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错过这十首寒露诗,就错过诗人笔下的绝美意境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寒露:错过这十首寒露诗,就错过诗人笔下的绝美意境
寒露至,秋意浓。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2024 年 10 月 8 日的寒露在周二悄然来临。
此时,气温渐降,露水更凉,冬天已在不远处。早晚温差大,保暖要做好,添衣防感冒。田间,农民朋友忙着收获,为过冬积极筹备。
传统文化里,寒露习俗众多。吃芝麻、螃蟹、柿子,滋阴润燥、养肺健脾;赏菊、登高、饮菊花酒,丰富生活又寄托美好追求。
荷败蝉噤,桐残叶黄,鸿雁南归,霜铺千里,深秋景象如画。而在诗词世界中,寒露更是有着别样的美。与诗同行为您分享十首寒露诗词,千万别错过,让我们一同沉浸在诗人笔下的绝美意境里,领略这深秋的独特魅力。
01、最典雅的寒露诗: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
唐·元稹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
在寒露惊秋的晚时,元稹笔下的世界诗意而典雅。“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短短十字,道尽秋深露重的韵味。
清晨醒来,映入眼帘的是渐渐泛黄的菊花。仿佛时光在寒露的轻抚下,悄悄地为它们染上了秋的色彩。秋风起,千家院里落叶纷飞,似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万里长空,雁群随阳南去,徒留一片寂寥。
群鸟因秋悲,担心化为蛤虫;农夫收田时,畏惧早霜来袭。然而,唯有松柏,无论冬夏,始终保持着苍苍之色,坚守着自己的志向。寒露时节,让我们在这诗意中,感悟生命的变化与坚守。
02、最闲暇的寒露诗:日享菊香播小麦,夜喝梨贝养脾肠。
《寒露》
现近·左河水
天高昼热夜来凉,草木萧疏梧落黄。
日享菊香播小麦,夜喝梨贝养脾肠。
在左河水的《寒露》诗中,我们仿佛走进了一个宁静而闲适的世界。“日享菊香播小麦,夜喝梨贝养脾肠”,这两句勾勒出的场景,令人心生向往。
寒露时节,白日里,阳光尚暖,人们悠然地享受着菊香,在田地里播下希望的小麦种子。空气里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和菊花的清香,交织成一曲美妙的田园乐章。
当夜幕降临,凉意渐浓,围坐在温暖的屋内,喝上一碗温润的梨贝汤,滋养着脾肠。在这静谧的夜晚,没有尘世的喧嚣,只有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在寒露的时光中,人们遵循着自然的节奏,享受着这份最闲暇的美好。
03、最清美的寒露诗: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木芙蓉》
唐·韩愈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
在寒露凝结的清美时光里,韩愈的《木芙蓉》如一幅诗意的画卷缓缓展开。“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那新开的木芙蓉在寒露的簇拥下绽放,其艳丽之色远超水畔的红莲。
想象着在这清冷的时节,诗人踱步于花丛之间,沉醉于木芙蓉的娇美。傍晚时分,采江官渡寂静无人,搴木古祠空旷清幽。而那木芙蓉,虽有嘉名,却不骄不妒。
愿我们能如诗人所愿,勤来观赏这寒露中的木芙蓉,莫让它轻易地随风飘散,徒留遗憾。在这清美的诗意中,感受时光的宁静与生命的绚烂。
04、最休闲的寒露诗:休闲倘有素,岂负南山曲。
《晨坐斋中偶而成咏》
唐·张九龄
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
孤顶乍修耸,微云复相续。
人兹赏地偏,鸟亦爱林旭。
结念凭幽远,抚躬曷羁束。
仰霄谢逸翰,临路嗟疲足。
徂岁方暌携,归心亟踯躅。
休闲倘有素,岂负南山曲。
在寒露时节,张九龄静坐斋中,秋空高洁,遥山如画,尽收眼底。孤顶高耸,微云相续,宛如一幅清幽的画卷。
他感慨于此地的偏静,连鸟儿也喜爱林间的旭光。心中幽远的念想油然而生,自问为何要受尘世的羁束。仰望天空,羡慕那自由的飞鸟;临路嗟叹,疲于奔忙的双足。
岁月匆匆,暌违已久,归心似箭,踯躅难安。然而,只要心怀休闲之念,保持那份素雅,又怎会辜负南山那优美的景致和宁静的时光?这首《晨坐斋中偶而成咏》,让我们在寒露的清冷中,感受到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也让我们思考,在繁忙的生活里,如何追寻那份属于自己的休闲与安宁。
05、最绚烂的寒露诗:野花似泣红妆泪,寒露满枝枝不胜。
《秋日望》
唐·刘沧
古木苍苔坠几层,行人一望旅情增。
太行山下黄河水,铜雀台西武帝陵。
风入蒹葭秋色动,雨余杨柳暮烟凝。
野花似泣红妆泪,寒露满枝枝不胜。
在这寒露凝结的秋日,刘沧的《秋日望》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哀愁的世界。
