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黑豹党是如何发展的?他们是如何进行组织建设的?
在阅读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这样可以与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同时提升您的参感,小编也会持续更新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冷紫葉
黑豹党的组织建设与发展实践
黑豹党在丰富多样的理论指引下,开展了诸多具有典型特色的实践活动,既包括党内部的组织建设,也包括外部的一些发展实践,既有革命性的活动,又有改革性的行动。黑豹党采取的实践活动提高了其在国内外的吸引力,扩展了党的影响力,但是也带来了诸多争议和矛盾。
黑豹党的组织建设
黑豹党成立之后,党内成员人数逐渐增多,党的支部数量也在全国扩展。为了保持党的正常发展和运行,在黑豹党领导人的带领下,对党的组织建设采取了诸多措施,包括积极招募成员,扩大党的队伍,确定党的纲领和目标、组织原则以及党内法规条例,规范党内秩序,定期对党内成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成员的思想觉悟等。
黑豹党的内部组织建设卓有成效,使其由一个松散和分散的组织逐步变成一个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社会掀起不小动荡的风云政党。但是,在实施这些措施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为后来走向衰亡埋下了隐患。
拓展黑豹党的组织规模
黑豹党成员数量在其发展壮大期间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后期为整顿党内环境,整治党员的不良行为,开展过大清洗运动。19“年黑豹党成立时,党内仅3名成员,牛顿、希尔以及鲍比·赫顿。受法农思想的影响,黑豹党在招募党员时,成分比较复杂,并没有特别严格的规定,只要愿意加入黑豹党,那么就能成为党员。
黑豹党的理论和实践行动,对于年轻黑人的吸引力比较大,他们大多在十几岁到二十几岁的年纪。他们有的是大学毕业的学生,有的是无业游民,因对警察在黑人社区滥用暴力以及政府对黑人采取的不公平的政策表示不满,而逐步转向黑豹党,希望能够通过一种激进的斗争方式,改善自己当前所处的境地。这些年轻的黑人往往怀有一腔热血,但是因思想不成熟,也加大了管理的难度。
在1966-1967年黑豹党建立的初期,其招募的成员以男性居多,构成了一个明显的以男性为导向的组织。
黑豹党在成立之初,只是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分会的一个社区组织,但是随着1967年牛顿和警察发生冲突,牛顿被捕入狱后。黑豹党在希尔主席的带领下,开启了“释放休伊·牛顿运动”,使得黑豹党的影响力也在全国扩张,全国多个城市的黑人被黑豹党的斗争策略和战略口号所吸引,纷纷成立黑豹党的分会。
到1968年12月份,黑豹党已经在洛杉矶、纽约、奥尔巴尼、贝克斯菲尔德、波士顿、芝加哥、丹佛、得梅因、底特律、弗雷斯诺、印第安纳波利斯、长滩、纽瓦克、奥马哈、皮克斯基尔、费城、里士满、萨克拉门托和圣迪戈等20个城市开设了办事处。该党的势力范围继续扩张,到1970年,在温斯顿一塞勒姆、奥马哈以及西雅图等60多个各城市开设了办事处。
坚持以“十点纲领”为行动指引
黑豹党的“十点纲领”是黑豹党意识形态的核心表达,也是黑豹党实践行动最根本的指导方针,体现了黑豹党对实现黑人解放的诉求以及“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与此同时,黑豹党的纲领也展现了该党理论政策的灵活性和多变性,其内容体现出该党由黑人民族主义向革命社会主义转变的过程。
黑豹党的“十点纲领”写作于1966年建党之初,正式向外界公布是在1967年。1966-1971年这段时期,此纲领更倾向于将矛头指向种族主义,以及对黑人政治经济利益的关怀。牛顿于1970年出狱后,曾在波士顿的一次演讲中,对黑豹党的纲领进行过全新的解释,此解释也成为黑豹党思想和行动发生转变的重要转折点。
牛顿指出,“‘十点纲领’本身不是革命性的,也不是改革性质的。这是一个生存纲领。我们认为,在种族主义和
黑豹党的纲领内容既借鉴了美国《独立宣言》中的一些话语,同时也受到马尔科姆为伊斯兰民族组织所起草的纲领的影响,再加之对马克思主义逐渐深入的理解。“十点纲领”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同时具有极强的政治张力,使其既能因主张武装反抗警察而受到年轻黑人的青睐和信赖,也能得到来自温和派盟友的支持。
总体而言,该纲领对于黑豹党的发展和壮大发挥着尤为关键的作用,成为支撑黑豹党发展方向的主心骨。
践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黑豹党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三级的组织结构,最高层是位于加利福尼业奥克兰的中央委员会,是该党的执政机构。在1967年至1968年间,中央委员会由若干正式职位组成:主席、参谋长、通讯秘书、国防部长、新闻部长、教育部长、司法部长、外交部长、宗教部长、文化部长和军事部长。
第二层组织结构是“区域性的”,由分会领导人管理的州分会组成。分会领导人是由黑豹党主席或中央组织层面的其他成员任命的,或者主动向总部请示后上任的。
第三层是地方性的,一般由城市分支机构组成,分支机构的负责人与普通成员的关系最为密切。总的来说,黑豹党的组织结构整体上趋于完善。
黑豹党在处理党的总部和分会的关系时,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把它视为有效组织革命先锋队,应对美国苦难的唯一途径。
黑豹党的总部即中央委员会下设政治局,由牛顿、希尔以及大卫·希利亚德组成,并规定中央政治局作出的任何决定,成员之间可以展开讨论,但是必须无条件的服从。
