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发现“猴面鹰”,脸蛋神似猴面,眼睛如黑洞,遇到老鹰敢单挑
云南省文山市马塘镇腾格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跟往常一样去百香果种植基地采摘百香果时,偶然发现地埂草丛里似乎有些动静,于是好奇便走过去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
起初,工作人员也不确定这是什么鸟,全身毛茸茸的,羽毛颜色呈现淡黄色,脚爪很长,十分有力地抓着地面,两个眼睛黑乎乎的,炯炯有神,面部扁平,嘴巴有大又尖,似猴脸,又有点像鸭嘴兽,看上去既怪异又有点凶猛。
工作人员数了一下,总共有6只小鸟,2只成鸟不在,应该出去觅食去了,小鸟的周边还有一些死老鼠,显然是小鸟们没吃完的食物,因此工作人员猜测这应该是一窝某种食肉猛禽类鸟类。
很快经过工作人员在网上搜索对比之后,工作人员发现这些小鸟的确是猛禽类,属于猫头鹰下的草鸮属,民间一般称为“猴面鹰”,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工作人员了解了之后,表示以后不会过度打扰到鸟儿,并关注成鸟会不会定期喂食,让6只猴面鹰宝宝健康成长。
猴面鹰的发现,也说明文山市的环境越来越好,前两年我去云南的时候,我发现云南的很多山区都已经退耕还林,森林越来越多,野生动物也越来越多,诸如云猫、大斑灵猫等珍惜野生动物都开始在云南的森林里面时不时就被发现。
脸蛋如猴面,眼睛深邃而大如黑洞,脑袋还能270度旋转。
猴面鹰,算是猫头鹰的一种,它是鸮形目草鸮科下的一种。鸮形目目前共有200多种,并分为草鸮科和鸱鸮科两大类。草鸮科的品种较少,只有20来种,另外的都是鸱鸮科。
而鸮形目,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猫头鹰。虽然这个目下的所有猫头鹰都是有益的动物,它们往往以繁殖很快、很害人的老鼠和兔子为主要食物,但是在民间,猫头鹰的名声在我国向来不太好。
正如俗话说“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猫头鹰在民间被视作报丧之物。我的爷爷奶奶对于这些夜晚行动或在夜晚鸣叫的动物总是心生恐惧。虽然我总是告诉他们这是自然规律,没必要在意。特别是猫头鹰下细分出来的猴面鹰,因为长相怪异,总会引起老人们热议。
猴面鹰,属于中型猛禽,全身长35厘米左右。全身上下总体呈现出暗褐色,且具有棕黄色的斑纹,近羽端处有白色小斑点,腹部的毛发则呈现出白色,稍微带点淡黄色,有的种类还会有一些暗褐色的斑点。
猴面鹰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面部,由于面庞羽毛沿鸟喙向上隆起生长,呈现出心形状,脸部四周还有暗栗色边缘,远远看起来和毛猴子的脸很相似,故而在民间很多人叫这类草鸮科的猫头鹰为猴面鹰或者猴子鹰。
猴面鹰也因为脸庞的缘故,因而有一双黑乎乎的,看起来就像黑洞一样的深邃的深圆大眼睛,如果晚上和它们对视,这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看起来会显得十分凶狠,让人感觉毛骨悚然。
猴面鹰还有一个特殊技能,它的头真的能270度旋转。也就是说你在电影里看到的鸮形目把脑袋转动到身后的诡异场景是真的。而这种技能和鸮形目的眼睛有关。鸮形目的眼睛并不像我们人类是球状的,它们的眼睛呈圆柱状,根本不能转动。
所以鸮形目要想观察四方的情况,方便逃生和捕猎,于是进化出了奇特的骨骼,可以依靠转动脑袋来调整自己的视线。
而鸮形目频繁转动脑袋的原因则是因为它们的耳朵,鸮形目的耳朵一般都是左右不对称的,这样会导致声音传到两个耳朵的时间有所不同,鸮形目通过有意识的侧头动作可以让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间差更大,从而可以更加准确的找到猎物的位置。
