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亭一战败马谡败给了谁,街亭失守的原因是什么

公元228年春天,诸葛亮出兵伐魏,南安、安定、天水三城望风而降。此后,在军事要地街亭的防守中,诸葛亮没有使用宿将赵云以及魏延,而是使用了虽然智谋过人,与诸葛亮多次英雄所见略同,但缺马谡少临阵经验的马谡。派马谡带领五万多人马做先锋,到军事重镇街亭去抵御魏军。魏国的大将军曹真派张郃为先锋,带领五万人来应敌。结果,马谡只知死搬兵书教条,违背了诸葛亮的节度,不听从部下王平的正确建议,把军队安排在街亭沿线的山坡上,结果被魏国大将张郃包围在山上,断了水道,蜀军不战自乱,失了街亭。结果,蜀军进退无路,只能撤退,同时丢失了南安、安定、天水三城。街亭,古地名,又叫街泉亭、街城,在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东南。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原因:马谡为什么一定要死?
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马谡,就是因为他失了街亭吗?难道孔明真的糊涂到,连胜败乃兵之常情都不知道吗?又有几人是常胜将军呢?我对斩马谡,是这样认识的,可能只是猜想,请诸君批评。
首先,诸葛亮出师北伐并非是为了光复中原。我们都知道,刘备在蜀地称帝之后,国家的主要领导力量是以诸葛亮为首的荆州集团。而大多数“当地人”,实权很少。这自然会引起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荆州丢掉以后,这伙荆州人马,更是成了无源之水,难以持久。孔明也深知这个道理,可怎么才能巩固住荆州集团的地位呢?诸葛亮便以数次北伐为其揽权的手段。证据一,孔明首伐魏国,后主召回。这证明,蜀国内确有权力相争的事实。证据二,孔明不采纳魏延的奇谋。孔明会不知,兵以正合,以奇胜的道理?非也。而且,孔明更知道,以当时蜀国的国力根本不可能消灭魏国。所以,孔明又提供了证据三,每次孔明北伐,随未成功,但也没有大败。真的是,孔明用兵如神吗?不如说,每次孔明都知道会无功而返,早早的准备好退路了。这就是,孔明伐魏的动机问题。为了掌控权力。
其次,诸葛亮是贤相。虽然诸葛亮北伐是为了揽权,但仍不能认为孔明是自私的弄臣。证据一,诸葛亮在蜀地治理,很是有成就的,不然也不会为蜀国七出祁山提供如此浩大的开支。证据二,魏延的死。魏延为什么会死,显然是以魏延为首的荆州帮和以杨仪为首的四川帮火并的结果。为什么说,这是诸葛亮贤相的证据呢?杨仪之所以可以打败魏延,可见当时四川帮已经有了对抗荆州帮的实力,这和诸葛亮对蜀地人士的任用是分不开的,还有后出师表里的内容。在这里,似乎本人逻辑上出了问题,既然诸葛亮要揽权,为什么还会分权给蜀人呢?可实际上是不矛盾的。为什么呢?从杨仪魏延之争,我们可以知道内部矛盾是一直存在的。就是因为有诸葛亮在,才使得这一矛盾一直没有成为蜀国社会中的主要矛盾。直到其死后,这一矛盾才浮现明朗出来。也就是诸葛亮最贤的一点,他很好的协调了两集团的关系。所以,诸葛亮是贤相。

最后,是上述两点的总结,诸葛亮是一个为自己揽权的贤相。这一句话,本身似乎又是矛盾的。但是,我们这要把诸葛亮超人的能力,作为所有人都知道的既定事实,那么这句话就不矛盾。这一点,我不再解释,上面两点也经说明,孔明有足够的能力。也就是说,诸葛亮控制集团内矛盾,防止内部分化是诸葛亮揽权的充分条件。诸葛亮死后,上述一直被压制的矛盾浮现出来。内讧开始,蜀国实力明显衰弱,并最终导致,蜀国灭亡。如果,以诸葛亮死后发生的种种不利蜀国的变故作为诸葛亮一定要揽权必要条件,那么这一逻辑又是不充足的。所以,我们从另一个方向思考,以诸葛亮继承人的选择入手来进行证明。姜维,他既不是荆州人,也不是四川人,是矛盾两方之外的羌人。诸葛亮为什么会选他,真的是因为姜维有着别人不可匹敌的能力吗?喜欢三国的人,都是会思考的,所以这一问题就得到了证明。必须有一个,在荆州帮和四川帮之间的第三方掌权,才是合理妥当的。那么,作为荆州人的诸葛亮为什么也可以掌权呢?就是因为我们已经证明了的,孔明是贤相,他虽是荆州人,但他自己却把自己当作蜀国人,他不站在在荆州帮和四川帮任何一方。证据是,当时刘备伐吴的时候,诸葛亮的态度。当时的情况是,刘备举倾国之兵征讨东吴,一方面是借着为关羽报仇的旗号,所谓举义兵;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蜀国虽然在两川,可政权的主要力量还是以荆州人为主,所谓“荆州人贵”,所以应大多数荆州人的愿望收回荆州,比如黄忠,张飞,魏延,我们不考虑从伐吴初的节节胜利导致刘备的野心膨胀和最后失败。也就是说刘备伐吴的最初目的是应荆州人的愿望收回荆州。诸葛亮的态度呢,他是坚决反对的,所以伐吴是刘备挂帅,而不是孔明。由此,可以证明,诸葛亮不是代表荆州帮的,他也是第三方。这时,我们便证明完毕了,上文所述的必要条件。就是说,诸葛亮作为揽权贤相是维护蜀国稳定的一个既充分又必要的条件。
我们分析了这么多诸葛亮,那么这些结论,和马谡的死有什么必然关系呢?我们已经知道,诸葛亮是一位揽权的贤相,他不但是把权力从四川帮手里拿来,也要从荆州帮手里拿来,这就需要协调双方的力量。当然,协调双方的力量,不是说要杀马谡来削弱荆州帮。是要缓和双方的矛盾。诸葛亮北伐,被后主召回,已经说明,矛盾在激化,因为所有人都没有充分认清诸葛亮的“揽权贤相”,都认为他是荆州帮的成员,魏延也不例外,所以他才气愤诸葛亮不用他的奇谋,因为他不知道诸葛亮伐魏的真正目的,其目的是为了以魏国和蜀国间的外部矛盾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内部矛盾。
标签:
157
古代东林书院介绍(距今900多年的东林书院) 中国古代书院中,东林可能是最特殊的。 它以一方天地,影响了明末的局势,走过近千年时光,依旧常被人论起。喜爱它的人,对其不惜...
