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了解一位历史名人——于右任

每天了解一位历史名人——于右任

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汉族,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斗口于村,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

于右任早年是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1949年随国民党政府迁往台湾。1950年中国国民党改造委员会成立,任评议委员。1964年病逝。晚年诗作眷念大陆之情颇深。著有《右任诗存》《右任文存》《右任墨存》。

于右任善书法,喜作诗,是近现代重要的书法家之一。他还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创办人和复旦大学、私立南通大学校董,并曾师从武学泰斗施承志。

人物评价:

刘延涛:“《标准草书》发千余年不传之秘,为过去草书作一总结账,为将来文字、开一新道路,其影响当尤为广大悠久!”

陈志岁:“爱国情深,隔海时时望大陆;拯民志定,领军早早应中山。”

林语堂:“当代书法家中,当推监察院长于右任的人品、书品为最好模范,于院长获有今日的地位,也半赖于其书法的成名。”

北京大学教授李志敏推崇于右任“雄强深厚”的草书,堪称当代巨擘。

轶事典故:

竞选副总统

1948年5月,国民党在南京召开国民大会,选举总统、副总统。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参加了副总统竞选。竞选对手主要是桂系军阀李宗仁。选举前,为了让代表了解自己的思想和打算,于右任每天在屋内摆一书桌,置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凡代表即送“为万世开太平”条幅。同时,另设一长桌,放置他签名的照片2000张,每张照片上签有各代表的名字,分省、分市、分县或分职业排列,由代表们上门时自己检取。每天上门拜访于右任的人最多时每小时一二百人。大多数人都悟出于右任先生是以声望和一支笔作为竞选的力量。

参与副总统竞选的人与于右任的做法大相径庭。如李宗仁给每个代表供一辆汽车,有司机早晚服务,包上几个大旅社、酒店,只要是代表身份,不管认识与不认识,都可住进去,每天早晚宴席相待,一律免费供应。行政院长孙科、武汉行辕主任程潜二人天天摆酒请客,给代表发纪念品,许诺,拉关系。各地代表每天收到请柬的应接不暇。代表是上帝,副总统竞选者和他们拉同事、拉乡党,拉同学,拉亲戚,拉同宗……设法为自己拉选票。而于右任却靠一支笔,一张纸,待在家来竞选。有人劝于右任别在家“守株待兔”,要出去走动,可以找财团借款活动,于右任一一谢绝。他告诉友好说:我相信民众,我相信自己,成与不成,看民意吧。

明天就要投票了,于右任突然派人给各代表送去一张请柬,在饭店对到来的代表即席演讲道:我家中没有一个钱,因此,很难对代表厚待。今天,是老友冯自由等二十位筹资,才略备薄酒相待,我只是借酒敬客了……

国民政府选举开始。投票采取淘汰制。第一天投票,于右任先生得到493票,即遭淘汰。选举结束,几个代表找到于右任安慰,冯自由感慨地说:“右老身无分文,凭人格声望、笔墨竞选,这能成功吗?纸弹根本敌不过银钱,这社会政治腐败,靠金钱、美女、红酒、车子拉票,于老怎能不失败呢?这失败原因全是我们这些人昧于世情造成的。”

第二天,继续投票,于右任准时出席。一进会场,风度飘逸,豁达大度,全场代表起立掌声10分钟不息,表示对他的钦佩之情。最后,孙科、程潜等相继淘汰,李宗仁当选副总统,蒋介石当选总统。于1948年5月20日,在南京总统府举行了就职大典。

于右任虽然没有当上副总统,但其清贫、廉洁、清正、儒雅、豁达的形象却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做人典范。

君子之交

毛泽东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曾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部长,所以和许多国民党元老级的要人们都认识。但他最敬重的是大才子于右任先生,不仅在青年时代受其影响,并与之有过谈诗论词等多次交往,晚年时还和秘书田家英索要“已存”的于右任草书。

