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的转折点 千里挺进大别山
现在好多人都知道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是解放战争的转折点,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
随着抗日战争的结束,国民党开始侵犯解放区,解放区的前身是敌后的抗日根据地,是共产党人经过艰苦奋斗建立的抗日前线,随着苏联出兵东北解决,东北成了国共争夺的战略要地,东北的工业产值占了全国将近百分之七十,谁掌握了东北,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延安提出了向北挺进,向南防御,派出十万干部出兵东北,华东、华中、中原地区进行防御拖住敌人,在解放区内线和国民党军作战,对敌人进行歼灭,内线有群众,有组织有利于我人民解放军。
到了1946年6月,经过一年的作战,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国民党的总兵力最初430万 降到了373万 ,正规军从200万降至150万 。解放军经过一年的战争,通过歼灭敌人和补充自己,总兵力有从127万增加到195万 ,其中野战军有61万发展了100 万 ,力量对比逐步发生变化。迫使国民党改变了全面进攻的方向,改为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
国民党进攻
但是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对华北和山东解放军造成巨大的影响。毛主席为了拖住胡宗南兵团,减轻其他解放战场的压力,坚持在陕北与胡宗南的二十万大军周旋,当时的西北野战军近两万人,由于西北土地贫瘠资源比较匮乏,最后进过两年发展到了13万人,后来随着华北野战军的18、19兵团的加入西北野战军到了15.5万人。
虽然西北野战军对胡宗南的取得一些胜利,但是兵力过于悬殊无法产生战略性的胜利。而且西北是苦寒之地,补给不足消耗甚大,无法依靠西北对胡宗南进行歼灭。
在山东地区的华野虽然在孟良崮战役中歼灭了国民党五大主力的整整编74师,无法对国民党进行战略性的胜利。在山东战场上,蒋介石集中了56个旅,42万人重兵压境,山东的经济受到极大的破坏。
由于一部分解放区域丧失失,解放区的人口由原来的那个一亿人供养二百万军队,变为仅靠山东解放区3000万来供养200万的军队,而蒋介石依靠统治的3万万人民的作为后勤,再在解放区进行掠夺,解放区形式于我方不利。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1946年7月21日至23日,毛泽东主持了小河会议。会议内容是讨论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反攻,将战争引向蒋介石的统治区的战略方针。胡宗南集团对陕甘宁边区的进犯和破坏,使原来就很贫穷的陕北遭受了浩劫,陕北本来人口和粮食,维持生存就很困难,现在遭遇了胡宗南的侵犯,养兵打仗更加困难。
能否扭转战局,关键在于我军打到外线,实施战略反攻。而反攻的希望,就寄托在刘邓和陈赓的身上。
为着协助陕甘宁击破胡宗南系统,同时协助刘邓经略中原,决将陈谢纵队使用方向改为渡河南进,掩护刘邓大军的左翼。
7月23日小河会议结束后,毛泽东催促刘邓行动。23日的电报明确要求刘邓下决心不要后方,直插大别山,捅进敌人的核心地区。
大别山,位于于国民党的首都南京和长江中游重镇武汉之间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占据大别山,就可以东震慑南京,向西控制武汉,俯视中原地区,蒋介石为了长江以南的安全必定会,调动进攻陕北和山东的部队回援,抢夺这块战略要地,就能达到缓解其他解放区压力的目的,调动敌人。
刘邓大军现在遇到问题是刚刚经历鲁西南战役好多伤员新兵源需要补充,但是形势危险毅然决定出兵,就像刘帅所说,现在就是扁担战术,两头重中间轻,现在的目的就是把敌人人吸引到中间来进行战略反攻。
首要的目的是渡过黄河,当时要经过陇海铁路,这个是敌人的交通线,如果发现我军南下转移必定派重兵围剿,当时为了部队转移,任务只传达到了纵队首长这一级别,悄无声息度过了黄河。
渡过黄河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黄泛区,当年1938年蒋介石为了阻止日军炸开了花园口的大堤造成了广泛的黄泛区,到了1946年道路依然泥泞,运输辎重的车开不动,只能用骡马去拉,最后实在运不动好多的武器只能炸掉,好多战士都掉眼泪,这些武器是牺牲了好多战友夺来的。
黄泛区
渡过了黄泛区下一个面临的是沙河,没有休整就马上渡过,如果没有及时渡过就被后来的敌人围住,背水一战晋冀鲁豫解放军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到了这个时候蒋介石才知道刘邓大军不是向南溃散,而是有计划的挺进大别山区,蒋介石马上进行部署。他派85师马上赶到确山,赶到汝河南岸阻止刘邓大军南进,又派整65 师阻止刘邓大军从平汉路西进,又派罗广文在后面追击,企图歼灭晋冀鲁豫解放军,为了尽快渡河我解放军炸掉了重武器,后有追兵,前有堵截,刘帅说狭路相逢勇者胜,趁敌人立足未稳,在枪林弹雨下架起浮桥渡过了汝河。
汝河
渡过了汝河最后一条大河淮河摆在了解放军面前,淮河水面宽阔不适合架起浮桥,去寻找船只只找到了十几条小船,不适合我十万部队渡河,刘伯承元帅亲自用竹竿试探水的深度,后来有人看见有人用马渡过了淮河,于是马上下令涉水渡过淮河。
当渡过了淮河后,有如神助,淮河突然涨水,阻挡了国民党军渡河。国民党军只好眼睁睁的看见解放军进入大别山。历经21个昼夜晋冀鲁豫解放军终于到达到达了大别山,经历了黄泛区,敌人的围追堵截,这是一个伟大的壮举。标准着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的开始,解放战争的转折点终于开始。
参考资料
解放战争 王树增
图片来自 央视频 国家记忆 史图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