164
忽必烈对汉人的态度(忽必烈为什么要推行汉法) 这算得上是典型的阿Q精神了吧?忽必烈征服南宋,一统华夏,难道南宋人会笑嘻嘻地表示:这是咱们让他做皇帝,要不他当不成? 汉...
97
燕子李三历史原型真实存在吗(真实的燕子李三人物结局)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神雕侠侣》 在襄阳城中,一心为民的郭靖如是教导杨过。 什么是真正的侠者,不是一味追求武...
77
刘备怒摔阿斗简述(看甘夫人才是大智慧) 刘备在京都菜园种地的时候还是单身汉,而转眼的工夫,关羽投降曹操,就是因为有了两个皇嫂,也就是刘备的这两个媳妇,后来才有了千里...
191
中国古代十大奸臣十大奸臣排名 说起奸臣,相信了小站的朋友多少都能说出一些来。奸臣就是对君主各种逢迎献媚,迎合溜须,然后作者结党隐私,排除异己,自私自利,欺上瞒下,不...
87
二战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什么是欧洲第二战场 欧洲第二战场 指的是1943年11月底,英美苏三国首脑在伊朗召开了历史性的德黑兰会议,决定在1944年5月底实施欧洲登陆计划,开辟欧洲第...
60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翻译(这句怎么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 《庄子》中三条鱼的故事,道出了人生的三重境界,值得深思。 《庄子》中有三条鱼:一曰北冥之鱼;二曰濠梁之鱼;...
123
孙若微历史人物原型孝恭孙皇后(孙若微历史人物一生介绍) 电视剧《大明风华》是根据小说《六朝纪事》改编的电视剧,剧中围绕着孙若微这个大明历史上的传奇女性来展开讲述了她...
87
赵屹鸥(中国内地男演员、导演、主持人) 赵屹鸥简介 赵屹鸥,1966年8月5日出生于上海市,中国内地男演员、导演、主持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1984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二...
57
“云朵上的民族”:西戎牧羊人羌族,其民族历史起源是什么? 自古以来,就有天下少数民族出古羌的说法,大家比较熟知的羌、氐二族,以及壮族、藏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僳僳...
77
孙传庭作为大明最后的支柱,为何没能成功抵御入侵?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孙传庭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孙传庭是大明的最后支柱,他曾有机会平定...
84
正史中赵云逝世后对蜀汉有何影响?负面影响至少有四个 对赵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咱们还是以正史为依据,看看赵云辞世对季汉阵营的负...
92
历史上的元稹是情圣还是渣男?他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上的元稹是情圣还是渣男。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在我国漫漫历史长河中,唐诗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文...
164
明朝多少个皇帝(大明16帝的生平简介和主要功绩) 大明王朝,从公元1368年开国皇帝朱元璋建立,到公元1644年崇祯朝灭亡,总共传了16帝,享国276年,大明皇帝的平均年龄41岁,其中...
162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历史真相(明朝火烧庆功楼事件是哪一年) 洪武年间的一天,朱元璋下令召集所有开国功臣,在南京城新修建的庆功楼开庆功宴。庆功宴当日,大臣们纷纷如约而至。...
177
唐末宦官田令孜是如何走到权力顶端,又是如何跌落谷底的?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趣历史小编一起走进了解田令孜的故事。...
169
演员周迅简历个人简介(周迅的辉煌事业史和背后的男人) 周迅与前夫高圣远用简短的三个字便结束了这场长达6年的婚姻,6年无子或许会成为周迅心中的一抹遗憾,可也让她在离婚后...
115
二战德国相当于现在哪国水平(二战时期德国有多强多厉害)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对抗法西斯主义侵略的战争,这场战争主要由德国、日本和意大利发动。 他们对其他国家...
201
历史上叛徒有哪些(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叛徒) 刘连昆,级别最高的湾仔间谍,曾任解放军总后勤部军械部部长,双料少将军衔。但这样一名极其重要的情报人员,却最终死在了岩里政男...
134
历史上项伯为什么帮刘邦 项伯为什么帮刘邦 鸿门宴素来便成为了不怀好意的代名词,然而当时的刘邦却能有惊无险地平安赴宴,最终在天罗地网中成功解围逃脱将此宴会作为一个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