于右任早年曾主编过思想激进的《民立报》,毛泽东在学生时代喜欢阅读此报,当时就知道了于右任的大名,对其很仰慕。

1924年1月,国民党在广州举行了有共产党人参加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右任与毛泽东都出席了会议,这是他们间的第一次见面。在会上,于右任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担任执行部的工人农民部长。毛泽东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主编《政治周报》,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在1926年召开的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再次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自然少不了与国民党重臣于右任共事。

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与于右任曾在一起畅谈诗词。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到重庆谈判,1945年8月30日即与周恩来由山洞林园赴城内拜访于右任,正好于右任因公外出,未能见面。当天晚上,张治中在桂园为毛泽东举行宴会,并邀请了于右任、孙科、邹鲁等人前来参加。时隔多年以后,毛泽东终于与于右任又见面了。

1945年9月6日中午,于右任设午宴招待毛泽东、周恩来和王若飞,并邀请张治中、张群、邵力子、丁维汾、叶楚伧等人出席作陪。由于毛泽东和于右任二人志趣相投,都喜欢诗文,在宴席上,两人就聊起诗文来了。

在谈话中,于右任对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极力称赞,对该词的结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尤为赞赏,认为是激励后进之佳句。

毛泽东却道:“怎抵得上先生‘大王问我,几时收复山河’之神来之笔。”原来,于右任参观成吉思汗陵墓时曾赋《越调·天净沙》:“兴隆山上高歌,曾瞻无敌金戈,遗诏焚香读过,大王问我:几时收复山河。”

说罢,于右任与毛泽东皆拊掌大笑,举座皆欢。毛泽东与于右任都熟谙诗词,如果说能对古人的名作即兴拈来则不足为怪,可他们都能背诵对方的诗词,二人的学问之博,真令人不得不叹服。

美食佳话

于右任,祖籍陕西省三原县,每次回乡探亲,都要在县城明德亭餐馆品尝地方风味菜点。这餐馆有煨鱿鱼丝、干煸鳝鱼、白封肉、疙瘩面;有外形如缕缕金丝盘绕、层层塔楼相叠,口感油而不赋,清爽利口的金线油塔;有由唐代《烧尾食单》中的“见风消”(油浴饼)演变而来的泡泡油糕,色泽乳白,表面膨松,如轻纱、蝉翼,有密密麻麻的珍珠小泡,其味花芳醇香,入口即消,其形玲珑剔透,酷似巧制绫花。于氏对这些菜点的制作技艺和风味特色倍加赞赏。他乘兴为该店挥写了“明德亭”匾额和“名厨师张荣”的题词,从而使这家创建于一九三一年的餐馆,蜚声遐迩,誉满三秦。

一九二一年清明节,他亲临西安东关长乐坊徐仁福开设的徐记稠酒店。这酒店有由三千多年前商周时期的“醪糟”演变而来的黄桂稠酒。

当年杜甫《饮中八仙歌》中的“李白斗酒三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酒和“贵妃醉酒”的酒,就是没有加浆的“撇醅”稠酒。此酒酒精成分含量为15%,汁稠似乳,色白如玉,入口绵甜清香,酒味浓郁醇厚,饮后口齿流芳。风味独特的美酒使这位书法大师为倾倒,饮后啧啧称赞,即兴挥毫书写了,“徐家黄桂稠酒店”。徐家将之制成牌匾,高悬店门之上,声誉大增,在古城传为佳话。

一九四二年入蜀途中,于右任以陕南宁强县,品尝了县城里著名的王家核桃烧饼。此饼清朝时曾作为贡品,它是以面粉、核桃为主料,配以油、盐等辅料制成的,酥脆油香,回味悠长,营养丰富。于氏食后赞不绝口。随后,这家店生意日益兴隆。

一九四七年夏,陕西师专第一届学生毕业,有关部门组织他们到教育事业比较发达的东南各省观摩学习。到达南京后,当时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长的于右任闻讯,特意邀请全体师生到他的寓所会见。接着,招呼大家聚餐。在大院之内,花坛四周,摆满了众多的摊担:有凉粉、酿皮、凉面、扯面、醪槽、元宵、甑糕、烧饼、腊汁肉等各种陕西风味小吃,诸色纷呈,香气扑鼻。于氏让大家不拘一格,任意就餐,宛似今日的自助餐。师生们情绪活跃,欢声笑语不断。

