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汾河公园,绿树成荫,网红步道,鸟飞蛙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太原汾河公园经过多年的精心打造,俨然成为太原的一个标志性的公园,不但风景怡人,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休闲游览的美丽公园,而且对汾河水的治理也取得了实在的效果。汾河在古时称“汾”,又叫汾水,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者,古语为大,汾河因此得名。今天,我从汾河公园长风桥附近开始,一路向北,沿着步道游览汾河公园。
01 太原汾河公园长风桥与滨河西路、滨河东路交叉口风景是汾河中美丽的一段,网红步道从这里开始。两边楼盘林立,不过太原汾河公园两边的楼不算高。天空的白云层层叠叠,绿树新叶,绿水悠悠,微起波澜。
太原汾河公园中间红色的步道最南端从这里起步,直至穿过迎泽桥向北延伸到胜利桥北,全长8公里左右。如果你的体力足够,不妨试试,走一走步道,出一身汗,排排毒。
02 长风桥向北的跻汾桥,白天景色宜人,夜晚灯光璀璨,只可游人行走,人们绝佳去处。只能通行行人的跻汾桥。这是汾河公园非常漂亮的一座人行桥,中间互联两边上下四个口。河面宽阔水深,水上有游船快艇。河上不时有飞机飞过。
河边有菏花池,简单的啤酒餐吧。河两边植被丰富,高楼林立。今天的人不多。现在在汾河上已经修建起三座专门通行行人的大桥,人文景观值得一看。
03 太原汾河生活艺术小镇,休闲时光,释放压力,享受生活。位于太原汾河公园南内环桥与长风桥中间,紧靠滨河西路。小镇内设置了一些培养兴趣爱好的门店,有专门停车场,还举办一些活动。
于水边,密林中建有10余木屋,以餐饮茶、养生、太极、兴趣爱好培养等为主,旨在打造一个有态度的跨界与融合的生活艺术圈,让大家在忙碌之余有时间享受到回归灵魂、自然的宁静、自足。
04 太原汾河公园长风国贸第六馆是汾河公园附近的一个地下商场,公园累了可以在这里吃饭购物。商场内有购物、餐饮等一系列服务。汾河公园内的杏儿正青,看着嘴里发酸。小时候还敢吃小小的未成熟的青杏,现在看见就心里酸涩。
汾河边的一家餐吧已经开业,有两三张桌子上坐着人。汾河上有游船游弋,游人挺多。路边的小花清丽可人,随河边的清风摇曳。在汾河公园的桥上沐着凉风,自得怡人。风吹的水上波澜起伏,还有快艇飞驰,划出长尾状分水线。
05 太原汾河公园长风桥与南内环桥中间的早期步道,经过改造重新示人。步道两边柳树、桃树间隔种植,水草丰茂。
这里的汾河河道较宽,水上有游乐项目。汾河中建有小岛,有的岛人能上去。现在桃树结满果子。清风拂过,景色,气侯宜人。
06 太原汾河公园滨西南内环街与迎泽大街段,芦苇成片,群鸟高飞。生态保护亮点,河道里长出大片的芦苇,成为鸟类如野鸭,白鹭等的栖息地。在河边栏杆上悬挂严禁打鸟,违者必究警示牌。公园的草坪颜色翠绿,醒目,心悦。草坪边一只落地的风筝仰望天空,懒洋洋的。
这里发生了一个认识上的小笑话,在每一棵杨树上都安装了一种鸟巢样的灯(一种说是人工鸟巢。"树上挂的那不是鸟巢样的灯,那是人工鸟巢,只不过挂得低,没鸟住。")。究竟是什么呢?从树的电缆看,是灯。刚开始还以为是人工鸟巢,正准备赞叹人对于鸟类的保护,忽然发现是个错误。
07 太原迎泽大街与滨河西路交叉口、滨河东路交叉口驻足观望,现代城市风景尽收眼底。自北向南,汾河公园中间的网红栈道向南延伸,有8公里左右,成为汾河公园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公园西侧的路上有出入栈道。图中深蓝色玻璃幕墙从东向西看是一座楼,从北向南看实际是两栋。
汾河公园东西两边的风景,高楼、绿树、栈道在夕阳掩映下静谧而详和。网红栈道的西边是成片的芦苇丛,有一些人在船上施工,游人驻足观望。美中不足的是西岸的小飞虫太多,成群结队。
08 太原汾河公园红色步道非常醒目,健身从这里起步。步道极富弹性,适于跑步、行走、休闲,步道中间种植统一的树,已经枝叶繁茂。东边是宽阔的汾河水,西边是分流及成片的芦苇,适合鸟儿栖息。步道正中间种了整齐划一的树。在芦苇丛中见到了一窝野鸭子,一只大的带着几只小的,游水觅食。耳边是鸟鸣蛙叫之声不绝于耳。
09 太原汾河公园漪汾桥夕阳西下,龙驻汾河。当年汾河公园搞灯展的时候,太原某公司制作的,灯展结束后,由于太原市又称龙城,所以就留在那里了,成为汾河一景。
夕阳西下,彩云倒映水面,与两边的高楼,中间的红色步道相辉映,景色怡人。今天就介绍到这里,随后在游览汾河公园的时候和大家分享。
作者简介:旅行岁月小记,用心灵感悟记录人生的实际和心灵的旅程。励志语录,进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心得之悟,逆境磨炼之后应有所成长,看问题的角度有所转变才行,如黑暗中久了应当更加珍惜光明,枯枝杂草看的多了更应珍惜柳暗花明。人生既要面对诸般美好,又要接受种种不堪,还要表面上若无其事地日复一日地活着生存。时间易逝,正如“谁言春华盛,弹指金秋实。饮风听蝉曲,月朗老树依。”,只要有前进的方向和动力,人们终其一生都在找突破。希望如暗夜中的星,指引着人们前进。身心熬得住风霜雨雪,才能见到柳喑花明。无论世界如何变幻,学会用美的事物充盈自己的内心。曾经在纸媒发表散文、诗歌、论文多篇。欢迎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