伊井野弥子的转变:踏入学生会的那一刻,弥子面对学生会的成员提出的种种风纪话题。对于石上优与藤原千花的犯错实行了非常真实的“双标”评判,正像藤原书记所说,在未体验别人所做之事之时,不要妄下定论,因为你未曾知道别人所做是对是错,也未必知道其中的乐趣。这句话虽然是劝说让弥子学会变通,但却不无道理。人们往往只顾及自己的感受,从而不去考虑身边其他人的感受,我们以“自私”来评判,看似非常准确,其实也是在犯同样弥子式错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成长接受教育的方式不同,并不是她故意去为止,或许是因为她真正没有这种意识。从弥子接受藤原书记的建议后,虽然知道这些是违反校规的事情,但她能够明白做这些事的人们为什么会为了违反校规去做。只有亲身的感同身受才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弥子接受藤原书记建议
弥子现在虽然对学生会还是不太了解,但在目前的剧情来看,接受前辈们的建议逐渐去尝试,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自然代表着她的转变。很多人会说弥子是是被同化了,其实这个观点非常准确。任何一个空间内所有人的接触,在一定时间的熏陶下都会形成同化定律,就像我们常说的小团体定律。
小团体定律:小团体定律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任何一个角落,无论是职场,校园,朋友。都存在这种小团体的定律。职场上你跟哪几个同事要好,就会常常与他们一起交流。校园中与哪些同学要好,你们会常常一起玩耍。而小团体的定律最大特色就是人们思想往往共同一致,其中一位成员都会跟随其他成员的意见和习性,正是因为共同点多才行了组团性质。

伊井野弥子
对于弥子而言,学生会这个小团体在长时间的熏陶下,随着剧情的发展同化转变成为其中的一员,是必然的趋势。直到她彻底融入习惯学生会的行为处事的作风后,同样粉丝们也会受到影响自然而然地接受她的存在。
弥子属性人皆有之
为何今天要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伊井野弥子的角色设定,其实在细节处理上不知道有多少小伙伴们与我有相同的感受。弥子角色设定非常体现生活中的我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弥子身上的一个特性,无论是性格也好,还是处事风格也罢,甚至包括遭遇想必每个人都经历过相同甚至是相似的故事。我们就举实例为证,像弥子一样与身边的人侃天侃地大道理一堆,但是真正让我们运用到大型正规场合,让你正式发言,有多少人与弥子有相同的遭遇,面对众多无数面孔脑中一片空白只能听到自己内心紧张的心跳。

伊井野弥子
在面对尴尬的“门神”事件,有多少人会带着批判的眼光去看待眼前的一幕,从未了解事情原由妄加揣测带起节奏。我们常说:如果自己不能去改变周围的环境,那么就去适应融合现在的环境生活,虽然大多数适用于职场,又有多少人的角色像弥子加入学生会一样向身边的一切妥协呢?
虽然大家对弥子登场抱有很多质疑,但在我看来我们看到并不是因为弥子处于怎样的事态之下,而是这种设定更加贴合实际的展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大家所面对的种种问题,正像一面镜子一样映射出自己的另一面。无论是从角色设定还是从剧情的推动,都是在体现着时代下人们的最真实的一面。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弥子的人物解析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是小樱,一个喜欢从多个角度解析的不知名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