捕猎时会发出尖叫声,还会随着环境改变有规律的“计划生育”。
猴面鹰主要栖息在开阔的原野、低山、丘陵以及农田、城镇和村屯附近森林、山麓草灌丛中,这些地方视野开阔,老鼠和兔子比较多,捕猎也十分方便,对于猴面鹰来说就是最理想的生活场所。
猴面鹰一般都是晚上出去觅食,白天它们躲在农家谷仓、废墟、树洞、岩缝或桥墩下面养精蓄锐,黄昏和晚上才出去觅食,喜欢单独行动,飞行快速而有力,毫无声响,夜视能力是猫的十倍左右, 听力也非常好,无论是飞行过程中还是静止状态,都能用这对左右不对称的耳朵精准判别老鼠的位置。
它们的食物,除了老鼠和兔子以外。偶尔也会捕猎中小型鸟类,青蛙和昆虫,也可以捕鱼,堪称海陆空三栖全能作战鸟类。捕猎时猴面鹰会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同时发出尖利的叫声,使猎物陷于极度恐怖之中,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最后沦为捕猎者的口中之食。
由于老鼠对猴面鹰的生活非常重要,当地老鼠的数量也影响着猴面鹰的繁殖,在风调雨顺,食物多,老鼠多的情况下,猴面鹰也会跟着多下蛋,并且不管是冬季还是春夏季都能繁殖,只为多养育宝宝,为猴面鹰的种族大计做贡献;反之,当某一年出现干旱或者水灾,食物锐减,老鼠不够,猴面鹰会少下蛋,少养育宝宝。
食量巨大,性格凶残,遇到老鹰也敢单挑。
猴面鹰作为一种中型猛禽,性格也是非常凶猛、残暴的,这体现在它们捕食老鼠的时候,如果抓到小的,它们会连毛带骨一起吞下。如果抓到大的老鼠,会死得更惨,猴面鹰可不管你当时有没有死,先从头部开始吃,把老鼠的脑袋啄烂,然后再把老鼠的身体撕裂,一口一口吃。
据了解,一只成年的猴面鹰,一天可以吃掉大约3~5只老鼠,一年可以吃掉上千只,这种食量在小时候就有所体现,四川泸州山林发现的6只猴面鹰宝宝,不到一个月大,一天要吃掉一整只大鸡,每天花费50元左右。
而且,像猛禽类一般都会有“过杀”的现象,也就是说,即使自己吃饱了,猴面鹰还是会捕杀老鼠,对老鼠可谓是充满了满满的“恨意”,不过这对人类来说简直不要太好,可以大大减少老鼠带来的伤害。
作为猛禽,猴面鹰除了对付这些小动物外,在面对其它一些猛禽也是丝毫不占下风的。这不,一只猴面鹰和一只老鹰就打了起来。
在我们的映像里面,老鹰就是空中的霸主,当有老鹰在空中盘旋,不仅小鸡们要躲起来,黄鼠狼和猫咪也要给3分薄面,纷纷避让,毕竟老鹰那尖锐的眼睛和锋利的脚爪可不是唬人的,在强大的俯冲力的作用了,利爪可以轻松刺透猎物的皮毛,然后带去高高的空中。
然而,在这场战斗中,没有老鹰一样强壮的羽翼和粗壮有力的爪子的猴面鹰却和老鹰打成了平手,落在地上难舍难分,谁也不敢先松手,生怕被对方占据上风。最后只能齐刷刷望向路过的人,好像在说,来帮我们评评理。
我倒是挺担心这只老鹰的,不知道它的夜晚是否安全!要知道鸮形目都是有点记仇的,看看这只猴面鹰的近亲雕鸮,由于白天被金雕欺负了,咽不下这口气,结果趁着晚上金雕视力不好直接偷袭了金雕的家。
结语:
心形的脸蛋,深圆的大眼,时不时脑袋还来个270度大旋转,咋一看猴面鹰确实给人一种怪异的感觉,如果在晚上见到,甚至还有点吓人。但其实这种鸟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消灭过多的老鼠,维持生态平衡。
而且猴面鹰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个人没有获得允许不能擅自饲养。若食用、贩卖、猎杀国家保护动物,还将受到法制的制裁,轻点的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严重的判处5~10年有期徒刑,特别严重的会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同时都要处罚金。
所以,大家在野外遇到野生动物没有受伤时,尽量不要打扰;如果发现野生动物受伤,可拨打当地林业部门电话进行求助。希望这6只小家伙能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