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十大女将军:个个都是巾帼不让须眉,谁说女子不如男
女性在军事领域的地位向来不高,但中国历史上依然出现过一些杰出的女将军。她们有的继承家业,有的凭借过人智慧,有的依靠坚韧意志,在纷乱动荡的年代里率军立功,证明了女子并不比男子差。
一、三国时期的两位女将军
1、杜氏:抵抗曹操的巾帼女将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战火纷飞。当时有个女子名叫杜氏,绝不是等闲之辈。她不仅长得美丽动人,而且性格刚烈,擅长骑射。杜氏的丈夫是个小官员,性格懦弱无能。杜氏经常替丈夫出谋划策,做主家庭大事。
建安七年(202年),曹操带兵南下,杜氏丈夫不敢抵抗,准备弃城而逃。杜氏勃然大怒,把丈夫捆绑在柱子上,亲自带领百姓抵抗曹军。她白天督促士兵修建城墙巡逻防守,晚上亲自站在城楼上放箭。
曹操见城池坚固,防守严密,无法轻易攻克,只得退兵北上。杜氏立下大功,声名远扬,人称“穰侯夫人”。她以实际行动证明,女子也可以在战场上担当大任,抵抗强敌,保家卫国。
2、庞氏:力战吕布的女兵教头
东汉末年,豪强权贵称雄一方,战火纷飞。当时也有一些女性参与其中,庞氏就是其中之一。她丈夫刘备起兵组建军队时,庞氏也在军中担任重要职务,是刘备的女兵教头。
刘备部下有些石破天惊的猛将,比如关羽、张飞,都要听庞夫人指挥调遣。庞氏不仅擅长使用刀枪,而且布阵立旗,训练女兵,与男兵们并肩作战。
建安五年(200年),刘备在下邳(今江苏睢宁)被吕布击败。吕布的精锐步兵很快攻到刘备大营,刘备仓皇出逃。庞氏乘马冲入军阵,亲自指挥断后。多亏有她在,刘备才得以全身而退。此役庞氏立下汗马功劳,名声远扬。
二、宋金元时期的三位女将军
3、田氏:助夫挽狂澜的忠贞妇女
北宋末年,金兵南下,攻陷汴京(今开封),史称“靖康之变”。眼看金兵来势汹汹,当时许多文臣纷纷弃宋投金,而有一位女性却选择与金人抗争到底。她就是田氏。
田氏本是右丞相文彦博的夫人。金兵占领汴京后,她的丈夫组织抵抗,在江淮一带建立抗金根据地。田氏不仅动员家人支持丈夫,自己更是“矢口而出,奋不顾身”,与金兵血战到底。
一次,文彦博兵败,单骑奔逃。田氏得知后立即领兵前去营救,见丈夫受重伤,连人带马一起背到大营。不久,文彦博伤重去世,田氏痛心欲绝,但仍然坚持率领妇女儿童继续和金人对抗。这种忠贞不屈的精神,令后人钦佩不已。
4、萧氏:出奇兵大破蒙古的金国女将
13世纪初,蒙古铁骑渡河南下,金国危在旦夕。此时,有一位女性英雄挺身而出,大破蒙古军,一时名声震动中原。她就是金国名将萧斌的女儿萧氏。
1230年冬,蒙古大军南侵,进逼开州(今山西省晋城市),开州城内守军抵抗不住,局势危急。此时,萧氏带领亲兵,趁夜从小门出城,绕到蒙军后方,发动突袭。她亲自冲锋陷阵,所向披靡,一举击溃大批蒙古军。
次日早上,蒙古援军赶到,萧氏趁敌军疲惫之机,再次发动攻势。此次她运用“空城计”,开门放蒙古军入城,半路突然关门放箭,歼灭大批敌军。萧氏接连出奇兵,大破强敌,一雪前耻,声名远扬。
三、明朝的三位女将军
5、王氏:率水师歼灭倭寇的明朝女提督
16世纪中期,倭寇侵扰中国沿海,海禁大开,王直等官员接连败退。此时,出现了一位电击倭寇,为国捍危的女提督。她就是王氏。
王氏丈夫邢邦彦是个有威望的正直官员。为捍卫家国,王氏不仅动员亲族支持丈夫的水师建设,自己更是”亲临督阵,恃婦人之仁,慷慨捐资“,鼓舞士气。
1555年,倭寇屡屡突破王直的防线,进犯宁波、镇海等地,王直无力抵抗。此时,邢邦彦调集王氏训练的水师精锐直插倭寇腹地,迎头痛击,击溃其前锋。倭寇大惊失色,仓皇逃窜。此战一举拔除倭寇之患,王氏功不可没。
6、俞氏:防倭有方的浙东女将
与王氏同时期的还有一位女性也建立水师,抗击倭寇,立下赫赫战功。她就是俞氏。俞氏丈夫是浙东名将,她不仅支持丈夫的军事行动,自己也直接参与训练水师,出谋划策。
有一次,倭寇猖獗,突袭温州,俞氏丈夫不在身边。俞氏机敏果决,亲自督军抵抗倭寇。她派人诈败佯溃,诱使倭寇深入,自己亲自埋伏在半山腰,俟其至,鼓声大作,奋勇猛攻,将倭寇全部歼灭。
此外,俞氏还擅长使用火攻,训练了一支“女子济济水火队”,配合常规作战,屡建奇功。她的防倭事迹,为后人津津乐道。
7、邓氏:擅训练女兵的武术女强人
明朝中叶还有一位女性将领,以训练女兵见长。她就是邓氏。邓氏生于武将世家,从小便酷爱武术,衫跨裙习弓剑,无所不通。成年后她组建了一支全女兵队伍。这些女兵们都精通各种兵器,作风彪悍,号称“铁娘子军”。
1557年,徐海猖獗一带,邓氏率女兵助军官李镗歼灭海盗,立下头功。此后,邓氏女兵队多次出动,与倭寇大战数百回合,均告捷报。邓氏不仅武艺超群,训练组织能力也让后人刮目相看。
四、清朝的两位女兵教头
8、樊氏:训练大清禁卫军的女兵教头
18世纪中期,大清国力日盛,军力强横。而训练大清禁卫军的,竟然有一位女兵教头。她就是樊氏。樊氏生于将门之家,自幼便跟父从征战沙场,兼具计谋和勇武。
乾隆年间,樊氏入宫任职。她不仅训练宫廷侍卫,还直接参与中外战争,带兵镇压大小起义军。如1795年白莲教起义,就是樊氏率领禁卫军和帅同征伐,力挽狂澜。樊氏在世60余年,始终躬行军事,为大清王朝立下赫赫战功。
9、戚氏:整顿武装力量的满洲女强人
与樊氏同时,还有一位女性将领也在辅助皇帝统领军队。她就是戚氏。戚氏是皇族后裔,作为内务府大臣,她积极整顿清朝武装力量,统领禁卫军和红衣大炮手。
鸦片战争期间,戚氏率部坚决抵抗英法联军进犯,奋勇当先。天津一战,戚氏亲自督阵,英法军队伤亡惨重。次年英法联军重新犯境,戚氏再次率部迎战,英法联军不支,被迫停战求和。戚氏国危亲御,挽狂澜于既倒,功勋卓著。
从汉朝到清朝,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杰出女性,不仅政务军务管理有所建树,有的更是亲临沙场,立下赫赫战功。她们以实际行动证明,女子并不比男子差,有的反而不在男子之下。这些巾帼英雄的事迹,激励着千百代中国女性敢于斗争、勇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