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为什么要饿死邓通

汉景帝为什么要饿死邓通

说到这个汉景帝很多人应该是知道的,也是很厉害的一位皇帝了,文景之治就是汉景帝当时的,但是文景之治话说做了一件让人非常不理解的事情,那就是他活活的把这个富可敌国西汉首富邓通给饿死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这样的情况发生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

汉景帝为什么要饿死邓通

邓通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富可敌国的富翁之一,家里有矿,而且是可以直接铸钱的大矿。

他并不是祖坟埋得好,埋在一个大矿上,而是其父给他取了一个好名字。

因为名字取得好,得到汉文帝的宠幸,一夜暴富。但因为文帝的儿子汉景帝不喜欢他,没收了邓通家的矿,最终让他活活饿死。

这事史书记载很清楚,也没有很复杂的故事情节,貌似没有称道之处,但仔细品味,还是很有味道的。

1、是偶然还是冥冥之中有神灵,上天安排好了邓通一生的命运

邓通的故事,被记载在《史记·佞幸列传》,司马迁开篇就说道:

谚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固无虚言。非独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

俗话说:“努力耕田,不如遇到一个好年头;好好做官,不如遇到一个赏识自己的君主。”

此话不假,并不是没有根据的空话。

不但女子利用美色谄媚取宠,就是士人、宦官也经常会有这种情况,凭借花言巧语、溜须拍马,得到君主的宠幸,进而飞黄腾达,一夜富贵。

士人邓通就是这个情况。

邓通,蜀郡南安人也,以濯船为黄头郎。

邓通,是蜀郡南安(四川乐山)人。其父邓贤生在秦末汉初,勤劳持家,有了一定的积蓄,成为殷实之家。

邓通出生的时候,上面已经有了三个姐姐,全家都眼巴巴的希望生个儿子。此时,家门口刚刚修通了一条官道,直通京城。其父非常高兴,就以“通”为儿子取名。

冥冥之中有神灵,这个“通”字,为邓家将来发迹,暗中增添了神奇的效力。

家境殷实的邓贤,就希望邓通好好读书,将来光宗耀祖。但际运不济,到了弱冠,邓通也没读出个名堂来。不得已,邓通就去学习驾船,却练就了一手过硬的驾船本领。

虽然邓通善于划船,但也不甘于做一个船夫,关键时刻还得靠拼爹。

汉景帝为什么要饿死邓通

西汉初年,读书人的仕途之路大致有三条:

一是入朝为郎官,家有中等财产(十万钱以上,汉景帝改为四万),就可以自备车马服饰,去京师做郎官,等待朝廷征用。这就跟北漂差不多,天子脚下机会多一些,但需要具备一定的财力,没人提供饭盒,未发达之前需要自己生存下去。

二是在本郡做一些小官吏的差事,这不需要拼爹,愿意干就行,当然出路也不会很好。

三是有高才大名,等待大官府征辟。当时还没有荐举制度,需要经常参加一些派对,提升名望。

在这种情况下,颇有资财的邓贤,就给儿子置办了车马服饰,把邓通送往京师长安,去寻求一条光宗耀祖、彰显门楣的通天大道。

由于邓通擅长划船,就被任命为黄头郎。

一个偶然的机会,邓通人生的小船就扬帆起航了。

2、天上掉馅饼,砸在了邓通的头上

令邓贤爷俩没想到的是,一个小小的郎官,却在一夜之间飞黄腾达。

邓通的发迹,的确是非常幸运的,比天上掉馅饼还幸运很多,几乎与买彩票中了上亿的大奖差不多。

孝文帝梦欲上天,不能,有一黄头郎从后推之上天,顾见其衣裻带后穿。

此时的国主是汉文帝刘恒,本来国主这事也没有刘恒啥事。但由于刘邦之后,吕后家族乱政被铲除,刘恒就稀里糊涂被拥戴为帝王。

做皇帝这事都可以这么操作,那啥事还有不可能的呢?于是,汉文帝就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上天玩玩。

