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历史之美古希腊哲学

西方哲学历史之美古希腊哲学

西方哲学历史之美古希腊哲学

公元前6~公元5世纪出现在希腊本土以及地中海沿岸,特别是小亚细亚西部、意大利南部的哲学学说。亦称古希腊罗马哲学,是西方哲学最初发生和发展的阶段。

产生的历史背景公元前6世纪,希腊已进入奴隶社会,在地中海沿岸存在许多希腊城邦,除分布在希腊本土外,在东方的今小亚细亚和西方的意大利等地还有不少殖民城邦。这些城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有些城邦,如伊奥尼亚的米利都,地处海滨,是海上交通要道,很早从事航海事业和海上贸易,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迅速,商品贸易比较发达,科学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发展居于前列;有些城邦长期处于自然的农牧业经济状态,文化发展比较迟缓落后。在政治上,有些城邦,如雅典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奴隶制民主制,制定了民主的法律制度,有利于文化和思想的发展;有些城邦还处于比较落后的奴隶主贵族专制阶段。因此,当时希腊的各种社会矛盾比较复杂。在各城邦内部除了奴隶主和奴隶的矛盾外,还有奴隶主贵族和自由民、奴隶主贵族和奴隶主民主派以及民主派内部的不同派别之间的矛盾斗争。在各个城邦之间也经常发生矛盾冲突和战争,还有东方波斯帝国不时入侵,希腊民族同他们长期进行战争。希腊哲学正是在这种复杂的社会条件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自然哲学时期公元前6世纪,东方伊奥尼亚地方的一些哲学家开始提出世界的本原问题,探究世界到底是什么,它从什么东西演变而成,最后又回归到什么东西上去,这些哲学家被称为伊奥尼亚学派。他们反对过去流传的种种神话创世说,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些物质性的元素,如水、气、火等;他们最早用自然本身来解释世界的生成,是西方最早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著名的代表有米利都的泰利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米尼和爱非斯的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不但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而且认为万物永远是流动的,同一事物既存在,又不存在。运动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对立,它们互相联系、互相转化又相互斗争,一切都由斗争产生。这是最早的辩证法思想。列宁称赫拉克利特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与此同时,在意大利南部出现了具有另一种思想倾向的哲学学派,他们认为万物的本质不是物质性的元素,而是一些抽象的原则,毕达哥拉学派认为是“数”(见毕达哥拉与毕达哥拉学派),以巴门尼德为代表的爱利亚学派认为是“存在”,并认为“存在”是不变的、不生不灭的,运动变化的只是事物的现象。他们的哲学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这是哲学史上一直有争论的问题。但他们提出的非物质性的抽象原则,对以后唯心主义哲学的产生影响很大。

后来的自然哲学家在承认运动变化的同时,都企图在它们背后找出永恒不变的因素来。恩培多克勒认为是水、火、土、气四种“元素”;阿那克萨戈拉则认为是包含有各种不同性质的“种子”,万物是由它们以不同的比例结合而成的;德谟克利特把万物的本原归结为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原子”(见原子与虚空),它们没有性质上的差异,只有形状、排列、状态的不同。万物是由原子组合而成的。虽然阿那克萨戈拉提出“奴斯”作为事物运动的最后原因,为后来唯心主义哲学开了门户,但这些自然哲学家都是唯物主义者,特别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近代物质结构学说的先导。列宁将他当作古代唯物主义哲学路线的代表。

人本主义和系统哲学时期公元前5世纪,雅典已经经过几次民主改革,在反对波斯战争中成为希腊各城邦的盟主,并在伯里克利领导下,实现了发达的民主政治,雅典成为古希腊世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由于民主政治的需要,出现了一批以教授演说的论辩术为业的思想家,被称为“智者”。他们讨论的中心不再是自然界宇宙生成等问题,而集中到人类社会政治伦理方面来,“人”成为研究的中心。智者的著名代表是普罗泰戈拉。为了反对传统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制度和思想,他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著名命题,认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只能是个人的感觉和利害,为当时的民主制提供了理论根据。但他的思想也导致否认客观真理的存在。这种相对主义思想发展到极端,产生了智者高尔吉亚的怀疑论和不可知论。智者的思想在政治上虽然起过进步作用,但却是古希腊哲学最初的带有主观唯心主色彩的哲学。

苏格拉底反对智者的相对主义,认为客观真理是存在的,他要为各种伦理道德范畴寻求普遍的定义。他反对用灌输知识的方法教育青年,主张用论辩诘难、找出对方论证中的矛盾的方法,启发人们自觉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就是“辩证法”一词的最早来源。苏格拉底自己没有写过什么著作,他的思想主要在他的学生柏拉图写的对话篇中保留下来。因此,难以明确区分他们两人的思想。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有大量著作流传至今的人,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创立了庞大的哲学体系。他们的体系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中是最早的,也是少有的。柏拉图认为我们感觉到的种种变动的、有生灭的具体事物,只是现象,它们是相对的,它们的本质是一个同名的、永恒不变的、绝对的“理念”。比如,具体的美的事物有无数个,“美的理念”却只有一个,美的事物以美的理念为目的,不断地追求它,却永远不能达到它。所以,理念是具体事物的原因和目的,它在具体事物之外,并且先于具体事物而存在。人对理念的知识是先验的,只要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觉就可“回忆”起来(见回忆说)。柏拉图的哲学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列宁将他作为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路线的代表,和德谟克利特的哲学路线相对立。

