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孔斋谈钱「清 雍正通宝」
雍正通宝,始铸于雍正元年(1723年),是继顺治、康熙后的第三代清钱币。其用黄铜铸造,做工精良,雍正通宝是五帝钱的一部分,五行属土,有辟邪的功效。
钱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奠定了清朝此后一百八十余年的钱文风格。是清代钱币中相对数量最少、版式最简单的一种制钱,但是由于其规范、精整,直径较大,做工精美,文字规整统一,故深受收藏者喜爱。
面文为铸钱工匠所书,以宋体书写,带有一定的楷书成分,字体虽然规范,但缺乏艺术感,显得很呆滞。其中大多数为双点通。相比康熙通宝而言,雍正通宝的笔画要细一些。
雍正年间实现了每省一局的规制,由中央统一主导,故钱文比较统一。
个人收藏雍正通宝超过三十年,对雍正钱非常喜爱,看着它从几块涨到现在的几百块。现今收藏雍正钱的人虽然多,但是版别学习的少,市面上资料也少,下面把个人收藏的多枚雍正钱,大概分类分享给大家。
雍正通宝,公认有15个铸钱局,分别按照存世等级为,1南,2川,3武,4昌,5河,6济,7晋,8巩,9黔,10安,11浙,12苏,13源,14泉,15云。
一、宝南局
湖南宝南局,雍正七年开铸,局址在长沙小吴门内,雍正八年至十年底,总计出钱15310串,有炉5座,十年停铸。宝南局铸造了3年余。现今雍正以宝南局为龙头品种。
因其存世最少,不易得,加上价高品多差,所以都没有去集版别,一般都是选一个做品种配套之用,个人也只过手不到10枚而已。
二、宝川局
四川宝川局,雍正元年因四川铜矿未获开采,所以未开钱局,雍正十年矿成,宝川局开始铸造。局址在成都府贡院内西边,有炉8座。
宝川局,用铜多为花铜,容易长铜瘤。字口又有粘连,虽然其存世不多,也卖不上价。因为品好的很难得,品差的又不想要,所以也没有收集版别。
三、宝武局
湖北宝武局,局址在今武昌。雍正七年开局铸钱,十一年停铸。背为满文宝武二字,宝武局铸工也不好,但是要比宝南、宝川好多了。
宝武局最常见的版别,方头通,品相好的价格过千了。此版铸造工艺还好,比角头通好。
宝武局单点角头通,此版比方头通要少得多,但是所见大多品不好,字口模糊,所以价格也不太高,不过极品也过千,我的这枚还说的过去。
宝武局双点角头通,宝武局里面最少见的版别,品相好的很贵。
四、宝昌局
江西宝昌局,背铸满文宝昌二字。雍正七年开铸,十年停铸,铸期3年多。其铸造工艺也一般,多见字口有粘连,最讨厌的是钱郭有很多小蜂窝,影响面容,就像长了麻子一样。好品相者很难遇到。
五、宝河局
河南宝河局,背满文宝河二字,雍正七年开铸,九年停铸。铸期不到3年。其铸造精整,铜质黄亮,个头适中,加上量不是太大,所以在市面上很受欢迎,宝河局版别变化不大。
六、宝济局
山东宝济局,局址在今济南,雍正年间改为宝济局,背满文宝济二字。雍正七年始铸,存世量和宝河局相接近。
铸工没有宝河局好,不是字口粘连就是边郭有问题,好品相难得。铜质一般,多显青白,也有黄亮的。
直穿版
直穿版
宝济局有拱穿版、直穿版,穿口上方雍字中间向上拱,而直穿版是平直的,没有波浪。细心一点就会发现,直穿版比拱穿版少很多。大多数人不知道,不会影响价格。两者价格相差无异。
拱穿版
拱穿版
七、宝晋局