民主集中制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黑豹党总部对全国分会的管理,也有效规范了该党内部松散混乱的秩序,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未正确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成为黑豹党致命的弱点。
开办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黑豹党建立之初即深知党内成员性质的复杂性以及思想理论素养水平偏低的现实,因此十分重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提高成员的思想认知水平和对党的忠诚度。1966-1968年黑豹党并未系统地开展政治教育,只是组织党内成员们阅读毛主席语录和国防部长牛顿的一些文章。
黑豹党更正式地在党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始于1969年,鲍比·希尔宣布在全国范围内为成员开设政治必修课,以提高他们对黑豹党历史和革命理论的理解。当时,党员屡屡因不遵守纪律而导致黑豹党在社会上的名声下降,希尔认为有必要对党内部成员进行大清洗,停止招收新成员,着力整顿党内部的秩序。
为此,黑豹党逐步重视对党内成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马尔科姆、法农、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人的书籍成为党员的必读书目。该党通过强制性的政治教育措施,旨在逐步加深党员对党的组织纪律、革命理论策略以及资本主义罪恶的认识。
同时,黑豹党借此机会提高了党内成员对黑人反叛历史的了解,有助于激发他们对美国政策的反抗情绪,使广大党员对该党的政策渐渐有了主人翁的意识。这对鼓舞党内士气,增强成员对党宗旨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制定党内纪律规范条例
随着党内成员的不断扩张,带来了很多突发性的暴力冲突,比如党员酒后肆意向警车开枪。这种无组织无纪律性矛盾和冲突的多发,为政府和警察提供了充分的机会来削弱和摧毁黑豹党。
为了提高党内的秩序,减少党内因成员的自发行动,卷入与警察的武装冲突,引起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损失,黑豹党除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之外,逐渐认识到制定党内规则和规范的重要性。
其中,大卫·希利亚德曾直言,“洛杉矶分会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即是纪律问题。”为了改善党内无组织无纪律的现状,黑豹党制定了“二十六条规章制度”,借鉴了毛泽东提出的“八项注意事项和三条纪律”等系列规章制度,规定包括中央委员会成员、中央工作人员和在地方分会工作的每一个黑豹党成员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则。
黑豹党的实践活动
黑豹党充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将传统的民权运动开展的示威、游行、静坐等非暴力行动转为武装自卫的暴力革命以及以社区服务为主要方式的自治实践,为黑人社会的解放斗争开辟崭新的路径。此外,黑豹党在创办报刊,朝着选举政治的道路发展以及加强与白人自由派、国际社会的革命联合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绩,这些实践行动对于黑豹党影响力迅速扩展发挥至关重要作用。
发动武装自卫行动
黑豹党不仅融合了多种思想,实现了理论层面的创新,呈现出独具黑豹党理论特色的政治主张,而且在实践方向上也进行有效的创新。其中武装自卫行动是黑豹党最具典型代表性的也是最为核心的实践行动。黑豹党的信息部长埃尔德里奇·克莱弗曾言:“牛顿是马尔科姆·艾克斯的真正继承人,创造了一种黑人反帝国主义的武装自卫政治,与其他组织所贯彻的‘黑人权力’概念不同,牛顿的思想对被疏远和边缘化的黑人有强烈的吸引力。”
投身社区基层组织实践
20世纪70年代初,牛顿出狱后,逐步发表了系列讲话,阐述了其新的政治立场,认为武装自卫不是革命的唯一手段,关注人们的“社会再生产”也是其斗争的中心,并提出“革命不能单靠文字来进行。一个阶级被另一个阶级推翻,必须用革命的暴力来进行。
创办宣传刊物:《黑豹党报》
报纸作为黑豹党运行的宣传工具,对于该党的发展至关重要。《黑豹党报》1967年4月25日正式以月刊的形式发行,1968年1月成为周刊,1980年停止出版。在创立之初,黑豹党创始人牛顿曾言:“我们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要出版一份报纸。
纸上的文字总是看起来不可靠。但是,丹齐尔·道尔被杀案件促使我们找到一种方法,让社区了解事实,并动员他们采取行动。由于无法接触广播、电视或任何其他大众传播媒介,我们需要一种新的通讯手段。”
参考文献
[1J黄逸云.试析“黑人力量”运动的源泉:“黑豹党”及其社区基层组织行动「JJ.
台州学院学报.2018 (2).
[2J巩大松,谢国荣.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美国黑豹党的武装自卫及其影响[JJ.求
是学刊。2018 (5).
[3」谢国荣.1960年代中后期的美国“黑人权力”运动及其影响【JJ世界历
史.2010(1).
[4〕王桂莲。一个并非民权运动领袖的黑人领袖一一论马尔科姆·艾克斯与美国黑
人民权运动的关系〔J).世界民族.2010<6).
[5」谢国荣.1910年至1960年间美国黑人人口再分布及其影响「JJ.历史教学问
题,2007 (4).
[6J谢国荣.美国联邦调查局对民权组织的监控一一以学生非暴力协调委员会为中
心[JJ.历史研究.2014 (3).
[7J侯文蕙.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环境保护运动和环境保护主义〔JJ.世界历史2000
(6),
[8〕谢国荣.跨国史视野下的美国民权运动研究「JJ.社会科学战线.2019 (3).
[9J谢国荣.二战对美国民权运动的影响〔.T7,世界历史.200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