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2年10月“凭空消失”了10天!历史上发生了什么?

1582年10月“凭空消失”了10天!历史上发生了什么?

前两天小编和一个朋友唠嗑,唠到一半他跟我说:”你知道吗,1582年的10月份“凭空消失”了10天,过完10月4日就是10月15日了。”

“有啥证据能证明你说的这个事儿是真的呢?”

“不信你打开手机日历,翻到1582年的10月看看。”

小编打开日历,来到了1582年的10月……

图源:自己截的图

真的“消失”了10天!(小编后续又找了几个朋友验证,屡试不爽!屏幕前的各位朋友也可以试试哦)1582年的10月到底发生了什么?

“消失”的10天到底是自然选择还是人为操纵?

这一切的背后

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本期节目就让我们一探究竟……

Part 1

日期怎么就“消失”了?

想要弄清这10天“消失”的原因,首先我们要将自己置身于1582年,看看当年发生了什么。

在检索了1582年的大事件后,有两个条目的信息吸引了小编的眼球:

数据来源:维基百科

看来导致日期“消失”的“元凶”已经非常明显了——和历法改革(儒略历 → 格里历)有关。

而后小编还发现,历史上有许多国家都进行过历法改革,但由于不同国家进行历法改革的时间不同,“消失”的日期区间以及天数都不尽相同。

部分进行过历法改革的国家及其让日期“消失”的区间和天数 | 数据来源:维基百科

是什么样的契机促使一个又一个国家进行了历法改革?为什么进行历法改革的结果是让部分日期“消失”?“消失”的天数又是由什么决定的?

求知欲旺盛的小编决定好好扒一扒历法这件神奇的事情。

Part 2

历法知多少

历法简单来说就是用年、月、日等时间单位计算时间的方法,主要分为阳历、阴历和阴阳历三种。

阳历亦称太阳历,以每一个太阳日定义一个日期,其历年为一个回归年。当今被国际社会广泛使用的格里历(又名公历)就是阳历的一种。

阴历亦称月亮历或太阴历,以月相的变化来计算日期,其历月是一个朔望月,历年为12个朔望月,其大月30天,小月29天。

阴阳历的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历月为朔望月,因为12个朔望月与回归年相差太大,所以阴阳历中会设置闰月。

所以按照这样的说法,中国的农历应属于阴阳历,而非阴历。

古今中外各种历法数不胜数,今天我们就只展开说说涉及让1582.10.5-10.14“消失”的两个历法——儒略历和格里历。

Part 3

儒略历

儒略历是由希腊数学家兼天文学家索西琴尼计算,罗马共和国独裁官儒略·凯撒颁布的历法,于公元前45年1月1日正式实施。

该历法将1年分为12个月,其中1、3、5、7、9、11月为大月(31天),4、6、8、10、12月为小月(30天),唯独2月只有29天,共计365天。

同时该历法还规定每四年设置一个闰年,每逢闰年需要在2月增加一天变为30天,所以闰年共计366天。

儒略历 | 图源:52lishi

这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就是公元前27年,儒略·凯撒的继承人奥古斯都(Augustus)对儒略历进行了一些改动。

他从2月拿走了一天分给了8月(本就不富有的2月变得愈发贫穷),并把9、11月改成小月,10、12月改成大月。

这样2月就只剩下28天(闰年29天),8、10、12月每月31天,9、11月每月30天。

相传其这么改目的只是希望自己出生的月份(8月)是个大月……

不管怎样,在儒略历这样的规定下,我们可以算出其平均历年长度为(365×3+366)/ 4 = 365.25日,对比天文学家测量计算出的平均回归年365.242199074日,大约一年误差0.0078日,即11分14秒。

这个误差看上去并不大,但如果日积月累,量变就会引发质变,如果经过128年,误差就会累计到1天。

这样下去可不行,因为那时西方教会要根据春分(每年3月21日前后)来确定复活节,像这样每128年就多差1天的话,后面的复活节日期只会越来越早,这是不严肃的。

其实早期天文观测手段还没有那么发达的时候,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个误差会越来越大的问题,直到16世纪天文学家才发现,儒略历给出的日期与真实日期已有了10天的误差。

1582年,时任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决定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在综合讨论多个方案后,决定采用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阿洛伊修斯·里利乌斯制定的历法,并将该历法命名为格里历。