还别说,这梦还真让刘恒给梦到了。

汉文帝做了个梦,梦见自己想上天,可就是上不去。这时候一个黄头郎从后面推了他一把,就上天去了。

文帝回头一看,看到这个黄头郎衣衫的横腰部分,衣带在后面打了个结,就好像是衣服后穿一样。

文帝一觉醒来,感到神奇,就暗地里去寻找这个衣服后穿的黄头郎。

黄头郎,是汉代掌管船舶行驶的官员。

豹眼不清楚船夫如何穿衣,但想象中为了划船方便,把捆扎衣服的衣带打结在后面,这是船夫常规穿衣的方式吧。

衣服后穿比较罕见,但负责船舶行驶的黄头郎衣服后穿并不稀奇。但神奇的是黄头郎推了汉文帝一把,而不是别的啥头郎。

冥冥之中,就该邓通发迹了。

汉文帝看到黄头郎邓通,就把他召来,一问姓名,说是邓通。文帝联想到“登通”,岂不就是“登天之通道”吗?

于是乎,对邓通宠幸日甚。先后赏赐亿万钱财,并拜为大夫。

此事想来,黄头郎未必就邓通一人吧。但汉文帝只对邓通一人青眼有加,与其名字取得好不无关系。

总之,邓通的人生算是开挂了。

3、天道诡异,但天道终酬勤,投机取巧是不能久远的

然邓通无他能,不能有所荐士,独自谨其身以媚上而已。

邓通没啥别的本事,也不能推荐贤能,因为机缘得到了皇帝的赏识。

但邓通有一件能耐是一般人学不来的,那就是“谨其身而媚上”。

邓通知道自己没本事,也不敢凭借皇帝宠幸而充大,谨小慎微以处世安身。但却很会献殷勤讨好皇帝,把皇帝老儿伺候地舒舒服服,富贵也就有保障了。

按理说,伺候人是个苦差事,伺候皇帝更不容易。有能让皇帝满意的本事,得到富贵也是理所当然的。

但造化弄人,无事却一定要弄出些事来捉弄你。

汉景帝为什么要饿死邓通

文帝尝病痈,邓通常为帝唶吮之。文帝不乐,从容问通曰:“天下谁最爱我者乎?”通曰:“宜莫如太子。”

文帝刘恒曾经得了痈疽,邓通就经常替文帝吮吸脓血。这么恶心的事,邓通居然乐此不疲,也是难为他了。

文帝本该很爽才是,可他却高兴不起来。

文帝淡然从容地问邓通,说:“天下最爱我的人是谁啊?”

邓通回答说:“应该没有人比得上太子更爱您得了。”

文帝心想:好嘛,那就看看太子多么爱寡人吧。

正巧太子前来探望文帝的病情,文帝就让太子给他吮吸脓疮。太子刘启虽然不敢违旨,吮吸了脓血,却显露出了难为情的样子。

这一切自然被汉文帝看在眼中。

事后,太子听说邓通经常为文帝吮吸脓血,心里感到惭愧,但也因此怨恨邓通。

邓通虽然令文帝很爽,但与太子刘启,也就是将来的皇帝汉景帝结下了梁子。

4、邓通饿死别人家中,也是命中注定

汉文帝还算是一个好皇帝,不仅自己想着上天,还想着与身边宠幸的人一起永远富贵,这很难得。

当时,汉朝廷有个很牛的老太太叫许负,能预知身后事。

汉文帝就让许负给邓通相面,结果许负说:

“当贫饿死”。

汉文帝不信这个邪,说:“能不能让邓通富贵,全在我一句话。怎能说他会因为贫穷而饿死呢?”

