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深圳警察设局杀人案:庭审时李才坤掀开衣服露出“冤悲”二字
迷失本心
在许多人眼中,警察这个职业总是披着一层正义的光环。在2012年的深圳,一位年轻的民警却用一场精心策划的谋杀,撕碎了这层光环。
李才坤出生在江西一个教师家庭,从小就是父母眼中的骄傲。在良好的家庭环境和优质的教育资源下,他一路顺风顺水,考上了中央司法警官学院。2007年,怀揣着维护正义的理想,他通过深圳市警察招考,成为了龙新派出所的一名普通民警。
在派出所的日常工作中,李才坤逐渐发现自己难以适应警察这个职业的复杂性。他擅长考试,却不太会处理人际关系。
2012年7月1日凌晨,一个醉酒男子班统影在南联天桥附近报警称被抢劫。当巡警赶到现场后,却发现这不过是一场醉汉的无理取闹。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报警人的堂哥班统路随后也出现在现场,不但不配合调查,反而处处与警方作对。
在处理这起看似普通的醉酒闹事案件时,李才坤第一次与班统路正面碰撞。这个浑身纹身、曾有前科的男子,用轻蔑的态度挑战着李才坤作为警察的尊严。当班统路炫耀自己的黑社会背景,并威胁要找人收拾他时,李才坤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羞辱。
在接下来的审讯中,班统路更是变本加厉地挑衅。这些话语不断在李才坤的脑海中回荡,逐渐催生出一个可怕的想法:他要用自己的方式来惩罚这个嚣张的罪犯。
精心布局
回到宿舍后,李才坤开始着手准备他的计划。在派出所407房间里,他翻出了一把匕首,仔细地用床单擦拭干净。这把本该用来防身的武器,此刻却成了他布局的重要道具。他将匕首小心翼翼地放进随身的包里,心中已经构思好了整个计划的细节。
计划中最关键的一环,是找到一个合适的"配角"。李才坤深知,仅凭自己一个人难以让这场戏看起来真实可信。当天晚上7点左右,机会终于出现了。在龙岗老街的一家小店外,他注意到了一位抱着孩子的女子黄小现。
李才坤很快发现黄小现有做假证的前科,这正好给了他要挟的把柄。他以办假证为由将黄小现骗上车,随后便摊牌亮明警察身份。面对突如其来的警察身份,黄小现显得惊慌失措。李才坤抓住这个机会,开始诱导她参与自己的计划。
在车内,李才坤向黄小现展示了一枚金戒指,许诺事成之后戒指就归她所有。他详细地向黄小现交代了计划:她只需要按照他的安排报警,声称戒指被人抢走,然后指认他指定的对象就可以了。为了显示诚意,他还主动提出给黄小现200元作为酬劳。
被困在作假证被抓和帮警察办案两难之间,黄小现最终选择了配合。
当天晚上8点20分,时机终于成熟。李才坤先是将黄小现安置在爱南路的路边,叮嘱她等待自己的电话信号。随后,他回到派出所,假装办完班统路的手续将其释放。就在班统路刚离开派出所不久,李才坤便开着私家车追了上去。
李才坤以商讨班统影案件为由,邀请班统路上车。这个看似善意的邀请,实际上是将班统路引向死亡陷阱的开始。
在确保黄小现按计划报警后,李才坤回到班统路等候的地方。他装作在认真商讨如何帮班统影脱罪,实则在暗中观察周围的环境,等待最佳的动手时机。当一切就绪时,他毫无预警地掏出配枪,对准了毫无防备的班统路。
枪声划破了深圳的夜空,班统路应声倒地。李才坤迅速将准备好的金戒指放在死者手中,随即拨打110报警。在电话中,他平静地描述了自己如何击毙一名持刀抢劫的歹徒,仿佛这就是一次普通的执法行动。
就这样,一场精心策划的谋杀在警察的职权掩护下完成了。李才坤没有想到,正是这些刻意安排的细节,最终会成为揭露真相的关键证据。
见水落石
当枪声在深圳的夜空中消散,李才坤或许以为自己完美地完成了这场"执法剧"。案发当晚,龙新派出所接到李才坤的报警后,立即派人赶往现场。在现场,李才坤镇定自若地描述了整个过程:他如何接到抢劫报案,如何追捕嫌疑人,以及如何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不得不开枪。他的叙述流畅而自然,就像在讲述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警匪遭遇战。