Part 4

格里历

格里历延续了儒略历大小月交替以及四年设一闰年的规则,同时又新增了一条规定:世纪年(年份为整百数)必须要被400整除才设为闰年,否则设为平年。

格里高利十三世与格里历 | 图源:topys

这样一来,每400年当中只有97个闰年,所以算出的平均历年长度为(365×303+366×97)/ 400 = 365.2425日。

对比平均回归年365.242199074日,误差仅约为每年0.0003日,即25.92秒,换句话说经过3300多年才会有1日的误差。

在当时就能将误差缩减到这个程度可以说是相当了不起了,小编估计这也是为什么格里历能一直流传至今,并且几乎被全世界使用的原因吧。

在决定使用这套历法之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新旧历法如何衔接。

由于儒略历对应的日期相比格里历是滞后的,而平时我们常见的增加闰日(闰月)的方法只适用于日期提前的情形。

改革势在必行,但似乎又找不到一个好的方法。无奈之下,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直接把滞后的日子删掉还不行嘛。

尽管当时这一举动引起了轩然大波,不过至少日期回归正确了,这个结果还是可以的。

Part 5

删去天数的差异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为何不同国家实施历法改革时删去的天数不同。

由于文化差异,再加上直接删除的办法实在过于大胆,许多国家根本无法一下子接受这种改革方式。

后来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越来越多的国家发现,格里历的准确性确实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其肉眼可见的优势已然盖过了暴力删除部分日期所带来的冲击。

于是在1582年之后的几百年里,陆陆续续有许多国家都将旧历法更新为了格里历,同时沿用了这种删除日期以衔接两种历法的方法。

不过因为格里历规定,世纪年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而大多数国家的旧历法都是每4年一闰年。

所以在1700、1800、1900这三年里,旧历法中有2月29日,但格里历中只有2月28日。

所以只要在旧历法中多经历了一个世纪年的2月29日,在改革为格里历时就要多删去一天,所以才导致了改革晚的国家需要删去更多的天数。

(来源:科普中国)

编辑:韩璐莹

相关推荐

​历史上强大的蒙古军队为何消失了

​历史上强大的蒙古军队为何消失了

61

历史上强大的蒙古军队为何消失了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进程中,自蒙古强势崛起,这片广袤草原孕育出的强大力量,便深刻影响着中原政权的安危。曾经,匈奴、鲜卑等北方游牧民族长期...

​十本顶级明朝历史好文 十五年老书虫鼎力推荐

167

十本顶级明朝历史好文 十五年老书虫鼎力推荐 第一本《明朝败家子》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542万字 完结 简介:“好了,好了,我承认,我不是人,我是败家子,我卑鄙,我无耻,我卖了...

​运城历史上这些名人,您了解几位?

​运城历史上这些名人,您了解几位?

51

运城历史上这些名人,您了解几位? 三晋名人河东半,运城古称河东,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数千年里,诞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文臣武将,才子佳人数不胜数,为中国历史的发展以及...

​历史上的亚马逊森林火灾

​历史上的亚马逊森林火灾

167

历史上的亚马逊森林火灾 发生于2019年旱季、如今已成燎原之势的亚马逊森林大火已引发举世震惊,这既是一场天灾,也是一场人祸,严重威胁着“地球绿肺”的生态和未来。 冰冻三尺...

​鹧鸪哨断臂之处-历史上真实的西夏黑水城

​鹧鸪哨断臂之处-历史上真实的西夏黑水城

111

鹧鸪哨断臂之处-历史上真实的西夏黑水城 今天咱们继续填坑,讲讲西夏黑水城的故事。按《鬼吹灯》小说的情节,Shirley杨的外公-最后的搬山道人鹧鸪哨,就是在黑水城里遇险,最终断...

​珍贵历史资料:2003年张国荣葬礼图片(转发)

112

珍贵历史资料:2003年张国荣葬礼图片(转发) 2003年4月7日下午,歌星张国荣于香港殡仪馆举殡,其生前好友、歌迷致送的花篮摆满了整条街道。众多生前好友来到灵堂吊唁,向他做最...

​历史上最著名的10大演讲

​历史上最著名的10大演讲

175

历史上最著名的10大演讲 许多伟大的演说家不时走过这个星球的脸。从古代伟大的德摩斯梯尼和西塞罗,到林肯和罗斯福,从来不乏伟大的演说家。从他们中选出前 10 位演讲几乎是不可...

​拿破仑:历史的传奇与教训

​拿破仑:历史的传奇与教训

170

拿破仑:历史的传奇与教训 引言 拿破仑·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这个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他不仅是法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军事领袖之一,更是欧洲历史上最重要的政...