柏拉图在后期的对话篇中对前期的思想作了一些修正,他看到了理念这一普遍的范畴并不是绝对单一的,而是存在普遍联系的,这一看法有较多的辩证法思想。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但是他批评了他的老师。他把理念称为“形式”,把物质称为“质料”,认为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合而成的;因此,形式并不是在事物之外独立存在的,它只在具体事物之中,和质料相互结合而存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在《范畴篇》中,他认为具体事物是“第一实体”,这时候他是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的;而在《形而上学》等著作中,却认为质料只》是潜能,形式才是现实,现实先于潜能,形式决定事物的本质(见形式和质料、潜能与现实)。他还认为有不动的第一推动者即纯形式存在,这就偏向唯心主义了。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从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运动变化的哲学体系,对以后黑格尔哲学影响很大。他又用辩证的方法研究了许多哲学问题和范畴,所以恩格斯说他“已经研究了辩证思维的最主要的形式”。亚里士多德还是第一个要将哲学和其他学科区别开来,使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哲学家。他分别地研究了逻辑、伦理学、政治学、天文、等各学科,他们是这些科学的最早建立者,是古希腊学者。

希腊化和罗马哲学时期公元前336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即位,他建立了跨越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这个帝国虽然很快就瓦解了,但希腊文化以亚历山大里亚城为中心得到了广泛传播,历史上称为希腊化时期。当时自然科学如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医学等均迅速发展,为这些科学成就作出哲学总结的是唯物主义哲学家伊壁鸠鲁(见伊壁鸠鲁和伊壁鸠鲁学派),他接受并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和原子之间只有形式、排列和状态的不同,伊壁鸠鲁却指出原子的重量也是彼此不同的,因而在运动中能够产生偶然性的倾斜。这样,他就比较正确地解释了必然与自由的关系问题,并且猜测到了事物运动的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

当时,由于战争频繁,社会动乱不安,哲学讨论的重点转移到伦理方面,探讨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幸福是什么等问题。有3大学派对这些问题作出了不同的回答:①伊壁鸠鲁学派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认为快乐是人们生活追求的目的。但他们不是庸俗的享乐主义者。他们反对放纵情欲,认为身体的健康和精神的宁静才是真正的快乐和幸福。他们反对宗教迷信、宿命论和目的论。②斯多阿学派主张宿命论和禁欲主义,认为人生真正的幸福就是服从命运的安排,顺应自然而生活。他们宣传宗教信仰,反对追求快乐,主张克制一切欲望,甚至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③以皮浪为代表的怀疑论认为,对事物不能有任何知识,甚至不能肯定它们究竟是存在还是不存在,最好对一切保持不肯定的态度,不作任何判断,以免引起无谓的争论和烦恼。皮浪主张对一切要无动于衷,以求得心灵上的平静。他甚至说,聪明的人应当象猪一样不动心。后两种观点反映了奴隶制没落时期奴隶主阶级颓废的心理。

古罗马哲学罗马的奴隶制是希腊奴隶制的继续,古罗马的哲学也是古希腊哲学的继续。古代罗马哲学,一方面是以卢克莱修和琉善为代表的唯物主义,他们坚持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学说,反对唯心主义和宗教迷信。卢克莱修的《物性论》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伊壁鸠鲁的哲学,是唯一保留下来的古代唯物主义哲学的完整著作。另一方面,在当时奴隶制已经进入没落时期的历史条件下,各种唯心主义哲学盛行。怀疑论和斯多阿主义继续流行,其中斯多阿主义甚至一度成为官方哲学,连罗马皇帝奥勒留也信奉它。此外,还产生了M.T.西塞罗的折衷主义和以斐洛为代表的神秘主义哲学。罗马时期最大的唯心主义哲学派别是以普罗提诺为代表的新柏拉图学派,它实际上是将斯多阿主义、伊壁鸠鲁及怀疑论的学说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内容相结合的大杂烩。它的主要特点是发挥柏拉图学说中的神秘主义思想。普罗提诺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神秘的“太一”。它是绝对的、超存在的神,由它流出万物。正是这种神秘主义哲学为当时新兴的基督教提供了理论基础。罗马后期开始产生“教父哲学”,使哲学沦为宗教神学的工具。从此古希腊罗马哲学向中世纪哲学过渡。