于是,文帝就把蜀郡严道铜山赐给了邓通,让他自己铸钱自己花。

邓通钱流行天下,富可敌国。

邓通不仅有了矿,而且有权自己铸钱,其富贵程度可想而知了。

矿总有挖完的时候,人总有死的时候。

汉景帝为什么要饿死邓通

但邓通家的矿还没有挖完,而其靠山文帝却死了。

文帝一死,景帝刘启刚刚即位,就免了邓通的官职。没过多久,就有人告发邓通偷盗境外铜矿铸钱。

意思是,你挖自己的矿还不够,居然还去惦记别人家的矿。

从邓通做事谨小慎微来看,不至于如此。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一朝天子一朝臣嘛,谁叫你只想着自己溜须拍马捞好处,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呢?

景帝把这事交给有司办理,毫无疑问,确有此事。于是没收了邓通家的全部财产,结果还欠着好几亿钱呢?

至此,富可敌国的邓通,不仅一贫如洗,而且还欠下了一屁股债。

长公主刘嫖看不下去了,就时不时地赏赐邓通一些钱,但官吏马上就没收,以此来抵债,连一只簪子都不让邓通戴在头上。

于是,长公主只能给邓通一些衣食的费用。最终,邓通寄居在别人家中,直到饿死。

纵有骄横跋扈的长公主刘嫖资助,邓通还是因贫穷而死,这也是命中注定,非人力可以改变的。

5、邓通留给后世的教训

邓通的一生,看似是命中注定的,其实并不然,本质上还是人生价值观的问题。

天道酬勤,不依靠自己的本事,只会溜须拍马,即便一时会得到富贵,但如此得来的富贵终将成为浮云。

太史公曰:甚哉爱憎之时!弥子瑕之行,足以观后人佞幸矣。虽百世可知也。

司马迁说:“帝王宠幸与憎恶的机遇,的确是太可怕了。从弥子瑕的经历,完全可以看到后代佞幸之人的结局啊。哪怕是百代以后,也是可以知道的。”

太史公说得好啊,但百代之后,溜须拍马的人也没有断绝过。依然如过江之鲫,趋之若鹜,因为利益使然也。

在此多说一下弥子瑕的经历,给题主这个问题做个注脚吧。

汉景帝为什么要饿死邓通

《韩非子·说难》

弥子名瑕,卫之嬖大夫也。弥子有宠于卫。卫国法,窃驾君车,罪刖。弥子之母病,其人有夜告之,弥子轿驾君车出,灵公闻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犯刖罪。”

异日,与灵公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以其余鲜灵公。灵公曰:“爱我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弥子瑕色衰而爱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尝轿驾吾车,又尝食我以余桃者。”

同样是因为母亲之病私下里动用国君之车和把品尝过的桃子给国君吃,但由于国君的宠幸与厌恶,而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也就不必说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所持有不同的结论了。

弥子瑕的结局,理该给后世一些教训。但利益驱使,许多人却不以为戒。

这种事在职场上屡见不鲜,也就见怪不怪了。

总有一些偶然的因素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但本质而言还是天道酬勤。

伺候人这活不太好干,溜须拍马、阿谀逢迎的人,总会得到利益,但也不值得羡慕。因为这总不会长久,还是老老实实学点本事,安安分分挣碗饭吃比较踏实哦!

邓通留给后世的教训是,挖矿可以,但记着一定要把坑填好。否则,不是让别人掉坑里,就是把自己埋在里面。

相关推荐

​郑庄公靠忍换来春秋霸业

​郑庄公靠忍换来春秋霸业

123

郑庄公靠忍换来春秋霸业 繻葛之战,郑庄公重创周桓王军队,使得周天子从此颜面扫地,对其他诸侯国的话语权从此一落千丈。郑庄公也就此开启了霸主之路,不过郑庄公之所以能有如...

​朱元璋为何越来越讨厌李善长?

​朱元璋为何越来越讨厌李善长?

179

朱元璋为何越来越讨厌李善长? 说到朱元璋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很给力的,再说李善长吧,也厉害,明朝开国功臣,所以李善长对于朱元璋是不可多得的好帮手,但是后来朱元璋的皇...

​孙策自己有儿子,为什么要传位给孙权?