饶有兴味的是,在江苏省太湖之滨,灵山下的吴县木渎镇,有一家著名的“石家饭店”。店里十大名菜中,有一道菜叫“(鲃)(鱼市)汤”。此菜原名“斑肝汤”。系采用太湖特产斑鱼的肝,辅以火腿片、香菇、笋片等,用鸡清汤烧制而成。一九二七年,于氏偕夫人游西湖赏桂,归途中在石家饭店尝了“斑肝汤”,食后,他即兴题诗:“老桂花开天下香,香花走遍太湖旁,归舟木渎犹堪记,多谢石家(鲃)(鱼市)汤。对(鲃)(鱼市)汤有人分析,于氏是陕西人,对“吴侬软语”听不真切,故误写了。以后,又由于他的书法颇负盛名,加之诗也写得有韵味,“(鲃)(鱼市)汤”反而取代了“斑肝汤”而流传至今,在烹饪界传为佳话。

新三中学

新三中学便是今天坐落于岳池县凤山脚下的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的前身。

清朝末年,很多陕西籍人士纷纷南下四川经商,于右任先生的父亲于新三也随乡人来到四川,选中了民风淳朴的岳池经商,其父亲曾与人在岳池县城开当铺近二十年。于右任先生也就在岳池度过了他的童年,对岳池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1939年,热爱教育事业的于右任斥资3500银元,选中岳池县城西门外土观寺修建一所中学,并以父名“新三”作校名,自己任校董事长。于先生把学校命名为“新三中学”,既有对父亲的敬意,还有他希望学生成为“三民主义之战士、顶天立地之完人”的双层含义。

于右任先生给新三中学题的校训是“以学报国”。

于右任先生给学校撰写的校歌是:

凤山特秀,蔚起人文,光分星野接西秦。

为三民主义之战士兮,为顶天立地之完人。

德业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临终之谜

1964年8月中旬,于右任因病住院。9月的一天,于右任的老部下杨亮功到台北荣民总医院去探望他。于右任很高兴,但由于病重及喉咙发炎,想讲的话又无法讲出来。杨亮功于是拉着他的手问道:“院长有什么事情吩咐我?”于右任略思片刻,伸出一个指头。杨亮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过了一会,于右任又向杨亮功伸出三个指头,杨亮功猜测了几个答案都被于右任摇头否定了。杨亮功只好说:“院长,等你身体好一些后,再来问你刚才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行不行?”于右任点了点头。此后,于右任的病一天比一天重,并陷于昏迷。1964年11月10日晚上8:08,于右任与世长辞,终年86岁。他没有留下任何遗言,人们便把他的《望大陆》一诗,当作他的遗嘱。遗体被埋葬在台北最高的大屯山上,并在海拔3997米的玉山顶峰(中国东南诸省最高峰)竖立起一座面向大陆的半身铜像。玉山山势险峻,4米高的铜像和建材全是由台湾登山协会的会员们一点一点背负上去的。于右任终于了却了登高远眺故土的心愿。

一个指头、三个指头是什么意思,一直是一个谜。后来,资深报人陆铿觉得应该这样去理解于右任的“一个指头、三个指头”:将来中国统一了,将他的灵柩运回大陆,归葬于陕西三原县故里。

“三间老屋一古槐,落落乾坤大布衣。”这是人们对先生的评价。位于三原的故居和那株三百多年的老槐树也在深深的感念先生。

于右任青年时追随孙中山先生,为推翻满清封建统治立下卓越功勋;他积极倡导国共两党合作,兴办教育、兴修水利,是真诚的爱国者;他是南社早期的诗人,一生写下诗词近900首,著有《右任文存》《右任诗书》等;他还是著名书法家,创立了“于体”书法艺术。

来源:唐宋诗词古诗词

相关推荐

​历史的记忆61:阿古柏其人其事

​历史的记忆61:阿古柏其人其事

112

历史的记忆61:阿古柏其人其事 如果按照我国现在的民族划分,阿古柏应该是塔吉克(族)人。他1820年出生于清朝藩属国浩罕汗国的匹斯坎特(今属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他的父...