古希腊哲学的历史地位在西方哲学的发展史中,古希腊哲学是它的幼年时期。

最初的希腊哲学家同时也是自然科学家,他们不满足于原始宗教和神话,根据自己的直观,以人类正常的常识为依据,用自然现象本身来说明世界;他们从无限多样的自然现象中看到它们的统一和联系,看到它们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看到它们的矛盾和对立。因此,最初的希腊哲学家都具有自发的朴素唯物主义或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最初的唯心主义哲学是在阶级偏见、宗教影响和认识的片面性中发生发展起来的。即使是唯心主义的哲学家,他们也将世界当作一个整体而从总的方面来观察。马克思说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他们受到的歪曲比较少,因此能够向我们提供比较正确的、虽然是幼稚的世界观。

以后西方各种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思想,都是从古希腊哲学思想中发展起来的。由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发展起来的原子论学说,不但是以后的唯物主义,而且是近代科学的先导;以赫拉克利特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辩证法思想,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形成有深刻的影响;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创立的古代的系统哲学,虽然大多是唯心主义的,但其中包含的理性主义因素,在以后西方的哲学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中,起过重大的作用。同时,古代希腊哲学中还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如诡辩论、怀疑论、神秘主义、相对主义、折衷主义以及各种颓废没落的人生哲学,影响着以后的各种消极思想。直到今天,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哲学,仍旧是许多学者不断进行研究的课题。

相关推荐

​每天了解一位历史名人——于右任

​每天了解一位历史名人——于右任

140

每天了解一位历史名人——于右任 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汉族,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斗口于村,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

​历史的记忆61:阿古柏其人其事

​历史的记忆61:阿古柏其人其事

112

历史的记忆61:阿古柏其人其事 如果按照我国现在的民族划分,阿古柏应该是塔吉克(族)人。他1820年出生于清朝藩属国浩罕汗国的匹斯坎特(今属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他的父...

​北洋水师:历史与传说

​北洋水师:历史与传说

98

北洋水师:历史与传说 今天咱们谈谈有关北洋水师的历史与传说。 所谓「北洋」,本来是个地理概念,最早出现在宋朝。指的就是大致今天的山东、河北、辽宁,以及朝鲜半岛所围合...

​热帖:渭南瑞泉中学的渊源与历史

​热帖:渭南瑞泉中学的渊源与历史

157

热帖:渭南瑞泉中学的渊源与历史 渭南市瑞泉中学系陕西省首批办好的十所重点中学之一,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瑞泉中学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连...

​天上七仙女们的历史故事

​天上七仙女们的历史故事

179

天上七仙女们的历史故事 七仙女,是中国古代神话里七位女神的总称。有时也单独指七姊妹中最小的七妹。七仙的起源:一是天文崇拜,与女宿扶筐七星、昴宿七星、牛宿织女三星、女...

​「滨州百名历史人物」中国最后一位大儒梁漱溟

​「滨州百名历史人物」中国最后一位大儒梁漱溟

77

「滨州百名历史人物」中国最后一位大儒梁漱溟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后又取字漱溟,是元朝皇族后裔,是中国现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被称为一代宗...

​广州海珠桥历史

​广州海珠桥历史

128

广州海珠桥历史 #精品长文创作季# 海珠桥(Haizhu Bridge)是中国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和越秀区的跨江通道,横跨珠江水系上,是广州最早的中轴线组成之一、中国第一座钢结构开合桥、19...

​民国陕西著名历史人物 胡景翼

​民国陕西著名历史人物 胡景翼

158

民国陕西著名历史人物 胡景翼 少年时代 胡景翼的老家在陕西富平县陵怀堡,因父亲胡彦麟在外经商,家中无人照料,举家迁至外祖父家侯家堡。胡景翼的父亲胡彦麟,读过几年私塾,...

​历史上的百名名将——第四十四位马援

​历史上的百名名将——第四十四位马援

66

历史上的百名名将——第四十四位马援 马援 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扶风郡茂陵县(今陕西兴平)人。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 新朝末年,马援投...

​100张照片,看一看南京百年历史

​100张照片,看一看南京百年历史

142

100张照片,看一看南京百年历史 城市在变化 怀念却从未停止 曾经的南京是什么样子的呢? 你还记得多少? 图源网络 下面这些老照片 将从1872年的第一张照片说起 一起见证南京近150年...

​历史上在泰坦尼克号上真正发生了什么?

​历史上在泰坦尼克号上真正发生了什么?

106

历史上在泰坦尼克号上真正发生了什么? 泰坦尼克号的真实故事 泰坦尼克号无疑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船只,众所周知,它是在20世纪发生冰山事故后被击沉的。 美国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

​南越国:岭南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王朝政权

​南越国:岭南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王朝政权

80

南越国:岭南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王朝政权 简介 南越国(公元前204年—公元前111年),亦称 南粤国 ,是 秦末至西汉时期 位于 中国岭南地区 的一个 政权 。 原为古民族名,是古代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