​孙策自己有儿子,为什么要传位给孙权?

103

孙策自己有儿子,为什么要传位给孙权? 说到三国时期东吴这边的事情,我们有的时候还是忽略了,但是其实我们仔细的分析的话,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探寻的,那就是其实东吴政...

​朱元璋早年靠什么收揽人心?

​朱元璋早年靠什么收揽人心?

131

朱元璋早年靠什么收揽人心? 朱元璋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位评价褒贬不一的皇帝,不过他能从一介布衣做到明朝开国皇帝,足以证明了他的伟大。朱元璋有着很强的领导力,在一个团队中...

​道光萧条也是经济危机吗?

​道光萧条也是经济危机吗?

146

道光萧条也是经济危机吗? 说到道光萧条大家应该没多少人知道的,但是这件事情在历史上也是的的确确发生过的,嘿嘿,而且就在清朝,看名字就是在道光年间,那么有的人问了,这...

​三国武将梯队分别有谁

​三国武将梯队分别有谁

93

三国武将梯队分别有谁 三国中武将中的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都分别有谁?三国真正鼎立,不以曹丕称帝区分,以地盘来讲,其实从汉中之战来讲可以说已经是只剩三家独大了...

​王莽篡汉为何没有反对者?

​王莽篡汉为何没有反对者?

86

王莽篡汉为何没有反对者? 王莽篡汉建立了新朝,这件事情,一直被当作是西汉和东汉的分界,后世人看当时的情况,可能会觉得,王莽篡汉是违背了汉朝宗室的意愿,自己强行篡权建...

​盘点宋朝历史上发生过的战争

​盘点宋朝历史上发生过的战争

74

盘点宋朝历史上发生过的战争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宋朝的战争的一些情况,也还是比较有意思,很多人想知道宋朝历史上都发生了哪些战争,对于这个问题也还是比较好理解的,下...

​西安事变谁捉到了老蒋

​西安事变谁捉到了老蒋

181

西安事变谁捉到了老蒋 说起西安事变,相信大家对这段历史不会陌生了,上学期间历史课上有专门的讲述这段历史。西安事变这段历史成就了两个人,一个是张学良,另一个则是杨虎城...

​明朝是如何击败葡萄牙远征军的

​明朝是如何击败葡萄牙远征军的

177

明朝是如何击败葡萄牙远征军的 若是过去还能够重来,获取我们所熟知的历史就完全改变了,那么公元1521年可能就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但明朝水师在珠江口的那场惨胜,却让任...

​清朝平定准格尔有什么历史影响

​清朝平定准格尔有什么历史影响

80

清朝平定准格尔有什么历史影响 公元1368年,朱元璋攻克元大都,元顺帝逃亡回了漠北草原。游牧经济无法支撑起忽必烈仿照中原汉制的大一统帝国,同时蒙古贵族对于黄金家族的离心...

​汉成帝与赵飞燕介绍 赵飞燕的诗句赏析

​汉成帝与赵飞燕介绍 赵飞燕的诗句赏析

85

汉成帝与赵飞燕介绍 赵飞燕的诗句赏析 说起赵飞燕,不得不提的就是汉成帝。而赵飞燕能成为人尽皆知的红颜祸水,也离不开汉成帝。说起汉成帝与赵飞燕的渊源,还得从俩人第一次...

​马陵之战爆发的原因过程结局

​马陵之战爆发的原因过程结局

101

马陵之战爆发的原因过程结局 战国初期,魏国历经魏文侯、魏武侯两代君主的经营,国势日强、兵威日盛,逐成战国初期霸主。然而,魏国的强大却引起了其他诸侯的戒备,孙膑出逃齐...

​澶渊之战辽朝为什么求和?

​澶渊之战辽朝为什么求和?

181

澶渊之战辽朝为什么求和? 澶渊之盟 发动战争的目的是隐藏在辽朝当权者心中的事情,自然不会在史料中得到明确记载,要知道这一目的,就必须从其战前战后的行为上入手分析。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