山西宝晋局,局址在今太原, 雍正七年开铸, 九年停铸,存世量不多。铜质比较好,深受各位泉友喜爱。
宝晋局除了阔缘正样以外,其他的版别都属于稀见品。有降晋、宽晋、方晋、狭晋、大宝晋,晋局版式复杂,个人手里现有好品相的藏品不多。
八、宝巩局
甘肃宝巩局,背满文铸宝巩二字,雍正五年四月二十日,甘肃获准,用宝巩局名在兰州设局,局址设在普照寺东侧。雍正七年三月,撤局,铸造时间不到两年。
其铸造精良,穿口宽大,型制规整。有平头通、关刀巩、宽巩等版别。
九、宝黔局
贵州宝黔局,雍正八年十一月开局于贵州毕节县。其铸造工艺一般,铜质相对宝川、宝南局好。黔局版别多,正面和背文变化都大,有正样双点通、正样单点通、昌手黔、泉手黔、云手黔、异书等。
十、宝安局
安徽宝安局,清初安徽属江南省,顺治十八年(1661年),分属江南左布政司,康熙六年(1667年),改属安徽省。《皇朝通典》记载:“安徽设于江宁府,炉四座,每月开铸二卯,其钱幕俱用满文宝安二字…十二年始停铸”。
综上所述,宝安局虽为安徽省铸钱局,但铸币却由江宁府代铸。这种情况在清朝还是很少见的。宝安局铸造时间不足三年,铸工好,有苏工风范。版别很多,有含珠通、腾飞安、并足宝等。
十一、宝浙局
浙江宝浙局,设局于浙江省仁和县。雍正七年始铸,十一年停铸。铸期五年。存世量不少,不难得。铸工一般,市面上极品货越来越少,版别也不少,有双点方头通、双点角头通、四笔乡、单点通、开足宝、鸭嘴通等。
十二、宝苏局
江苏宝苏局,雍正八年七月十二始铸,背文用满文宝苏二字,设炉十二座,每月额铸两卯,四季各加铸一卯,共岁额铸钱二十八卯,雍正十年停铸。铸期不过3年时间,存世量颇丰,尚不难求。
宝苏局铸工好,用铜精。钱体大气,很受人喜爱。
十三、宝源局
工部宝源局、京师工部的铸钱局,从顺治开始就一直存在,背文为宝源二字,其铸钱主要用于发放军饷。铸量大,版式丰富。存世量略少于宝泉、宝云局,属常见品种。
版别有断走通、大字、长通宝、大满文、细出头宝、昂勾源、含珠通、阔缘、大宽边、阔缘小字、阔缘小字开足宝、阔缘高点通、阔缘大样等。
十四、宝泉局
户部宝泉局,京师户部的铸钱局。
正样
正样
从顺治到宣统,宝泉局一直铸造钱币,相当于现在的中国人民银行了。
单点通
单点通
局址在今北京,有东南西北四厂。
出头宝
出头宝
铸造量大,存世丰富,版式多,铜质好,算是雍正的脸面了。一般最容易见到的雍正就是泉,源,云三局。
翘头通
翘头通
版别有正样、大样、出头宝大样、大字、小字、小字出头宝、三离化、三离化出头宝、翘头通、异书、宋体泉、罗汉式、阔缘、阔缘三离划等。
三离划
三离划
十五、宝云局
云南宝云局,顺治十七年在昆明先设立昆明府局,铸顺治一厘钱,钱背云字。康熙年间还有铸造,康熙二十四年停铸。
因云南青龙、金钗等铜矿开采日丰,清廷在云南大量设局。从此云南成为清政府铸钱的重心,省城宝云局设有21炉,至雍正五年添炉4座,铸钱运至四川、广西、湖广行使。
宝云局铸造量最大,存世最丰,版式多种。铸工差,很难见到黄亮极品者。总会有一些毛病,不是字口不好,就是边道有问题。
版别有双点通、双点通斜正、双点通细字、含珠通、狭字、单点通、圆点通、平头通、阔缘、方头通等。
以上是手头现有的雍正钱,不太全,大家评论区,发表评论!感谢,互相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