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合肥地理位置如何 孙权为何终其一生都未尝所愿

三国合肥地理位置如何 孙权为何终其一生都未尝所愿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孙权打合肥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前言:在近代史中,合肥算得上是一个比较太平的城市,尤其是和附近的南京、武汉、南昌相比,显得安静了很多。但在古代史中,合肥却是兵家的必争之地,仅三国这一个时期,此地就展开过五场轰轰烈烈的战役,孙权更是把拿下合肥当作了吴国后期的一项核心任务。那么孙权为什么如此看重合肥这个地方,又为何终其一生都没能得偿所愿呢?

孙权 剧照

东吴的战略需要

自从刘备失去了荆州之后,孙吴政权的实力就大大增强,长江沿线一带几乎都在吴国的势力范围之下,长江这条黄金水道为吴国提供了绝佳的农业灌溉能力和交通运输能力。虽然此时的孙吴政权依然不足以和曹魏政权相提并论,但其实力也绝对不可小觑。

虽然形势一片大好,但孙权自知,如今的乱世局面仍在继续,若偏安一隅,不继续发展自己的势力,很快就会在战争中沦为牺牲品。因此,孙权决定向北方进军。

孙权 剧照

想要向强大的北方部队宣战,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此时摆在吴国面前的有三条路:

第一条是东线,需要从长江中下游一带过江,进军苏北平原,进而抢夺山东地区。以现在的战略眼光看,这是一条不错的战斗路线,但在遥远的三国时期,这里的地形实在是难以逾越,曾经曹军从此地南下时,就在这里搁了浅。有前车之鉴,吴国必然是不敢轻举妄动。

第二条是西线,这条路要在荆州沿着汉水一路北上,之后在河南地区与北方大军交战。汉水虽然交通比较便利,但是它通往的是魏蜀争夺最凶的关中地区,吴国完全没有必要在此地与两国势力交锋。

第三条是渡江后在襄樊上岸,经过南阳盆地走方城通道。这是唯一的一条陆路,但从这里走不便于军队补给,而且南阳盆地威胁重重,随时都有可能遭遇不测。

所以,这三条道路都有着致命的缺点,在这种左右为难的情况下,孙权看到了合肥这块风水宝地。

三国的地理位置

合肥成东吴的命脉

《水经注》中说,每当夏季河水暴涨,施水和肥水都会在一处相会,这就是“合肥”这一城市名字的由来。“施水和肥水”就是南淝河与东淝河,其中的东淝河能够通向淮河水系,从而顺利到达许昌,也就是能直接进入曹魏的中原故地。

由此看来,合肥是孙权进军北方的不二之选,但是这个理由还不足以让孙权五次进军攻占合肥。事实上,合肥这个地方掌握着整个东吴的命脉。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东吴的地理位置。整个吴国主要由扬州和荆州两大风水宝地组成,看起来是幅员辽阔,但是,整个国家被大大小小的山区所阻隔,其中暗藏了很多的蛮族,所以吴国绝大部分的城市和人口都集中在长江沿线的那一片狭长地带。这样的长条形国土,一旦有一节被打破,必然再难有回天之力。

而吴国最容易被打破的薄弱之处,恰恰就是合肥。上文说过,东吴能够从东淝河一路北上进入中原,既然如此,曹军也能轻而易举地南下伐吴。况且,当时的东淝河河道足够深,足以让大型船只通过,所以魏国但凡出兵,军队规模一定不小。大军一旦进入合肥,再沿着南淝河进入濡须水,就能轻而易举的登陆采石矶,一举攻破吴国首都。

无论从攻还是守,合肥对于孙吴政权都至关重要,由此看来,孙权将拿下合肥作为吴国中后期的核心军事目标,也是情理之中了。

合肥的战略位置

为什么孙权没能成功拿下合肥?

为了拿下这个国家命脉,孙权前前后后共组织了五次合肥攻略战,但结果却始终不如人意。经过这五次战役,吴国非但没能拿下此地,反而把国力越打越弱。按理说,吴国军队熟悉水性,在水上作战有非常大的优势,但为什么就是没能成功呢?

