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2024.12.20
今天是2024年12月20日,抄书打卡第392天。让我们看一下历史上的今天都发生了什么吧。
澳门回归祖国
1999年12月20日 (农历冬月十三),澳门回归祖国。
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文化中心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祖国。交接仪式后,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暨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这是继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之后,中华民族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又一盛事。这是12月20日零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在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升起。
九寨沟等三处成为“世界级”自然遗产
1992年12月20日 (农历冬月廿七),九寨沟等三处成为“世界级”自然遗产。
1992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决定,将我国的武陵源、九寨沟、黄龙三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七届大会正式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6年成立了世界遗产委员会并建立了《世界遗产名录》。迄今,已有127个国家成为缔约国,381项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据悉,当是我国已有10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除武陵源、九寨沟、黄龙外,以前列入的还有北京故宫、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长城、秦始皇陵、敦煌莫高窟以及黄山和泰山。
美军入侵巴拿马
1989年12月20日 (农历冬月廿三),美军入侵巴拿马。
高高在上的美国入侵者--巴拿马街头,美国士兵正在享受一位巴拿马老人的服务
1989年12月20日凌晨,巴拿马的居民大部分已沉入梦乡。虽然前几日巴拿马国防军和运河区美国驻军之间发生几起枪击事件,双方虎视眈眈,剑拔弩张,但眼下似乎一切平静如常。然而,一场震惊世界的军事入侵行动却迅即来临。
午夜过后,首都巴拿马城的人被炸弹的声响惊醒。接着,1时许,猛烈的炮火和密集的机枪扫射划破夜空。巴政府最高首脑诺列加将军的国防军司令部中弹起火。国家电台传出“美国佬来啦!美军入侵巴拿马!”的呼叫。国家电视台反复播出巴国旗图案。
这是美国自越南战争后发动的规模最大的军事行动,代号“正义事业行动”,主要目标是推翻诺列加政权,将诺列加本人抓获。
隶属于美军“南方司令部”的1.3万名当地驻军兵分5路,同时向巴拿马城及其周围目标发起突然袭击。美军特种部队攻击了城西南方里奥哈托镇的巴国防军两个连;乘武装直升机的空降兵占领了城东郊外的托里霍斯国际机场;美军并占领了马登水坝和发电厂,封锁了交通要道。
美军在巴拿马城遇到顽强抵抗。激战持续到拂晓,巴国防军总部基本被美军轻型坦克和火炮夷平。总部附近高层建筑火焰熊熊,浓烟蔽日。但诺列加却早已不知去向。
至日落前,美军得到本土等82空降师、第5步兵师机械化营等数千名部队增援,总兵力达2.4万人,大大超过1万多人的巴国防军。此外,另有约1万名官兵正从美国东、西、南部军事基地向巴拿马赶来。
华盛顿五角大楼作战室里,国防部长切尼、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将军通宵坐镇。军方当晚宣布,“关键军事目标已经实现,有组织的抵抗已被粉碎”。但同时承认,整个局势“既未完全控制,也未失去控制”。从巴拿马传来的消息说,在巴拿马城和第二大城市科隆双方仍在交火。忠于诺列加的军队在首都城外“玛丽奥特”饭店扣押了40余名美国人质。一天之内巴方军人和平民至少100人丧生,1000余人受伤。
诺列加的去向是个谜。晚8时左右,就在巴国家广播电台被火箭击毁前,广播中传出诺本人不到1分钟的简短讲话。他以平静的语气说,“这里是曼纽埃尔·安东尼奥·诺列加……我向国防军、全体巴拿马人致敬!我们绝不后退一步,必须抵抗,前进直到胜利……”美军方已悬赏100万美元活捉诺本人。鲍威尔将军下令美军挨家挨户搜寻诺列加的下落。此间人士认为,虽然美军的大规模进攻已告结束,但战斗并未平息,事态仍在发展中。巴拿马今天不时地传出枪声和爆炸声。午夜时分在美军基地宣布就任巴总统、副总统的恩达拉、福特和阿里亚斯,立即得到美国的承认。
华盛顿这日积雪满地,天气奇寒。从早至晚,白宫、国会、国防部、国务院等军政首脑几乎全体出动,为这次入侵行动辩护。称美国的军事行动是为了保护美在巴的利益和侨民安全,“符合国际法”。但军方承认,“正义事业行动”作战方案至少已酝酿了几个月,并经实战演习。
美军悍然入侵巴拿马的消息已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国际舆论的谴责。除英国首相玛·撒切尔支持布什的“勇敢决定”外,拉美、欧洲等多数国家均同声反对。美国国会两党主要领导人都表态支持白宫的行动,但一位加州议员指责此举是“炮舰政策的嗜杀行为”。在巴拿马失去亲人的家属泪流满面地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一位丈夫参战的妇女说,“今年的圣诞节真难过!”
