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称作三国第一猛将,却被冠三姓家奴,这个罪名有点大

他被称作三国第一猛将,却被冠三姓家奴,这个罪名有点大

三国时期的第一猛将是谁?相信不少人都会异口同声的回答:吕布。吕布的战斗力惊人是不容忽视的,无论是陈寿的《三国志》还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吕布都被塑造成三国第一武将的形象,并以“人中赤兔,马中吕布”的语句口口相传、留名于世。

作为三国最杰出的武将,吕布却有一个特别的外号,三姓家奴,一个带有鄙视意味的称号。为什么要称骁勇善战的吕布为三姓家奴?《三国演义》里吕布的称号是这样来的:初为丁原义子,随后被董卓用赤兔马引诱杀害了丁原,接着又认董卓为义父。后来因为美女貂蝉中了王允的美人计,趁乱将董卓杀死,进封温侯。由此吕布三姓家奴的形象深入人心,人们鄙视吕布,不仅仅是因为他奴性十足,更是因为他为了投奔新主子而不顾往日情分杀害旧主子。这毕竟是小说里的故事情节,拨开历史的层层迷雾,让我们还原一下历史的真相。

首先是吕布和丁原的关系,正史里的《三国志》说丁原对吕布“大见亲待”,是说丁原刚见到吕布就像对待亲人一样。不过从未提及过丁原收吕布为义子的情节,单从这一点来看,吕布就被后人凭空捏造了一顶写着家奴的帽子。或许有人会提出质疑,即使不是义父子关系,为了投奔董卓杀害丁原,也是忘恩负义的表现。可是丁原对待吕布真的是嗯同父子吗?《三国志》里对丁原的描写较少,只写了一件和吕布相关的事,就是丁原让吕布去担任主簿。东汉末年的主簿是一军中最高长官的助手,负责管理文书,办理一些军中事务,一般这个位置都会留给亲信。

可是我们都知道吕布是一个武将,最喜欢的就是带兵打仗,虽然吕布粗通笔墨,可他毕竟不是满腹经纶的文人墨客。主簿是一个文职,爱好习武的吕布做起事来自然束手束脚,那么丁原手下是没有多余的武官职位吗?时任骑都尉的丁原自然是不缺武将职位,可他却舍不得给这个一见如故的吕布封个一官半职。从丁原内部比较一下,吕布担任军中主簿时,同一军营中的张扬和张辽都在丁原手下做事,并且身居武将要职。当吕布还在咬着笔杆子点灯熬油写文书的时候,张扬和张辽易经被分别派往并州和河北募集兵马,在军营中发号施令,好生得意的样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吕布在丁原那里并非是适得其用,反而是得不到正确的分配任务,这让吕布心里自然萌生出不满的心思。

尤为注意的是,属于并州军事集团的吕布在刺杀并州统领丁原后,竟然能将整个并州军团带到凉州集团统领董卓手下,并州军事集团没有发生太大的动乱。整个并州军团唯吕布马首是瞻,以此可以看出,吕布虽然不受重用但比较有威信。试想一下,一个忘恩负义的人能有这么高的威信吗?那时的吕布已经将董卓看作为国为民的英雄,虽然董卓暗藏犯上作乱的祸心,但是他护送皇帝回宫、诛杀宦官的行为无疑给吕布带来了很大的好感。

我们再来看看吕布与董卓的关系,这一点确实在《三国志》里有明确记载,两人对天发誓,认为义父子。表面上看董卓对吕布的确亲信有加,从最开始的骑都尉(吕布的老上级丁原曾担任过)到后来的中郎将、都亭侯,还没有在疆场上立功的吕布,一下子从默默无闻的主薄升为拜将封侯的政治地位。可是表面风光的吕布过得并不快乐,他平日里的工作是在守卫宫中的小门,不仅要看守宫门还要保护着董卓不被刺杀。给董卓做私人保镖的日子里,吕布就算不是如履薄冰也是身处水火,有一次就因为一件小事,董卓竟能随手拿起一杆手戟,毫不手软地向吕布扔去。要不是吕布反应及时,早就成了戟下亡魂,从这件事后,吕布对董卓一直是心存芥蒂。这件事发生不久后,东汉司徒王允前来来说服吕布刺杀董卓,一开始吕布还讲究情面,不忍心痛下杀手。可等到王允提及掷戟一事,再加上一句“你姓吕,和董卓本来就不是骨肉至亲,现在连生死都难料,这难道就是父子吗”,无奈的吕布出于自保,只能答应了这件事。吕布杀掉董卓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可我们却要给他背上“弑父”的骂名,实在是有点委屈了这位吕大将军。我们只看到了董卓给吕布的高官厚禄,为什么不去思考董卓这样做的原因?难道是董卓看吕布顺眼吗?还不是为了拉拢吕布身后的并州军团,为了稳固统治势力,吕布只是一个军团代表罢了。长安被西凉军阀攻占后,吕布光守城就守了八天,最后因为势单力薄,只好带着董卓的首级冲出长安城。