要知道问题的答案,首先要了解一下合肥所处的地理位置。合肥的北边是淮河流域,这一带处于魏国的控制领域之下;西南侧的大别山将合肥牢牢地保护在其中,阻挡了进攻的大军;而东侧则有连片的丘陵,虽然海拔不高,但想要翻越也还是困难重重。

因此,吴国想要进入合肥,只能走江淮丘陵和大别山之间露出的那一段缺口,但北方的魏国想要进入合肥就容易多了,淮河密密麻麻的水道随时都可以源源不断的向合肥运输军队。

在这种情况下, 吴国军队的行动非常被动,所以在第一次合肥之战中,孙权在进军合肥的同时还对西边的九江下了手,目的就是为了分散曹军的注意力。但这招并没有奏效,魏国依然把自己的主要军力用于防守合肥,所以吴国军队只得悻悻而归。

此后,每一次的合肥之战,吴国都是败在了作战路线少的这一点上。接二连三的失败让吴国军心涣散,就这样,孙权最终还是没能拿下合肥这块宝地。

合肥三国新城遗址公园

参考文献:《三国志》

相关推荐

​白莲教是怎样的组织?为何能存在那么久呢?

​白莲教是怎样的组织?为何能存在那么久呢?

188

白莲教是怎样的组织?为何能存在那么久呢? 白莲教是唐、宋以来流传民间的一种秘密宗教结社。渊源于佛教的净土宗,相传净土宗始祖东晋释慧远在庐山林寺与刘遗民等结白莲社共同...

​匈奴与西汉对峙期间,匈奴面临着哪些困难?

​匈奴与西汉对峙期间,匈奴面临着哪些困难?

122

匈奴与西汉对峙期间,匈奴面临着哪些困难? 秦末汉初,游牧民族匈奴强大起来,屡次进犯,对西汉政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并控制西域。在汉武帝前期,匈奴被汉军击败,退出漠南。...

​古代将军造反的时候 士兵为什么会跟着将军造反

​古代将军造反的时候 士兵为什么会跟着将军造反

201

古代将军造反的时候 士兵为什么会跟着将军造反 古代将军造反时,士兵会听将军的还是会效忠皇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揭秘女真族与满族之间的历史谜团

​揭秘女真族与满族之间的历史谜团

185

揭秘女真族与满族之间的历史谜团 近年来,随着清宫剧的热播,人们对于满族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满族的起源和演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

​西晋“八王之乱”的历史影响

​西晋“八王之乱”的历史影响

116

西晋“八王之乱”的历史影响 “八王之乱”是发生在西晋晋惠帝时期的一场西晋皇族为了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动乱,这场动乱先后长达16年之久,直接引发了后来的“永嘉之乱”导致...

​部编初中历史之唐史(本纪)

87

部编初中历史之唐史(本纪) 唐高祖本纪 唐高祖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 618年,李渊代隋称帝,国号大唐,定都长安。 唐太宗本纪 太宗李世民,是大唐的第二个皇帝。 626年,李世民即...

​历史上的2月14日:多事交织的重要节点

​历史上的2月14日:多事交织的重要节点

107

历史上的2月14日:多事交织的重要节点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每一天都镌刻着独特的记忆,2月14日也不例外。这一天,既有改变世界格局的政治大事,也有推动人类进步的科技突破,还...

​丝绸之路的历史与文化

​丝绸之路的历史与文化

119

丝绸之路的历史与文化 丝绸之路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贸易路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它不仅是商品交换的通道,更是文化、宗教、科技和思想传播的桥梁。本文将探讨丝绸之路的...

​王莽:一个被误解的历史人物

​王莽:一个被误解的历史人物

147

王莽:一个被误解的历史人物 导语:王莽,一位在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今天我们重新审视他的故事,揭开他真正的面纱。 一、背景介绍 王莽,西汉末年政治家,新朝建立者。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