1959年 苏联制成世界上第一架电子排版机
康熙皇帝驾崩
康熙帝(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爱新觉罗氏,名玄烨,清朝第四代君主,年号“康熙”。玄烨于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1654年5月4日)生于北京紫禁城太和殿,顺治帝第三子,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1722年12月20日)崩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六十九岁。在位六十一年零十个月(1661年2月5日-1722年12月20日),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
753年12月20日 (农历冬月廿一),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
唐天宝12年即公元753年12月20日,66岁高龄并且双目失明的鉴真和尚,在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一行的陪同下,实现了他多年的愿望,在5次东渡失败后,第6次东渡日本终于成功,踏上了日本的国土。
鉴真,俗姓淳于,江苏扬州江阴县人,出身佛徒家庭,708年21岁时在长安实际寺受戒,正式取得僧籍。5年以后,一直到他东渡为止的40年中,他讲经、建寺、造像,由他授戒的僧侣先后达4万多人,其中有不少是以后成名的高僧。733年,他被誉为江淮一带的授戒大师,在佛徒中的地位很高,成为一方的宗首。
七、八世纪时的中国,即盛唐时代,阶级矛盾比较缓和,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繁荣,文化和技术各方面都有很大成就,因此周围国家都派遣使节、留学生到中国来学习。日本当时处于奴隶社会,封建制的萌芽已逐渐增长。7世纪以后随着和中国交往的增加,他们直接向中国派遣使团和留学生,学习中国的经验。743年,日本学问僧荣睿、普照到扬州请鉴真东渡弘法。荣睿、普照是733年由日本派遣,来中国邀高僧去日本传法授戒的。他们经过10年的访察,才找到了鉴真。鉴真当时已55岁,为了弘扬佛法,传播唐代文化,欣然接受了荣睿、普照的邀请,决定东渡日本。
第一次东渡日本,鉴真和弟子祥彦等21人从扬州出发,因受到官厅干涉而失败。第二次东渡他买了军船,采办了不少佛像、佛具、经疏、药品、香料等,随行的弟子和技术人员达85人之多。可是船出长江口,就受风击破损,不得不返航修理。
第三次出海,航行到舟山海面又因触礁而告失败。
公元744年,鉴真准备由福州出海,可是在前往温州途中被官厅追及,强制回扬州,第四次东渡又没有成功。
748年6月27日,鉴真进行第五次东渡,他从扬州出发,在舟山群岛停泊三个月后横渡东海时又遇到台风,在海上漂流了14天后,到了海南岛南端的崖县。在辗转返回扬州途中,弟子祥彦和日本学僧荣睿相继去世,鉴真本人也因长途跋涉,暑热染病,双目失明。
鉴真未因失明而灰心丧志,又过了5年,66岁高龄的失明老人,毅然决定再度出航。753年10月19日,他离开扬州龙兴寺,11月16日乘第二艘遣唐使船从沙洲的黄泗浦出发,直驶日本。12月20日中午,这位夙志不变、决心东渡弘法的盲僧,终于踏上了日本的土地,在鹿儿岛县川边郡坊津町的秋目浦上陆,随行的有普照、法进和思托等人。
40多天后,鉴真一行到达当时的京都奈良,受到天皇为首的举国上下的盛大欢迎,轰动日本全国。他在日本生活了10年,于763年5月初6日在日本圆寂,终年7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