诗中描绘的场景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在眼前展开。野花在寒露的浸润下,似泣红妆泪,那娇艳的花瓣上挂满了晶莹的寒露,满枝不胜其重,微微低垂。这是怎样的一种凄美!秋风瑟瑟,吹动着蒹葭,秋色随之而动,增添了几分萧索。雨余的杨柳,暮烟凝结,宛如一幅朦胧的水墨画。
站在这秋景之中,感受着寒露的清冷,思绪也随之飘荡。野花的泪滴仿佛是大自然对时光流逝的感伤,而那满枝不胜寒露的娇弱,又让人感叹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这绚烂却又带着哀愁的寒露之景,深深触动着我们的心灵。
06、最相思的寒露诗:明夜相思处,秋风吹半衾。
《别妻》
唐·陈季卿
月斜寒露白,此夕去留心。
酒至添愁饮,诗成和泪吟。
离歌凄凤管,别鹤怨瑶琴。
明夜相思处,秋风吹半衾。
在月斜寒露白的夜晚,陈季卿即将与妻子别离,满心离愁。
那夜,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添的是愁,饮的是伤。诗成之时,泪与墨同流,句句泣诉别情。离歌起,凄凄凤管哀鸣;别鹤飞,声声瑶琴怨诉。
而最令人心碎的,莫过于那句“明夜相思处,秋风吹半衾”。明日夜晚,当相思来袭,秋风吹拂,独守半衾的孤寂该如何排遣?这寒夜的风,吹冷了身躯,更吹痛了思念的心。此去,路途漫漫,相思无尽,唯有将深情寄予秋风,愿它能捎去自己的眷恋与牵挂。
07、最悠然的寒露诗:醉后著鞭去,梅山道路长。
《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唐代:韩翃
城中金络骑,出饯沈东阳。
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
齐讴听处妙,鲁酒把来香。
醉后著鞭去,梅山道路长。
在寒露凝结的九月,韩翃笔下的送别场景,透着一种悠然与深情。
城中,骑着金络骏马的身影即将远行,是为沈东阳饯行。此时,六关的秋草已泛黄,一片萧瑟。齐地的歌谣婉转美妙,鲁地的美酒更是醇香醉人。
在这离别的时刻,饮酒作别,醉意朦胧中扬鞭而去,前方是漫长的梅山道路。那身影,带着几分洒脱,又有几分留恋。
或许,醉后的勇敢能抵御离别的感伤;或许,对前路的期待能冲淡此刻的惆怅。但无论如何,这份悠然的姿态,都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在寒露时节送别友人时,内心深处的那份宁静与豁达。
08、最闲适的寒露诗:归齐逸人趣,日觉秋琴闲。
《初到陆浑山庄》
唐·宋之问
授衣感穷节,策马凌伊关。
归齐逸人趣,日觉秋琴闲。
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
浩歌步榛樾,栖鸟随我还。
在寒露时节,宋之问策马奔腾,穿过伊关,来到了陆浑山庄。
在这里,他领略到了逸人的闲趣,每日里只觉秋琴声声,闲适悠然。寒露使北阜渐渐衰落,夕阳冲破东山的束缚,洒下余晖。诗人浩歌于榛樾之间,栖鸟也仿佛被他的歌声吸引,伴随其左右。
这份闲适,是远离尘嚣的宁静,是对自然的沉醉。秋意瑟瑟,寒露凝结,却未带来丝毫的萧瑟与哀愁。有的只是在这方天地中,与琴音为伴,与飞鸟为友,让心灵自由驰骋的畅快。在宋之问的笔下,寒露不再是凄冷的象征,而是诗意与闲情的寄托。
09、最感慨的寒露诗:镜中双鬓雪,相见更相怜。
《镜中》
宋代:陈昂
镜中双鬓雪,相见更相怜。
偃蹇居牛后,敲推敢马前。
一家寒露叶,万事暮秋蝉。
开口不曾笑,人间八九年。
在寒露凝结的时节,一首《镜中》穿越千年时光,触动着我们的心弦。
诗人陈昂站在镜前,望着那如雪的双鬓,满心都是对岁月的感慨。那镜中的自己,容颜已改,不禁心生怜惜。
他一生偃蹇,常居人后,虽有抱负,却不敢在人前奋勇争先。寒露中的树叶,暮秋的蝉鸣,仿佛都在诉说着生命的无奈与沧桑。
回首人间八九年,开口未曾展笑颜。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与沉重?或许,我们都能在这首诗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在岁月的流逝中,感慨着时光的无情,怜惜着那个曾经满怀梦想,如今却被生活消磨的自己。
10、最凄冷的寒露诗:几处清猿哀落木,满天寒露湿蒹葭。
《江夜》
宋代:陈珏
篷窗凭望渺无涯,日暮孤舟泊浅沙。
几处清猿哀落木,满天寒露湿蒹葭。
乡心恻恻天难晓,往事茫茫月欲斜。
一自飘零江海上,不胜双鬓惜年华。
在寒露的夜晚,独倚篷窗,眼前是一片浩渺无涯的江面。日暮时分,孤舟停泊在浅沙之畔。
耳畔传来几处清猿的哀啼,伴随着萧萧落木,更添凄凉。满天的寒露浸湿了蒹葭,那晶莹的水珠仿佛是诗人心中的泪水。
乡心恻恻,长夜难晓,往事如烟,在月光即将西斜时越发显得茫茫。诗人自飘零于江海之上,岁月匆匆,双鬓已染霜华,怎不令人叹惜年华的流逝。
这“几处清猿哀落木,满天寒露湿蒹葭”的景象,将凄冷之意渲染到极致。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那个孤寂的江夜,感受着诗人的愁苦与无奈,也一同为那流逝的美好时光而黯然神伤。
思考了诸多有关秋天的文案,然而都比不上此刻,当晚风拂来,我牵起你的手。
祈愿于寒露时分,在这金秋之日,你可以拥有美好的心情。
春去夏离,秋获冬储,期望我们未来的日子悠远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