​北洋水师:历史与传说

​北洋水师:历史与传说

98

北洋水师:历史与传说 今天咱们谈谈有关北洋水师的历史与传说。 所谓「北洋」,本来是个地理概念,最早出现在宋朝。指的就是大致今天的山东、河北、辽宁,以及朝鲜半岛所围合...

​热帖:渭南瑞泉中学的渊源与历史

​热帖:渭南瑞泉中学的渊源与历史

157

热帖:渭南瑞泉中学的渊源与历史 渭南市瑞泉中学系陕西省首批办好的十所重点中学之一,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瑞泉中学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连...

​天上七仙女们的历史故事

​天上七仙女们的历史故事

179

天上七仙女们的历史故事 七仙女,是中国古代神话里七位女神的总称。有时也单独指七姊妹中最小的七妹。七仙的起源:一是天文崇拜,与女宿扶筐七星、昴宿七星、牛宿织女三星、女...

​「滨州百名历史人物」中国最后一位大儒梁漱溟

​「滨州百名历史人物」中国最后一位大儒梁漱溟

77

「滨州百名历史人物」中国最后一位大儒梁漱溟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后又取字漱溟,是元朝皇族后裔,是中国现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被称为一代宗...

​广州海珠桥历史

​广州海珠桥历史

128

广州海珠桥历史 #精品长文创作季# 海珠桥(Haizhu Bridge)是中国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和越秀区的跨江通道,横跨珠江水系上,是广州最早的中轴线组成之一、中国第一座钢结构开合桥、19...

​民国陕西著名历史人物 胡景翼

​民国陕西著名历史人物 胡景翼

158

民国陕西著名历史人物 胡景翼 少年时代 胡景翼的老家在陕西富平县陵怀堡,因父亲胡彦麟在外经商,家中无人照料,举家迁至外祖父家侯家堡。胡景翼的父亲胡彦麟,读过几年私塾,...

​历史上的百名名将——第四十四位马援

​历史上的百名名将——第四十四位马援

66

历史上的百名名将——第四十四位马援 马援 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扶风郡茂陵县(今陕西兴平)人。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 新朝末年,马援投...

​100张照片,看一看南京百年历史

​100张照片,看一看南京百年历史

142

100张照片,看一看南京百年历史 城市在变化 怀念却从未停止 曾经的南京是什么样子的呢? 你还记得多少? 图源网络 下面这些老照片 将从1872年的第一张照片说起 一起见证南京近150年...

​历史上在泰坦尼克号上真正发生了什么?

​历史上在泰坦尼克号上真正发生了什么?

106

历史上在泰坦尼克号上真正发生了什么? 泰坦尼克号的真实故事 泰坦尼克号无疑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船只,众所周知,它是在20世纪发生冰山事故后被击沉的。 美国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

​南越国:岭南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王朝政权

​南越国:岭南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王朝政权

80

南越国:岭南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王朝政权 简介 南越国(公元前204年—公元前111年),亦称 南粤国 ,是 秦末至西汉时期 位于 中国岭南地区 的一个 政权 。 原为古民族名,是古代越...

​“五代十国”简介 及著名历史人物汇总

​“五代十国”简介 及著名历史人物汇总

147

“五代十国”简介 及著名历史人物汇总 资讯来自网络;原创 Jack·Zhang 人类智慧博物馆 山东 人类智慧博物馆 保持一颗童真的好奇心,去探索世界的奥秘! 五代十国(907年—979年) :...

​历史人物传记第33位夏朝开国君主——大禹

​历史人物传记第33位夏朝开国君主——大禹

142

历史人物传记第33位夏朝开国君主——大禹 大禹是我国著名的人物,我们打小就在课本书上听到的。让我们一起往下看看具体一点的帝禹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大禹之简介 禹(生卒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