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对大陆放出狠话,但西方记者一句话,就让他落入圈套
#时事热点头条说#
郭台铭宣布独立参选,结果在当天的记者会上,就对大陆放出狠话,说愿意用全部身家阻止大陆收台,郭台铭为何要对大陆放狠话?他是否掉入了西方的圈套?
最近,郭台铭宣布以独立参选人的身份投入岛内选举的话题很热,而更热的话题,是郭台铭在当天记者会上对大陆放狠话,说要牺牲自己全部个人资产,换取大陆不武统台湾。
郭台铭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就要说起西方媒体在记者会上给郭台铭的一个提问了。
当时是路透社记者在现场,用中文向郭台铭提问:“你是鸿海的创办人,也是鸿海很重要的股东,所以如果你当选,如果大陆要给你施压,应该会很简单吧?因为鸿海在大陆的投资蛮大,你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中的有几大要点,第一,原话提问中谈到的是“中国”而不是“中国大陆”。郭台铭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也没有纠正这一说法。
第二呢,提问专门提到鸿海集团与大陆的关系,也预设了一个事实,就是大陆会对郭台铭施压,然而郭台铭也没有察觉,直接来了一番“慷慨陈词”,说“如果我牺牲我个人的财产,换大陆不要武统,我愿意重新做我的模具工人,但是我不能听从大陆的指派。”
值得注意的是,郭台铭在回答中,还即兴插了一句英文:“Yes,please do it。”
看得出来,郭台铭在当天宣布独立参选后,整个人显得有点亢奋,人家路透社都用中文提问了,你还要拽两句英文,基本属于被媒体带跑了,缺乏职业政客的圆滑性。
而郭台铭的这番回答,不仅让大陆这边听了很不舒服,即便是岛内民众,也很不高兴。
首先,郭台铭自己打出的旗号是要整合蓝白营,但是他的这番发言,谈论的却不是两岸和平,而是台海危机,其言论明显走的是绿营的路子。
其次,郭台铭没有给自己留余地,在回答中,说什么“不管蓝绿两边的媒体,都在天天骂我”,把自己跟媒体的对立起来,这无益于后续的舆论造势,毕竟郭台铭如果真的想要选上,还是要靠蓝营媒体支持的。
事实也证明,郭台铭的发言,立刻就给他自己带来了负面影响,在第二天,鸿海的股价就下跌超过2%,虽然郭台铭4年前就已经将鸿海经营权交出去,也已经离开鸿海的经营层面,但是他还是鸿海最大的董事之一,手上还有12%的鸿海股票。
这也直接导致鸿海集团在29日紧急发表声明,撇清与郭台铭的关系,说“我们鸿海自从1991年上市后,就属于海内外全体投资大众共同拥有,我们也不会参与任何政治活动,力图清除郭台铭参选的负面影响。”
其实如果对比一下岛内现在最受关注的4位候选人,郭台铭反而是在两岸问题上最有可能带来改善的那位,至少郭台铭这个人还没有政客的“狡猾”,且明确支持“九二共识”,且商人出身的他,也清楚知道与大陆加强合作的重要性,不会像民进党一样与大陆搞“脱钩”。
但是很遗憾的是,郭台铭只是一个政治素人,他对官场上的那一套还看不明白,不然也不会连续被国民党耍两次,甚至连记者会上打官腔都搞不明白。
既然如此,郭台铭为什么又非要参选呢?
不得不说,促使郭台铭做出这样的决定,与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有很大的关系。
郭台铭跟特朗普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政治素人,还都是企业家出身,特朗普参选时身价45亿美元,郭台铭身价530亿,换算过去大约是72亿美元,比特朗普还高。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时的年龄是71岁,在当时打破了美国总统最高年龄纪录,当然这个纪录随后又被拜登打破,现在郭台铭也已经73岁了,如果今年再不选,恐怕以后还真就没有机会了。
因此,如果你是郭台铭你也会想,既然特朗普都能选上,我郭台铭为什么就不行?
但事实证明,郭台铭想要学特朗普,还远远不够。
在对应媒体时,特朗普虽然口无遮拦,但是却总是能将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不会轻易落入媒体预设好的陷阱,如果换作是特朗普,他的回答大概率是,“我跟鸿海已经没关系了,我当台湾地区领导人,也不会跟鸿海有利益冲突”之类的话,既把这个话题给顺过去了,又消除了自己参选对鸿海造成的影响。
即便是放在柯文哲身上,面对这样的话题,他也就是打个哈哈,或者干脆说不要给设套这样的话,基本不会接招。就连侯友宜,之所以在被征召后,在长达3个月里都避谈“九二共识”,就是不想制造这样的争议。
而且,特朗普的演讲才能、鼓动性,郭台铭目前还学不来的,所以郭台铭的参选,除了让蓝白营分票外,其他的作用暂时还看不到,说他“保送”赖清德,也不算给他“扣帽子”。
根据台媒“镜新闻”发布的最新民调数据显示,在郭台铭宣布参选后,赖清德的支持率依然有33.4%,而柯文哲的支持率从27.1%掉到了22.7%,侯友宜依然只有15.3%,郭台铭则以12.9%的支持率垫底。
因此个人觉得,郭台铭独立参选,恐怕就没存着能胜选的想法,更多地是想要在73岁的年纪,为自己的政治梦想“玩一票”,至于结果,可能并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