真相的转机出现在几天后。当警方例行询问案件相关人员时,那个被李才坤胁迫协助的女子黄小现,内心的恐惧终于达到了极限。班统路的死讯传来后,她开始意识到自己可能卷入了一起谋杀案。良心的谴责和被牵连的恐惧,让她最终选择了坦白。
在审讯室里,黄小现颤抖着讲述了整个真相:她如何被李才坤以做假证为由威胁,如何被迫参与这场骗局,以及李才坤是如何一步步设计这个陷阱的。她的供述,就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了这起案件表面的伪装。
龙岗区公安分局获知这一重要线索后,立即向检察院报告。专案组迅速成立,刑事技术人员和监察人员被派往现场重新勘查。在他们仔细梳理证据的过程中,案件的疑点逐渐显现:监控视频中的时间线与李才坤的供述不符,现场遗留的物证分布也与他描述的情况存在矛盾。
专案组调取了案发当晚的所有监控录像,从中发现李才坤的行动轨迹十分可疑。他多次往返于案发现场,与他所说的临时追捕说法相矛盾。技术人员在现场勘查时还发现,死者身上的伤痕与正常抢劫案搏斗时的特征完全不同。
更重要的是,死者手中的金戒指经过鉴定,显示出被人为放置的痕迹。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这是一起蓄意谋杀案。
深圳市公安局刑事犯罪侦查支队介入调查后,很快就查明了真相。7月11日,在确凿的证据面前,检察院批准逮捕李才坤。一个月后,案件移送检察院提起公诉。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年轻警察,此时已经身披囚服,等待法律的审判。
法庭对峙
2013年3月25日,深圳龙岗区法院的审判庭内座无虚席。当李才坤被押解入庭时,他的目光不停地在旁听席上搜寻着亲人的身影。在最开始李才坤坚称自己是替民除害的英雄,口口声声辩解说:“我是冤枉的!他本来就不是个好人。”
在法庭上,检方出示了大量证据,包括现场勘查记录、法医鉴定报告、证人证言等。特别是黄小现的证词,详细描述了李才坤如何精心策划这起谋杀案。面对铁证如山的指控,李才坤却出人意料地改变了供述。
他承认自己确实设计了一个圈套,但否认有杀人的故意。在他的辩解中,这只是一个想要将"社会危险分子"绳之以法的计划,开枪击毙完全是出于自卫。为了支撑这一说法,他详细讲述了自己在公安系统的工作经历,强调自己曾在2011年大运会期间因出色的英语能力受到市政府嘉奖。
面对这样的翻供,李才坤的辩护律师提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辩护策略:精神病辩护。律师声称,李才坤的家族有精神病史,他本人在青少年时期也曾出现过疑似精神病的症状并接受过治疗。
检方很快就驳斥了这一辩护观点。他们出示了司法鉴定机构的专业报告,证明李才坤在案发时期精神状态正常,具有完整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
在法庭辩论中,检方强调了李才坤身为警察却滥用职权、蓄意杀人的恶劣性质。他不仅利用警察身份威胁证人,还利用配枪实施谋杀,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警察的形象,破坏了法律的尊严。
2013年10月29日,在经过漫长的审理后,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这起案件作出了判决。法庭认定李才坤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当法官宣读判决书时,李才坤显得异常激动,不停地回头张望,甚至与法警发生肢体冲突。
这个案件最终以李才坤的死刑判决告终,在法庭宣判后,他突然撩起上衣,将内衣上印有“冤悲”二字的字样展示给众人看。
后来,李才坤又提起上诉,最终用一百多万的赔偿与受害者家属进行了和解,二审改判为死刑缓期执行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