此时的吕布依然怀着勤王梦,他当初投奔袁绍是为了请兵救驾,却遭到一心想要称帝的袁绍的追杀。那时的汉献帝已经被曹操接到许都“圈养”起来,当时的形势错综复杂,似乎只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看起来仁义一些,于是吕布又跑到了曹操那边。其实吕布之所以与曹操站在一起,还是受他勤王梦的驱使,一个看起来天真到极点的梦。而曹操正是利用吕布的这一心理,才笼络吕布,并借机让他出兵攻打袁术。吕布一直怀抱着勤王梦想,可惜王室衰微、群雄并起,吕布的这一梦想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之前吕布之所以被董卓忽悠,就是觉的董卓是勤王的英雄,可是等到董卓暴露本性,他才恍然大悟。再到后来被王允怂恿刺杀董卓,除了对他自身生命安全的考虑,更多的是他原本就想做一个勤王的英雄。可惜的是他缺少政治头脑,难免会被人操纵利用,被人忽悠来忽悠去,最后竟然戴上了一顶三姓家奴的帽子。比起想要一统天下的曹操,所谓心怀汉室的刘备,割据一方的孙权,吕布死前估计也只能对天一声长叹,后悔自己被人摆弄的悲剧一生。参考资料:《三国志》等

相关推荐

​孙策的死对三国局势有什么影响?

​孙策的死对三国局势有什么影响?

106

孙策的死对三国局势有什么影响? 孙策的死对三国局势有什么影响?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江东基业的最初开创者,其实不是孙坚,也不是孙权...

​关羽的死真的是因为他自傲的性格吗?

187

关羽的死真的是因为他自傲的性格吗? 什么导致了关羽败走麦城,最后被杀?有人可能要说,关羽之死,责任在糜芳和傅士仁,这两个人背叛投降,这才间接导致了荆州的败局。但是这...

​孙尚香(东汉末年刘备的夫人)

​孙尚香(东汉末年刘备的夫人)

120

孙尚香(东汉末年刘备的夫人) 孙夫人(?—约223),相传名为孙尚香,吴郡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东汉末年讨虏将军孙权之妹,曾为左将军刘备之妻。《三国志》称之为...

​在官渡之战中,各个势力都是什么样的表现?

​在官渡之战中,各个势力都是什么样的表现?

76

在官渡之战中,各个势力都是什么样的表现?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

​诸葛亮墓在哪里?

​诸葛亮墓在哪里?

86

诸葛亮墓在哪里?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一代名相,人们对他都是十分敬仰,而他死后身葬何处却是无人知晓,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诸葛亮身葬何处无人知晓? 诸葛亮古墓cs一 人们都说诸...

​斯坦因是如何盗走敦煌藏经洞文物的?

​斯坦因是如何盗走敦煌藏经洞文物的?

61

斯坦因是如何盗走敦煌藏经洞文物的? 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简称斯坦因,文献中亦见“司代诺”、“司坦囊”等。原籍匈牙利,是一名犹太人,1904年入英国籍。世界著名考古学家...

​古代王朝在迁都的同时 古人为何都爱向东迁移

​古代王朝在迁都的同时 古人为何都爱向东迁移

199

古代王朝在迁都的同时 古人为何都爱向东迁移 对古代迁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中国很多朝代都迁都,这其中有一个共同点,很多人都没有发...

​明朝皇帝是英才也是奇葩,为什么这么说?

103

明朝皇帝是英才也是奇葩,为什么这么说?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大一统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

​拓跋珪的生平如何?他是如何建立北魏的?

​拓跋珪的生平如何?他是如何建立北魏的?

68

拓跋珪的生平如何?他是如何建立北魏的? 拓跋珪,北魏太祖道武皇帝,出生于参合陂北(今内蒙古凉城县岱海一带)。北魏太祖道武帝登国元年(公元386年)在“牛川”(约今内蒙古呼和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